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还原!《延禧攻略》里的首饰原型都在这儿啦

 liweiwb 2018-09-21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会看于妈的剧,大型的“真香”现场啊!不过,仅从服化道方面来看,于妈在这部剧里,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剧里这些美轮美奂的首饰吧!

一、领约

领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项圈,是清朝妇女用于约束颈间衣领、装饰颈部的饰品。领约为圆形,质地有铜镀金、银镀金。上缀有珊瑚、珍珠、宝石等,活口处各系绦带一条,穿系红珊瑚等,下有坠角,多为珊瑚或其他各色珠子。《延禧攻略》中的皇后穿戴吉服时,就佩戴有领约。

领约正面图

领约背面图

金镶青金石领约(藏于故宫博物院)

银镶珊瑚领约(藏于故宫博物院)

染骨镶石领约(藏于故宫博物院)

二、“十八子”手串

“十八子”,是在清朝流行的一种小型手串,以其主珠经常为十八颗而得名,一般被认为源自于佛教。根据留存下来的画像和老照片来看,十八子还是在满人中使用的比较多一些。一副标准的十八子,一定由十八颗主珠组成,中间缀有材质与主珠不同的隔珠和佛头。佛头左右栓有丝线为系。佛头连有佛头塔,再连金刚杵,之上再连接宝石或金属质地的背云,后垂有宝石坠角。当然,十八子任意组合的空间很大,所以还有许多不同的样式。

珊瑚十八子手串(藏于故宫博物院)

翠十八子手串(藏于故宫博物院)

最开始,十八子是用于佩戴在手腕,或是持拿在手中,《延禧攻略》中皇后正是经常手持一串十八子,时不时转动为其子祈福。慢慢地,十八子衍生出了另一种用法,那就是佩挂在衣襟上。

皇后手持的“十八子”

三、点翠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使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朝康雍乾时期达到了顶峰。翠,即翠羽,是翠鸟的羽毛。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因制作工艺的残忍(会对翠鸟造成无法消除的伤害,被取过羽的翠鸟往往很快就会死亡。)为了保护濒危的鸟类,点翠工艺在清末民初被烧蓝工艺取代。现代所制作的点翠饰品多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根据于妈所说,剧中一部分点翠首饰是从民间淘来的老物件加工过的,更加绚烂。

《延禧攻略》里的点翠饰品

《延禧攻略》里的点翠饰品

点翠饰品常有菊花、蝙蝠、凤凰、海棠花等纹样,寓意自然都是吉祥富贵的,比如菊花寓意“长寿”、蝙蝠寓意“多福”等。

点翠凤凰纹头花(藏于故宫博物院)

点翠菊花纹头花(藏于故宫博物院)

《延禧攻略》中几位娘娘的点翠饰品

四、“一耳三钳”

《延禧攻略》中,不论是太后、皇后、各宫妃嫔,还是宫女,无一例外,都是一耳三钳。一耳三钳实则满族旧俗,女孩出生后,一耳穿三孔,戴三钳,富裕者用金、银、翠、玉,贫者则以铜圈代替。

一耳三钳

一耳三钳

金环镶东珠耳饰(藏于故宫博物院)

鉴于此剧在服化道上的用心,我还是决定追上一段时间,毕竟,剧里的首饰真的是好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