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驾老马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B03 三城记

 杏林前浪4868 2018-09-21

  龚怡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集《那时花开》、《寻梦望云轩》、《科技奇人陈国忠》。

  午后,微热,吃饱喝足后,躲在露台的树荫下聊起开车的事。

  瑜驾龄3年,至今两次“光荣受伤”:一次车头和他人车尾如蜻蜓点水般触及,一次倒库撞歪了水泥柱子,瘪了自己的车屁股。红驾龄近10年,无肇事记录。密10多年前考了驾照,买了车,但此后从未上路。在她们仨面前,我俨然是骨灰级司机,24年前,风华正茂的年纪拿了驾照,至今累计行车20多公里。

  才20多公里?瑜和红不约而同地坏笑:你俩真是奇葩,昏睡百年的驾照该发霉了吧。

  想想也是,身边不会开车的朋友寥寥无几,特别是有几个六七十岁的忘年交朋友,每回出行都是他们开车我坐车,有点无地自容。一切都不晚,那就从头开始吧。密联系了驾校,驾校安排了姓马的教练,说已有10多年陪驾经历。我们选择在六一节当天开练。午后,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的马教练准点驾到。

  原以为他开车先把我们送到一个人车稀少、较为开阔的空地热身练习,熟悉下方向盘、刹车、挡位什么的,然后再上大街,但万万想不到一上来就跑大街,这和初学游泳就被扔进深水区、枪一拿到手就上战场没有什么区别。见我嘟嘟囔囔、一副要上刑场的样子,马教练瞪起牛眼说你们练车是按小时付费的,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

  开就开吧,反正他脚下也有一个刹车板,随时可以踩刹停车。“系好安全带,调整好座椅,踩刹挂挡,松刹轻踩油门,打方向灯,找道进道,加点油门”,在他一长串的号令下,车子缓缓前行,感觉像蜗牛爬,后面一辆接一辆的车从身边闪过。车子左拐身体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左拐,右拐跟着右拐,上坡拐弯时恨不得把方向盘拔出来。马教练一路嘴不停、手不停、脚不停,那嗓门比高德导航还洪亮,声声不息地指挥我行驶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进隧道上高架窜胡同,竟然导进一个满是水果摊、修车铺、烤鸭烧饼档的巷子里,各色路人,优哉游哉地漫步在小巷深处。当四个轮子好不容易挪出巷子时,发现手心全是汗,此刻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大无畏精神,而马教练竟忙里偷闲地操起小剪刀,对着后视镜修理起自己的胡碴子。我说马师傅,你就不怕一刹车戳到嘴吗?如此复杂路况你竟然开小差,你必须全神贯注盯住我,一秒钟都不能放手放脚放眼。他呵呵一笑说没得事,怕什么,我有数。

  不知不觉时间到,轮到密开练。一下车竟然有点不会走路了,两条腿似乎一长一短像瘸子。问马教练明天行车路线,他脱口而出“新街口”。天呐,可怕的新街口,那个地段的车流量可是一流的。

  一路闲聊,得知马教练是沭阳人,来南京已经10多年,被驾校雇佣当陪驾。两年前,48岁的他当了爷爷,老婆比他大2岁,在老家带孙子。儿子在南京六合一个工地打工,父子俩不常见面。老马识途,业务繁忙,每天从早上7点陪驾到晚上7点,通常一个新手最多持续开3个小时,结束后换人,驾驶室里的面孔一天换三四张,唯一不换的就是他的脸,一日两餐都是在途中解决,有时一块大饼,有时两个包子,而这些大饼包子也是在陪练途中购买,所以,每个练车人每天必定被他导航进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或是到某个公共厕所门口,他拎着毛巾、牙缸进去洗漱,一点都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和密在一周的练车日子里,经历过一次暴雨,在雨刮器飞舞的臂膀下,城市的点点滴滴风景跳跃在目不转睛的眼神里。后来,手心不再出汗,下车走路也不再深一脚浅一脚,马教练也渐渐安静,在即将达到打瞌睡的境界时,我和密结束了路驾。密说,对于我的感受她感同身受,开车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越走越欢快。

  马教练说,如果再回炉的话就联系他。呵呵,再回炉?不可能,也许某一天,在来来往往的车流里偶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