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绪性诊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循天园 2018-09-2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30岁最多见。临床类型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型四种,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查。临床表现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病情轻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病情重者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体温可超过38.5℃。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等。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痢疾”“泄泻”“腹痛”“肠澼”“脏毒”等范畴。

    一、临证思维

(一)思维溯源

《黄帝内经》关于“肠澼”的记载中,所述“便血”“下白沫”“下脓血”等症状与本病颇为相似,并提出以脉象观察预后,迄今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出:“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言简意赅,所言病机不但与本病颇为契合,而且证治方药兼备,一直被临床所宗。该篇所创用白头翁汤清肠解毒,以治疗热痢;用桃花汤温肾补虚,涩肠固脱,以治疗脾肾阳衰的虚寒久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张仲景还创立了疏肝理脾的四逆散,温中散寒的理中丸,清上温下、寒热并治的乌梅丸,辛开苦降的半夏泻心汤等,皆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谓“由脾胃大肠虚弱,风邪乘之,则泄痢。虚损不复,遂连滞涉引岁月,则为久痢也”之说,对病机阐述较为深刻。金·刘河间提出了“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治法,据此所创制的芍药汤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学者提出“内痈”发病观,认为“痢之红白”和“疖之脓肿”具有痈疡的内在联系,辨证应属阴性脓疡,用治疗痈疡的有关方药治疗本病而取效,颇有新意,有助于扩大临床诊疗思路。

(二)理法精要

韦师认为,本病病因复杂,不只是肠腑局部的病变,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与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密切相关。古今文献多认为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湿热毒邪,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或脾胃素虚,或劳倦太过等所致。其病位在肠,与脾、肝、肾关系密切,病初以湿热内蕴,标实为主,久则伤及脾肾,累及阴阳,由实转虚,又因虚致实,从而形成了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蕴结为发病之标,血瘀为局部之病理变化。

韦师诊治本病经验丰富,疗法多样,单独使用中药即能够控制急性发作(尤其是轻、中型患者),而且无任何副作用。他认为,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补泻兼施,标本同治,寒热互用,气血同调,扶正固本,内服与灌肠结合。韦师强调,无论初病或久病,在活动期的病机特点皆以标实为主,治疗关键在于祛邪。他常以其先父韦献贵老中医的经验启发后学:“久泻亦肠间病,肠为腑属阳,腑病多滞多实,故久泻多有滞,滞不除则泻不止。……论治立足于一个‘通’字,祛邪务尽,以防宿积未净,新邪又生。俟便次大减,黏冻、脓血俱除,始佐入补气益胃之品,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以收全功。”(《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对标实证的治疗,虽不避寒凉之品,但应同时顾护脾胃。脾气的盛衰是本病形成和预后的病机关键,活动期祛邪时勿过用伤脾,缓解期扶正时重在健脾。对于久病不愈,大便次数较多,或滑脱不禁者,应适时伍用涩肠止泻,温补固摄之法。

(三)辨证撷菁

本病病程较长,复发率高,要根据病程长短、发病急缓、病史、诱因、症状、舌象、脉象等,全面辨别。一般而言,其证多属本虚标实,初发型、急性型以标实为主,慢性复发型以本虚为主,慢性持续型之表现则多为虚实互见。本病慢性复发型所表现的脾气虚弱、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诸证,尚不难辨识。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或反复发作,肝脾肾相互影响,往往三脏同病,甚或气病及血,气滞血瘀,络脉痹阻,或湿郁化热,以致兼见寒热错杂、瘀血、湿热等标实之候,最当详察细辨。如寒热错杂有偏寒偏热之别,偏于寒者多兼气虚阳虚,偏于热者多兼营热阴虚;湿热留恋者,其病变可涉及血分,又当权衡湿热的孰轻孰重。本病之初发型、急性型多表现为大肠湿热证,若热重于湿,入营动血,扰乱心营,损伤血络,则有肠风脏毒之变。对此急症,中医临床时有疏忽,甚或误诊,故尤应明辨。

二、验案举隅

(一)脾肾阳虚,湿热留恋,肠道气血壅滞案

王某,男,59岁。2009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间断性腹痛,排黏液脓血便3年,加重3天。

病史:患者素体虚弱,于3年前因饮食不慎而出现便溏,夹黏液脓血,白多赤少,每天3~6次,伴里急后重,经用西药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3天前因疲劳而病情复发如初。刻诊:大便黏滞不爽,夹黏液脓血,白多赤少,每天2~4次,腹胀食少,畏寒肢冷,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胃脘隐痛,小腹压痛,舌质淡略红,苔白腻微黄,脉细滑。结肠镜检查示:横结肠、降结肠黏膜下血管模糊,多处糜烂、溃疡。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痢疾。证属脾肾阳虚,湿热留恋,湿重于热,肠道气血壅滞。刻下正值下痢复作,姑拟治标,通因通用,先宜燥湿清热,佐以调气行血。以平胃散合芍药汤化裁。

