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意渐浓,登高望远品三晋古建

 Kath2633 2018-09-21

秋意渐浓,当一场场的秋雨为大地洒上深秋的味道时,天地间也将抹上一年中最美丽的色彩,散发出丰收的味道。这个深秋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三晋最美秋色,去品味故乡最浓秋意。


1
李家大院





深秋时节,来到山西最南部的城市运城市,在瑟瑟秋风中,在色彩浓郁的红叶中,探寻古今晋商“善”的秘密。


 


 

在深秋时节,去李家大院,落叶纷飞间总好似置身欧洲,因为眼前的建筑有点说不出来的“洋气”。原来,西院院主李道行曾留学英国,娶了一位英国女子为妻,从而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明显的西洋风格。


2
碛口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它见证了“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的历史佳话。

今天的碛口,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奔腾不息的万里黄河、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这份珍贵的繁华与沧桑,古朴和底蕴、纯朴与自然,如同保存完好的建筑一样,丝毫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反倒在明媚的静谧秋日里,散发着诱人的生机,走进它,会让人恍如穿越时光隧道,将那凡尘俗世的喧嚣与烦躁,都留在了身后。

李家山




“李家山村位于山西碛口镇黄河岸边向南五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吴堡古城

“吴堡古城,又叫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3
雁门关

被尊为“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坐落于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自《山海经》)。


 

古时的重要战争要塞,而今已成为游人喜欢的旅游景区。

  

在落叶飘满天的深秋时节来到雁门关,景区林木染霜,红的似火,黄的如霞,为景区增添了如画色彩。站在城墙上,迎着瑟瑟秋风,特别能感觉到边关要塞的肃穆气氛。
 

4
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殿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

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5
南山寺

南山寺是五台山景区的一座大寺,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

南山寺相较于其他寺庙名气不够响,它镶嵌在半山腰,与景区内主要建筑群落隔河而望,更适合游人慢慢地去发现,静静地去品味。


拾阶而上,凭栏远望,漫山树木呈现出不同色彩,有常青的松柏,有变化的杨柳,有红彤彤的藤木。阳光清透,岁月静好,空气中弥漫着秋天收获的味道。


6
代县白人岩

白人岩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山西代县古城西北,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倚恒山,海拔2228米。


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顶巨石为颅,飘然独立而得名,建寺时间约为公元354—365年。白人岩分上下两寺,上寺环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区。




古建筑是一个地区的记忆,在许多当地人的眼里,一砖一瓦也是他们成长中难忘的回忆。金秋时节,漫步古刹古镇,建筑风格迥异,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它们依然尽显古朴的原貌和历史本色,少了夏日炎热的酷晒、冬日的清冷萧瑟,在落叶中更富沧桑的美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