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佩衡:山水画写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C音MM 2018-09-21

胡佩衡(1892-1962),河北涿县人。蒙古族,名锡铨,字佩衡,号冷庵。1919年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主编《绘学杂志》。后为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画会评议,并参与编辑《湖社月刊》。曾任教于华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艺专,北京中国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中国画》编委。为中国美协会员。著有《山水入门》、《王石谷画法抉微》、《我怎样画山水画》、《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与胡橐合著)、《山水画技法研究》、《胡佩衡画存》1—5集、《桂林写生》等。胡佩衡是20世纪早期北方画坛湖社等画家组织的骨干之一、重要的山水画家。他在山水画创作、绘画技法理论研究、美术教育三个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本文摘录自胡佩衡《我怎样学山水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插图:胡佩衡作品,来源于网络。


大凡开始进行整幅写生时,首先感到困难的,是自然景物和看过的古今名作中的技巧不能巧合;其次,自然景物繁琐的地方太多,在一幅画中不能容纳。这样,便无法着笔,面对真景反面踌躇不安。但实际上不算什么,下面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和办法可以帮助解决困难的。


用景规取景


琐碎和无用的东西不画

随机变化

散点透视


光线的问题
光的问题在古人论画里已有说明,看古人的作品里也有表现光的拳石,但是后来的画家,只着重取神,对于光线渐渐的忽略了。如古人说“石分三面”又说“山不分明晦,谓之无日影”,都是讲光线。中国画虽不必像西画,对光线描写得特别清楚,特别强调,但也不是不要光线。因此,画山石树木和一切建筑物等等,也必须注意物的阴阳面,注意怎样才能把阴阳面表现出来。

画影的问题
在古人论画里也有淡到倒影的,如顾恺之说:“背向有影,下为涧,物景皆倒”等等。但是,后来因为不需要,所以好多画家都不画影,因而画影的技法渐渐失传。历来不画影的原因:一则因为用散点透视法作画,画影左右前后无法一致;一则因为中国画是以描写物象精神为主的,画虚像的倒影似乎不必要,所以,画一人就不必画一人影,画船或画桥上有人行立,水里也不必画船、桥、人的倒影。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