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病的不传之秘:援物比类,同气相求!

 whd991 2018-09-21

1.援物比类,直觉领悟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推衍络绎。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的现象或事物上,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与结论。《素问·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 不难看出援物比类是仿生学在医学上的运用。

中医诊法中的脉学就采用了这一法则,即把脉象与我们熟知的事物进行引申,如浮脉用“如水漂木”“如落榆荚”“如微风吹鸟背上毛”来比类;沉脉用“如石投水”“如棉裹砂” 来比类;缓脉用“如微风轻拈柳梢”“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来比类;涩脉用“病蚕食叶”“轻刀刮竹”“如雨沾砂”来比类;滑脉用“如盘走珠”来比类;芤脉用“如捻葱叶”来比类等……

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明确指出:“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可见运用援物比类的方法并非杜撰,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中医诊病的不传之秘:援物比类,同气相求!

2.同气相感,同声相应

同气相感,又称同气相求。圣人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说声调相同则产生共鸣,气息相同则相互吸引。任何事物都具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就是同气相感。

在中医诊法中依然存在着同气相感的原则,例如红色与火为同色,那么二者与红肿热痛就为“同气”,在望诊中见到红肿热痛即可判断为火热为患。在声诊中,成年男子发声如女子,则提示男性女性化或生殖器发育不全或肾功能发育不全等疾病,这就是同气相感在中医诊法中的原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