处方:苍术15g,炒白术15g,厚朴12g,陈皮9g,黄连6g,制大黄6g,白芍12g,当归15g,肉桂1.5g,木香12g,槟榔6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嘱其忌辛辣,避劳累,饮食宜清淡等。

二诊:服上方7剂,大便仍溏,每日3次,黏液减少,已无脓血,舌、脉象同前。上方减槟榔、陈皮,加党参25g,白蔻仁12g,以增强健脾化湿之力。

三诊:服上方10剂,每日排溏便2次,间有少许黏液,纳食好转,仍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小腹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此乃脾肾阳虚,湿热分消而湿邪留恋。当转予温补脾肾治本为主,佐以调气行血。以附子理中汤化裁。

处方:制附子(先煎)12g,党参30g,炒白术15g,干姜9g,煨肉蔻9g,白扁豆30g,薏苡仁30g,焦山楂15g,木香9g,白芍12g,当归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

四诊:上方服用1个月,大便每日1~2次,质软,无黏液脓血,余症状悉除。此乃邪实已祛,正气渐复,遂嘱患者改服附子理中丸与参苓白术散隔日交替服用,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患者年近花甲,黏液脓血便时作时止已逾三载,既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脾肾阳虚诸症,又有便脓血黏液,腹痛腹胀,苔白腻微黄,脉细滑等脾胃湿热之象,显然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已成因果之势,以致衍为痼疾。治之若温清兼施,消补并用,虽亦可取效,但不如先从标治,通其腑行其滞,而取效更为迅捷,故首予平胃散合芍药汤化裁,以燥湿清热,调气行血。但运用燥湿清热之品不可太过,以免苦寒伤阳,温燥伤阴,应始终注意顾护脾胃。三诊标实之候大减,则以附子理中汤化裁,转予温补脾肾治本为主,兼予调气行血以治标。方中附子与干姜相伍,大辛大热,为温中散寒,振奋肾阳之要药;参、术、草相配,则甘温益气健脾与苦温燥湿健脾兼顾;白扁豆、薏苡仁助参、术、草益气健脾,兼能渗湿;煨肉蔻助附子温补肾阳,兼能固涩;木香与归、芍相伍,以调气行血;焦山楂长于消食活血,兼有收敛止痢之功。全方温、补、燥、和具备,以温为主,俾阳复寒散,脾运健旺,而诸症获愈。

(二)肝郁脾虚,胃热肠寒,寒重于热案

刘某,女,32岁。2008年7月21初诊.

主诉:大便稀溏夹白色黏冻6年余。

病史:患者于6年前每天稀便5次以上,夹有白色黏冻,经某市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服中、西药及灌肠治疗皆罔效。刻诊:大便溏薄,间夹白色黏冻,每日3~5次,少腹隐痛,便时痛增,便后痛减,喜暖喜按,口干口渴,喜凉饮,饮凉则便次辄增,脘胀纳呆,嗳气,嘈杂吞酸,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体倦乏力,手足不温,善急易怒,头晕目眩,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弦略数。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痢疾。证属肝郁脾虚,胃热肠寒,寒重于热。治宜柔肝健脾,辛开苦降。只有虚实并治,清上温下,以平为期,才能使气血调畅,血脉冲和,而肠固泻止,即所谓“关门闭而水谷腐”。予乌梅丸化裁。

处方:乌梅20g,熟附子(先煎)9g,干姜15g,蜀椒12g,桂枝12g,党参25g,黄连9g,黄柏6g,当归12g,白芍20g,炙甘草12g,桔梗12g,砂仁(后下)9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嘱其调畅情志,避免肥腻饮食等。

二诊:服上方10剂,大便已成形,每天2~3次,黏冻明显减少,纳可,少腹痛及脘胀、嗳气、嘈杂吞酸悉除。治宗原方出入,上方减桔梗、蜀椒、黄柏,白芍、甘草,均减至10g,加炒白术12g,茯苓12g。

