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音布鲁克是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地方,也是新疆之行不可不去的地方。开都河从遥远的天边缓缓而来,蜿蜒龙形般的从巴西里克山脚下静静地流过。开都河蒙古语直译“开都郭勒”,天鹅之乡流淌的涓涓细流,缓缓流此驻足,恋恋不舍汇入开都河,这条宽约三四十多米的河流,犹如走笔龙蛇、蜿蜓曲折、如同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泪水一般,纯净的不带一丝矫饰,静静地滋养着这片土地,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神奇的“九曲十八弯”绝美景致,真可谓曲折之水向东流,千曲百折始到头。




静静地站立在河边,高原上凉爽的山风吹动发丝,远处深蓝色的雪山,俯视着这一片净土,心里有万千种情绪,闭上眼仿佛就可以流下泪。开都河像一条银色哈达,从天的尽头,山的那端,也像是从悠悠的云朵里,绕过一座座小山丘,平缓舒展,飘到巴音布鲁克草原。草原的腹地是一块平缓的盆地,四面山上的水流融会贯通,交流缠绵,你根本就无法辨别哪是端,哪是源。河水情意绵绵,一步一回头,两步一转弯,三里一徘徊,五里一盘桓,那样的相依相偎,那样的依依不舍,那样的回环留恋,那才是真正的荡气回肠,九曲十八弯。一条哈达在碧绿的草原上翩翩起舞,宽而平缓的向远方伸展而去,阳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吸引着我去一亲芳泽。走进它,便可感受到它的气息,那是神女的眼泪,是成吉思汗的圣水,散发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用指尖去触,那清凉能够让人全身的暑气都褪去。你无法看到这水是从何处流来,又将结束在何处,它只是慷慨的把自己的这一部分奉献给这片草原,滋养着这一片的生命。





我到达巴音布鲁克时骄阳似火,炽晒着裸露的胳膊,火辣辣的疼痛,无处可避。不由感慨北疆气候的无常,沉重的摄影包紧贴着后背,汗水浸湿了后背的衣服。自然也就无法穿过漫长的几个小时坐候落日,我边走边拍摄,光线太硬,照片表现不好,只能努力的记录下它的美。登上九曲十八弯的观景台,我被彻底震憾了,这里像仙女在舞蹈、天女在散花,抖舞出了蓝色的哈达,白色的哈达,飘飘悠悠,洋洋洒洒地落在无边无垠的草原上。九曲十八弯的中间,有一个“心”形的河心洲,当地人叫它同心岛,情侣们在那里拍照,也许他们认为这意味着彼此同心,心心相知,希望有美满幸福的爱情。也有一些拿着单反相机撑着三角架的专业摄影人,他们也百无聊赖地拍摄。





踩着松软的草甸,走过一段斜坡,我登上巴希里克观景台,临高远眺,视野陡然开阔。在连绵起伏的远山近丘衬托下,逶迤婉转的开都河如银色的哈达,九曲十八弯飘落在碧绿的湿地草原间,真像是九天飘落的哈达。夕阳从云缝中把万道霞光射向草原,太阳正好在河曲的正西方,余晖洒在每道河的河湾上,每一曲都能映射出一个金色的太阳,河曲中折射出多个太阳。头上的天空已经不再蔚蓝,橙红的云系翻滚而来,形成天幻魅影般的巴音布鲁克,夕阳倒映,金色的太阳荡漾其间,落日的余辉将美轮美奂的草原点缀成绝美的人间仙境。调皮的天鹅,时而逐浪于碧水、时而翱翔于蓝天,它们不远万里,来此繁衍生息,抒写着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九曲十八弯壮丽景象,就像一个大写的蒙古文字,表达了一个“爱”字,流淌出一种灵气。




这里是中国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我提前几个小时就占领了最佳拍摄位置,占好机位后便不敢离开半步。太阳落山时气温骤降,冷风阵阵,蚊子扑天盖地。天空变幻莫测的云彩,眼前曲折蜿蜒闪闪发光的彩练,与落日余晖和高山草甸交相辉映。霞光从云缝中射向草原,眼前一条哈达似的河流弯弯曲曲地安安静静地流淌在平坦的草原湿地上。她是一幅画,但这弯度,这曲度,这弧度,是任何天才的画家也难以描绘的,她是一首歌,但这婉转,这悠扬,这美妙,是任何杰出的音乐家也难以谱曲的,这是天籁之音;她是一首诗,但这柔和,这娴静,这优雅,是任何伟大的诗人也难以咏叹的,这是天作之合。这景象辉煌、壮丽,但一点也不轰轰烈烈;相反,我觉得她更加恬静,更加柔美。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她一点也不性急,一点也不焦躁,一点也不匆忙,不想着去争什么,也不想着去抢什么,就这么弯弯转转地,蜿蜿蜒蜒地,舒舒缓缓地,平平静静地,慢慢悠悠地流着,她明白自己的志向,一定会流向最远方。





晚霞中的九曲十八弯美轮美奂,云朵披着多彩的霞光,一曲一洞天,一弯一景致的美妙意境。观景台长长的木栈道上,陆续挤满了几千名游客,拍照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他们架着照相机,摄影机在拍摄落日的一刹那。落日余晖倒映在开都河中,据说,在河水水量、光照角度、拍摄时间都极佳的时候,就能倒映出九个太阳。当地的摄影爱好者说,今年巴音布鲁克降水偏多,远超往年的月均降雨量,丰沛的雨水让巴音布鲁克水草肥美,开都河水流充沛,形成了拍摄九曲十八弯落日的极佳条件。走进开都河九曲十八弯,在静谧的苍穹里,聆听古老的歌谣,诉说岁月的沧桑。我醉了,我醉在醇香甘甜的奶酒里;我醉了,我醉在豪放悠扬的歌声里;我醉了,我醉在悠然飘逸的哈达下。直到太阳完全沉入长河的远处,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巴音布鲁克。
2018年7月脱稿于乌鲁木齐兵团大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