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名叫“紫花地丁”的植物,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水蓝星2058 2018-09-21

在大乡的印象中,紫花地丁是一种比较“高冷”的野草,它不像拉拉秧那般到处蔓延,而是散落在高大的树木下面,静静的开花。在民间蒲公英的俗称也叫“地丁”,只不过它们的花有很大的差异,紫花地丁的花呈淡紫色,配上修长、嫩绿的叶片,十分优雅。

紫花地丁是堇菜科堇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初春返青时,其嫩嫩的茎叶可作为时令的野菜来食用。紫花地丁的花不仅漂亮,其花期也很有特色,在春天三四月份开第一次花后,在秋天的九、十月份还会再开一次。因其植株低矮,花色漂亮,紫花地丁也成了绿化常用的植物。

紫花地丁作为药用价值最初记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之中。紫花地丁性味苦、辛、寒,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收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蛇虫咬伤、咽喉肿痛、口疮、痢疾、痈疮等症。对于外伤肿痛可以直接将紫花地丁捣碎后,敷于患处即可。

现代药理学分析得知,紫花地丁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多糖、皂苷、鞣质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抗内毒素、调节免疫力、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