三诊:守方治疗3周,精神好转,体重增加,诸症基本消失。后改为丸剂,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伤寒论》明言:“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蛔厥证临床已属鲜见,而对乌梅丸治久利尚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临床观察表明,此方不仅治疗寒热错杂,正气虚弱的久痢、久泄最为适宜,只要病位在厥阴经,病机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者均可加减治之。该患者之“久利”,肝郁脾虚、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数种病机并存,选用乌梅丸颇为合拍。本方集酸、苦、辛、甘于一身,寒热并用,虚实并治,具有清上温下,调和阴阳,土木双调之功。全方酸甘化阴,酸苦泄热,是其配伍的主要特点,也体现着辛甘化阳,辛开苦降之能,用于厥阴病阴阳两伤,木火内炽证,可屡获良效。本方运用之妙有二:一是乌梅用量独重,取其敛肝与涩肠止泻之功;二是必须权衡寒热的孰轻孰重,寒重于热者,姜、附用量之和一定大于连、柏,热重于寒者,连、柏用量之和一定大于姜、附。方中重用芍药甘草汤,芍药酸敛属甲木,甘草甘缓属己土,“甲己化土”,从而达到肝木条达,脾土运转,万物之母供养四方之功用,故获泻止痛平之效。

(三)脾肾气阴两虚,肠道湿热留恋,脉络瘀滞案

苏某,女,53岁。2010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腹痛,大便带脓血,时发时止2年余。

病史:自述2年前患“痢疾”,虽多方求治,脓血便仍时发时止,缠绵未愈。刻诊:大便溏薄,大便每日不超过3次,但均带黏稠脓血,赤白夹杂,伴里急后重,左少腹刺痛,泻后痛减,形体消瘦,体重日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纳差,溺黄,心烦,少寐,口干,入夜尤甚,舌质黯红少津,有瘀点,苔薄黄腻花剥,脉沉细数。经X线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癌。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痢疾。证属脾肾气阴两虚,肠道湿热留恋,脉络瘀滞。治当本虚与标实兼顾,宜益气养阴与燥湿清热、养血行血法并投。予四君子汤合黄连阿胶汤、驻车丸加减。

处方: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2g,黄芩12g,黄连9g,阿胶(烊化)12g,白芍15g,鸡子黄2枚,当归15g,白头翁15g,桔梗12g,制没药12g,干姜6g,炙甘草12g。每日1剂,水煎500mL,纳入阿胶烊化,待稍冷,再纳入鸡子黄,搅匀分2次温服。

二诊:服上方3剂,少腹痛及里急后重略有好转,舌、脉象同前。仍守前方治疗。

三诊:上方服至13剂,少腹痛及里急后重悉除,大便仍为每日3次,脓血明显减少,白多赤少,饮食增加,神疲乏力等症状好转。此乃肠道湿热、瘀滞等标实之象已大减,而培补脾肾气阴之虚尚需时日,故法当转予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上方白头翁、桔梗,黄芩减至9g,炙甘草减至6g。煎服法同前。

四诊:服上方17剂,患者大便已成形,每日2次,脓血消失,神清气爽,除不耐疲劳,劳则便次辄增外,余无明显不适。遂停用上方,嘱患者继服成药参苓白术散善后调理,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大肠乃阳明之腑,多气多血,以通降为顺。患者久痢不已,初诊时仍呈现下痢黏稠脓血,里急后重,腹痛,舌红,苔薄黄腻等湿热痢之征,显然湿热、积滞等邪壅滞肠中,与气血相搏结,血败肉腐,壅滞成脓,内溃成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患者年过半百,素体瘦弱,加之下痢脓血2年余,气阴耗伤当无疑义。故患者既有便溏纳差,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脾气虚弱之象,又有腰膝酸软,心烦,少寐,口干等肾阴亏虚之候。气阴之伤,则促使湿热胶着,反致脓血壅滞肠中;而湿热愈恋,则脓血愈壅,终致气阴更伤。治当益气养阴顾本,与燥湿清热、养血行血治标并重,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方中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扶正以祛邪;驻车丸寒热并用,坚阴养血,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坚阴清热,其与驻车丸合方,坚阴养血而不腻滞,清热化湿而不伤阴,相得益彰,颇合湿热痢日久耗气伤阴之病机。其中阿胶、当归、芍药、鸡子黄相配,滋补真阴,养血和营;重用白芍,有“止下痢腹痛后重”之义,其与甘草相合,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干姜反佐,以制芩、连之苦寒;白头翁清热凉血止痢;当归与制没药相伍,养血化瘀而除脓血;桔梗宣降肺气,以助大肠传导,兼取其排脓之功。纵观本方,配伍严谨,治标与治本并重,养阴与清热兼顾,益气与化湿合方,并视本虚与标实主次的转变而灵活权变,故获佳效。(刘爱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