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西周之后中国突然姓氏大爆发。而且以姬姓和姜姓衍生出来的姓氏特别多?

 第12区 2018-09-21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简单说说我的想法。我认为这是主要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宗族制度被破坏,以及部落生存形势被打破,宗族制度的发展等原因造成的,同样也标志着贵族阶级的逐渐消亡和没落。

“姓”和“氏”的产生和发展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时期,这也是中国早期姓氏大多为女字旁或女子底的原因,例如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不过,早期的姓氏较少,基本以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为主,其作用主要便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同时,姓氏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赐封了土地以后的贵族才拥有氏,普通的部落子民则只有姓而无氏,努力等贱民则无姓无氏只有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随之发生变化。此后,普通百姓也有了姓,“百姓”这个词也渐渐成为了民众的统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大爆发

为何姓氏会在春秋时期迎来大爆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宗族制度的发展。周朝建立之后,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其中姬姓诸侯国便有53个,统一的姓氏代表了这些诸侯国同源,但各诸侯国同时开始以封地为氏,例如周、鲁、齐等。而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同宗同源的部落制度开始被打破,而以“氏”也就是国名为主的宗族制度开始发展,这导致“姓”的作用开始变淡,而“氏”的作用开始加强,例如赵国,虽为嬴姓,但以赵氏为主。

2、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周以前,姓氏作为贵族的特有标志,随着许多贵族的没落和更多贵族的崛起,宗法制度开始逐步瓦解,普通百姓也开始取姓氏,当然这种姓氏的来源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有用地名的、有用官职的等等。

3、百姓流离失所。同样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使得很多百姓已经无法准确追溯自己的起源,于是很多百姓又开始以定居之地为“姓氏”,或以官职为“姓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造成了更多“姓氏”的出现。

而在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开始被统称为“姓氏”,这也是造成今天姓氏较多的主要原因。

姓氏的演变,我们为何会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我们之所以会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大多的姓都是由黄帝和炎帝的姓氏演化而来。

1、黄帝姓氏演变:黄帝住在姬水之滨,因此以姬为姓,而在《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道,“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

后来,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则建立了周朝,周天子大封诸侯时姬姓国就有53个,而由于前文所说的原因,这些姬姓国又演化出了很多的姓氏,多达411个,占《百家姓》的82%(总504个姓)。

2、炎帝姓氏演变:炎帝住在姜水之滨,因此以姜为姓。由于黄帝和炎帝联盟击败蚩尤,因此炎帝的部落也得到了极大的传承和发展,这使得姜姓这个姓氏也得以长期的流传,而此后姜姓也同样演化出许多的姓氏,诸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可以说是除姬姓之外的第二大姓氏起源。

3、其他姓氏演化:祝融作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最著名氏族领袖之一,其后代演化出的姓氏也极多,最为著名的又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

除此之外,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