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走在人生道路上快乐的问题 译解 武老夫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人生问题 【原文】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1道,钓射鹔鹴2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臞3,得道而肥,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惙惙4。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本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译文】所谓快乐,难道一定是住京台、章华,游玩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这些古乐,口尝美味食品,奔驰在平坦大道上,或者钓射奇异鸟禽那种快乐吗?我说的快乐,是指每个人能够获得他所应获得的东西。但这里所说的“能够获得他所应获得的东西”,是不以奢侈为快乐,不以清廉为清苦;他能身处阴暗逆境能忍让避开,身处光明顺境能开放顺应。所以,子夏由于处在循道还是贪欲的思想斗争而枯瘦,又因由于得道循道而日益肥胖。圣人就是不让自身受外物役使,不以贪欲来搅乱中和天性。所以,他高兴时不忘乎所以,悲伤时不愁云满面。万物尽管变化莫测,我只管胸襟坦荡不予理睬而与道路共进出。因此,能够自得快乐之性,即使住在深山老林之中,栖身空旷山洞之内,也足以惬意舒心;如果不能自得快乐之性,即使君临天下,以万民为己臣妾,也不足以保养心性。能够达到“无乐”境界的人,就没有什么不快乐;无不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走在人生道路上快乐的问题,许多人体会不到,最终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那是最快乐的,因为当你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你就会知道自己从此后不再会迷失方向了。 —————————————————— 【注释】1.夷:(yí移)使平,拉平,铲平。《左传·成公十六年》:“将塞井夷竈而为行也。”《吕氏春秋·似顺》:“往而夷夫。” 2.鹔:(sù肃)传说中的一种西方神鸟。又称“鹔鹴”。《楚辞·大招》:“鸿鹄代游,曼鹔鹴只。”《说文》:“鹔,鹔鷞也。五方神鸟也。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鹔鷞,北方幽昌,中央凤皇。” 3.臞:(qú屈)《管子·地员》:“甚泽以疏,离坼以臞塉。”《文子·自然》:“神农形悴,尧瘦臞,舜黧黑。”《尔雅·释言》:“臞,瘠也。”《韩非子·喻老》:“未知胜负,故臞。”《史记·司马相如传》:“形容甚臞。”《说文》:“臞,少肉也。从肉,瞿声。字亦作癯。”这里用为消瘦之意。 4.惙:(chuo戳)《诗·召南·草虫》:“忧心惙惙。”《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说文》:“惙,忧也。”这里用为忧愁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