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之姿态

 宜昌石头书屋 2018-09-21
 

姿态是人的身体所呈现的样子。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人们推崇姿态美高于容貌美,比看重面部的修饰更加重视姿态的动作,这可以从古代女子遇到重大节日、或者遇上自己心上人才会用毛笔在眉上涂黑、含一片红纸给嘴唇染红,却在平日里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姿中看出一二。不像现在的女人,大兴日韩风,非得化妆不敢出门,卸了妆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十个女人有九个都喜欢自拍,美图秀秀更是怂恿她们来一个大变活人。

不对,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女人身上去了?暂且打住!

还是从最能反映前人智慧的有关姿态的成语说起: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英姿焕发、飒爽英姿、仪态万千、洋洋得意、揎腕攘臂、千姿百态、娉婷袅娜、婆娑起舞、装神弄鬼、顾盼生姿、 丰姿绰约、婀娜多姿、千娇百媚、摇曳生姿、随风摆柳、款步姗姗、轻移莲步、舞态生风、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打住,怎么十之八九又是女人?

好就好在唐诗宋词元曲在写到姿态的时候连那些大自然的风景、以及花鸟鱼草一揽子全包括进去了。比如陈造笔下的西湖:“前时小舫冒氛昏,重到轻桡破麴尘。湖面风烟饱姿态,一番到眼一番新。”吴潜写的是梅花,其实还是弦外有音:“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烛。照出靓妆姿态,看不足、咏不足。便欲和花宿。却被官身局。借问江南归未,今夜梦、难拘束。”

不过梁锽写的姿态就是女人:“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不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董思恭更是写得生动:“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很有那些名师名家用“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句子形容绝世美人,或者说某一女子有林下之风,就是指她的风姿迷人、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不过数风流人物,还是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和李白的《清平调》形容的出神入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又转到女人身上!

那就换个角度,用现代人的姿态戏说唐诗宋词元曲。比如:“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此这般意境,只有汉语做得到!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这就完全是胡说八道!比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倒是现在婚姻状态的真实写照;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简直就是天衣无缝!

接着看:“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很有些因果关系;“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写的是何等的意境;“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这绝对是基友;而“人生得意须尽欢,从此君王不早朝。”似乎还有些正常;“床前明月光,对影成三人。”属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暧昧;不过“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写的是药渣;而“春宵一刻值千金,绝知此事要躬行。”倒是说的一句实话。

就是不知为什么,怎么都与女人相关?

其实男女之别也在于这个姿态上。那个昔日上海滩的大亨杜月笙说得好:男人有三面,也就是人面、情面,场面,这一方面说明男人办事得看人面、得讲究情面,还得照顾好场面,另一方面也就注定了男人不管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还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即便是再苦再累,即便是打掉牙往肚里咽,在那三面上也得高姿态,所以才能被尊称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有一句名言说:“活着就是一种姿态。”那其实是专指女人的。女人的姿势和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韵味。这其中包括姿态、仪态、语态、情态、心态、神态和气态这七种姿势和态度,就和茶道中极为重视坐姿、跪姿、站姿一样,那就是一种范,不能想象茶道侍女在客人面前就那么随随便便的翘着二郎腿坐着、跪也跪不下去、连站立的时候,也做不到双脚并拢,身体挺直,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的最基本的要领。所以女人的姿态基本上可以决定她的人生。

一个完美的女人必须拥有漂亮的姿态,那种姿态只要一个回眸,一个微笑,甚至一个背影,就足以吸引人的眼球,引来一片赞叹;仪态端庄而优雅的女人,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充分显露出个人的涵养,大家闺秀有之,小家碧玉也同样如此,那种美丽也就是徐小凤所唱的:“就好象要浏览一幅画”;而平缓的语速,温柔的声音,恰如其分的语气,能与人交谈的内容和正确的态度,就是最合适的语态。

女人可以强势,但不应失去温柔,女人可以柔弱,但不能失去坚强,敢爱敢恨,敢面对也敢转身离去才是真实的情态;宽容的气态很重要,气态就是风度,曾几何时,中国女人就变成了一个争强好胜、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小肚鸡肠的群体?而气势的最大特征就是要做到宽容与大度;美好的神态很重要,道学讲究精气神,其中的神态代表着人的状态,神态是女人姿态的综合表现。只有拥有漂亮的姿态、优雅的仪态、合适的语态、真实的情态、宽容的气态才能打造出一个女人完美的神态。

端庄是一种姿态,就和观音菩萨那样,只是静静的坐在莲花宝座上,就能让人心生尊重,顶礼膜拜而不生丝毫邪念;天真是一份童趣,也是心境的自然流露,女人最怕的莫过于衰老,而岁月易逝,青春会老也是事实,保留一份天真,留下一点小女人的味道比什么都重要;能够守住一份寂寞,不为浮躁的世间万象所动,真的很难,可是坚守住女人的一些尊严、坚守住自己的一些信念,就即便是会有孤独油然而生,会有寂寞由心而发,会有更大的诱惑蜂拥而来,也会咬牙坚持。要知道历史反复告诉我们,残缺和遗憾也是一种美的姿态。

不过,妩媚才是女人专属的姿态。那些著名的古典美女之所以被那些文人墨客描写的栩栩如生,就因为她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最本质的姿态散发着一种女性独有的味道。单单是王之道所描绘的那十四个字:“最是那低头一笑,千种风情绕眉梢。”就能让人想入非非。不过也许是因为这个阴盛阳衰的社会现象,也许是越来越多的女子越来越忘记这一点,所以河东狮吼的母老虎比比皆是,那种以女性的妩媚取胜的日本女人,才能以女性的涵养享誉世界。

评价女人最好的莫过于男人,关于女人的姿态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把女性的妩媚描写到极致的莫过于徐志摩的那首《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巧就巧在戴望舒写的是中国的南方女子,而徐志摩写的恰巧是岛国的姑娘。(201562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