分享

安全感和信任感是职场头等大事

 昵称535749 2018-09-20

36氪的朋友们 · 34分钟前 · 职场漫谈

一个企业如果无法给员工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何来孕育赋能的文化?又如何吸引创意精英心无旁骛的在公司内创造未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ID:huigeshow),作者 张辉。36氪经授权转载。

最近意识到一件事,在任何公司、组织里,对身处其中的任何个体来说,「安全感」和「信任感」是头等大事。

这两件事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个,无论哪个层级的员工都会因此陷入不必要的焦虑,因为这种焦虑而止步于低效,也因为这种焦虑会做一些与生产力无关的、愚蠢的事。在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缺失的组织里,会出现几种现象:

  • 所有人都拼命的刷存在感,因为存在感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安全感

  • 所有人都在猜老板的心思,因为得到老板赏识是最重要的安全感

  • 大家地盘意识特别强,因为地盘意味着业绩,业绩意味着被信任

  • 人员的「依附感」很强,「谁的人」是大家的口头禅,傍上大腿就意味着片刻的安全

在这样的组织里,大部分关心的重点是「关系」而非「事业」,他们会因为关系好而津津乐道,也会因为关系不好而惴惴不安。在这种企业中,各级领导者也习惯用「不安全感」去控制和驱动团队成员,习惯说「你证明给我看,我再信任你」,但同时自己也处于严重的「不安全感」中。不信任和不安全从上到下,层层放大。最终大家的精力都放在与生产力无关的事情上:赢得基本安全和片刻信任,从而造成智力的巨大浪费。这样的企业,很难。

但不幸的是,中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是上面这种类型,大家环顾自己身边,比比皆是。比如:

“有同感,公司Boss不信任任何人,结果是一言堂,深层次是Boss不自信吧。”

这种类型的特征是:「公司天然不安全和不信任,也没有任何明确规则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究其根本原因,老板自己内心缺乏真正的自信,不自觉的用「帝王之术」去控制团队。

对这种方式有改进的公司特点是:「公司天然不安全和不信任,但是有明确的得到安全感信任感的规则和案例」,典型的例子是华为。其规则是「奋斗者」的定义和与奋斗者匹配的机制。

企业对内要激活价值创造,对外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必须要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创造者为尊;要创造以奋斗者为本的人才机制和文化士壤,让懒人、庸人、不创造价值的人痛苦并被淘汰出局,让奋斗者和价值创造者快乐并脱颖而出。

企业对于招进去的员工,先不去定义哪个是奋斗者,哪个是懒人、庸人、不创造价值的人,而是根据你后续的工作表现确定。对于前者,升职加薪,对于后者,淘汰出局,非常明确。因为规则非常明确,所以这个企业整体效率非常高,整体氛围也不错。

以上两种类型的公司,根本的出发点是「对人不信任」,但是如果能像华为一样明确定义出「奋斗者」机制,让广大员工有明确的规则去赢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是能取得业务的巨大成功,能在物质上给「奋斗者」以很好的回报。但是能真正这样做的企业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停留在「不安全不信任,你也不知道该如何赢得安全和信任」的层次。

此外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公司,典型特征是「公司天然给你安全感和信任感」。其创始团队认为「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个企业应该有的基本氛围,一个组织该做的是从Day One就给员工以基本的安全感和足够的信任感。在这个基础上,用「成就感」去激发他努力工作。这种企业典型的例子是Google。

Google的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牵头写了一本体现Google组织和管理理念的书《How Google Works》,中译名《重新定义公司》。阿里参谋长曾鸣博士为此书作序,其中提到我们正在面临第四次组织创新的革命,「创意革命」,而创业者最需要的就是「赋能」。曾鸣强调「赋能」的重要性:

赋能比激励更依赖文化。文化才能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创意精英再也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去考核、激励,公司的文化氛围本身就是奖励。本质上他们都是自驱动、自组织的,对文化的认同非常较真。为了享受适合自己的文化,创意精英愿意付出、拥护、共创。一个和他们的价值观、使命感吻合的文化才能让他们慕名而来,聚在一起,奋发进取,因而组织的核心职能将演变成文化与价值观的营造。

Google的组织充分体现了赋能文化,比如公司上下用OKR而非KPI驱动,公司在很长时间内推行「20%时间制」,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

而我搜遍《重新定义公司》一书,竟然找不到一处有关「信任」或「安全感」的地方。这很可能意味着:「信任」和「安全感」在Google的组织中,根本无需过多强调。

反过来试问一句,一个企业如果无法给员工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何来孕育赋能的文化?又如何吸引创意精英心无旁骛的在公司内创造未来?

小结一下,典型的公司有以下三种类型:

类型1:公司天然给你安全感和信任感

类型2:公司天然不安全和不信任,但是有明确的得到安全感信任感的规则和案例

类型3:公司天然不安全和不信任,也没有任何明确规则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大量存在的是类型3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老板累,员工苦,企业无法达到他本可以达到的高度,而且员工满意度不高。极少数企业做到了类型2,他们能凭借管理的优势在同行中出类拔萃。面向「创意革命」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类型1的公司。此类企业天然把信任和安全感作为管理的基本条件,用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员工挑战更高目标,与公司共同成长,分享利益。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要认识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职场头等大事。先充分解决这两个问题,再谈其他,会更加容易。

作者:张辉,辉哥奇谭、改变自己主创,探索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个人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ID:huigeshow)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