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闹灾荒时候,和珅给难民的米里撒了一把沙子”其中蕴藏着什么经济学原理?

 小城味道小众 2018-09-21

不仅仅是经济学原理,更多的是人情。我觉得这里起码反映了两种人情世故。

不是说吹牛逼,现在人基本上衣食无忧,不会少口吃的。可是现在有人在城市某个地方支口粥棚,免费发放,或者说免费发一个月饼,保证有很多人还会排队去等着喝,搞不好还会有人循环排队,为了多喝几口多拿几个。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其实就是一般的人情,别人拿了我就要拿,别人喝了我一定要喝,我真的需要吗,真的不需要。但是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特别是免费的东西,不然我就是吃亏了。说实话,抱有这种心态的人至今不在少数。

那么在纪晓岚电视剧里,那些灾民都是饥肠辘辘的了,就更不要去提什么高尚品格了。其他人呢,即使没有到了吃不起饭的地步,也会想免费的午餐干嘛不去吃,也会巴巴跑去领。所谓有便宜不占是孙子。这样不仅会加速粮食的消耗,更会因为人数激增干扰赈灾工作,明显降低赈灾效率。

于是加一把沙子,多掺一些糠,既增加了粮食总量,又可以把一些本来不是灾民的人隔离掉,因为这样的粥实在是难以下咽啊。这样赈灾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和珅位极人臣,会在乎灾民的死活吗,说实话真的不在乎。但是他在乎灾民的动态,这时候防止民变才是最重要的工作。首先粮食总量是不够的,参杂可能刚刚勉强可以维持,所以一开始这粮食必须要参杂。如果一开始给灾民提供的是好粮食,喝了三天以后发现供给不足,开始大规模参杂,灾民一喝感觉味道不对啊,不高兴,发牢骚,一个处理不好就要反了。如果一开始就是喝的不好的粥,那是在饥肠辘辘下喝的第一口粥,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以后就习惯了。

赈灾工作是十分艰难的,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去操作。其实可以简单举个量化例子。假如赈灾需要的总粮食是十,但是手里却只有八,剩下两成怎么办,直接拿沙土糠补足?那就太善良了。恐怕一般的做法是拿出五来加沙土糠配足十,剩下三就是这些和珅们自己瓜分掉了,甚至他们拿四拿五都有可能。这样灾民可以苟延残喘,不会作乱,而和珅们也有的拿,可以卖力干活,最后汇报给乾隆赈灾圆满成功,大家其乐融融。

那如果换成纪晓岚如何操作呢,一看粮食少两成,这不行啊,怎么办,只有四处去借,但是别人粮食也吃紧,借不到。于是纪晓岚把自己的积蓄俸禄拿出来,也号召手底下人如此,可是人家谁愿意啊。于是大家都不高兴,几个人俸禄其实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那两成,最后就有两成的灾民吃不上饭,怎么办,反了吧。乾隆震怒,纪晓岚一伙人也不好过。

很多人说看的越多,越喜欢和珅,我觉得可能跟角色塑造有关,王刚的和珅愈发活灵活现张国立的纪晓岚愈发装模作样。现实里我们也是喜欢可以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人。毕竟这个人高尚不高尚,渊博不渊博,跟我又有什么关系。“闹灾荒时候,和珅给难民的米里撒了一把沙子”其中蕴藏着什么经济学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