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國詩八詠樓第九期 | 歐陽世昌詩八首,陳永正點評

 WENxinHANmo 2018-09-22

人 

簡 介



歐陽世昌

號藏劍樓主,別署康樂歸鴻。廣東順德人。承社社員。





 陳永正

字止水,號沚齋。廣東茂名人。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硏究所硏究員,中文系博士生導師。著有《沚齋詩詞》、《詩注要義》等。





作 品

展 示

 

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深崖石紅,天師千載有遺風。

丹爐已舊丹方老,猶煉長生大夢中。

 

點評:

龍虎山為丹霞地貌。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張天師世家在龍虎山傳承了1900餘年,遺風未斷。遊覽登臨之詩最忌作空泛語,三四句耐人尋味,與李義山“惟有襄王憶夢中”有異曲同工之妙。


 

即事

節近清明氣尙寒,高樓風雨慣中看。

一春芳事憑誰管,付與東君自可安。


點評:

風雨來自高樓,氣勢更逼人。然亦習以為常矣。東君,司春之神。辛棄疾《滿江紅·暮春》:“可恨東君,把春去,春來無迹。”結句“自可安”其實是無可奈何而已。憶得葉遐庵先生於抗戰時所題名聯“高樓風雨,南國衣冠”,可謂獨步一時,歐陽兄少日力學義山,吾今亦“高樓風雨感斯文”矣。


 



元旦感懷

寒雲籠遠樹,曉日送春温。

心亂知難定,天高不可捫。

經年忘偃蹇,新夢待晨昏。

鏡裏朱顔好,今宵酒滿尊。

 

點評:

余少日有“素抱宜秋夕,天高試一捫”之語,歐陽兄反其意而用之,駸駸乎凌而上矣。寒冬未盡,春温將臨;欲忘偃蹇,期盼新夢。而心緒尙亂,天卻難料。新年心境竟如此鬱結,未知所感何事?


 

題點石堂所藏英石夢回樓蘭

蒼凉西域地,缺月照樓蘭。

大漠邊笳急,孤城劍影寒。

胡楊眞已死,碧血不重丹。

千載絲綢路,憑君夢裏看。

 

點評:

詠物詩最忌“黏”“脫”二字。英石造型奇特,有似樓蘭古城,由此而引發思古幽情,著筆自然,不即不離,不黏不脫。頸聯凝重。結句從思古回到英石上,內蘊蒼凉悲壯之情調。


 



丙午之變五十年感賦

關河昨夜暗千林,羽檄橫飛戰戟森。

海頌山呼天地動,星沉月墜水雲陰。

荒丘寂寂英雄血,堂廟幽幽鬼魅心。

半世塵霾猶未散,且憑高處聽寒砧。

 

點評:

此詩為組詩之一,步杜少陵《秋興》詩韻。紅羊之劫,事往而情未遷,白首重回,恍如昨日。兩聯皆先後對比,令人悲之痛之哀之恨之。一結有篇終混茫之妙。


 

丙申生朝自壽次沚齋韻

飄蕭兩鬢笑誰人,兀兀終年老此身。

入夢鮫綃猶滴淚,拏雲心事已成塵。

他生前世皆無據,修短枯榮亦有因。

願作山中不材木,與花同享太平春。

 

點評:

詩人年逾花甲,拏雲心事,已成塵土,命乎?運乎?利祿功名,終是雲烟過眼,但祈天下太平,樗櫟不材之身,可終天年,幸矣。和余《五十九歲生日自壽》詩韻者過百數,歐陽兄此詩,可居上乘。


 



元宵節前夕胃痛戲作

膏藿不勻傷我軀,端憂竟日失歡愉。

人間禁臠爭嘗指,野外粗芹懶作廚。

親友應憐杯碗淺,良宵偏覺月輪孤。

何當體健傾春甕,燈火樓臺相與呼。

 

點評:

古今詩人,題云“戲作”者,每有難言之隱,藉以掩飾,未知此詩亦如是否?寒柳翁謂詩句沒兩重意思者,便不是好詩。善哉此言!


 

夜雨

四野沉沉月不明,天河一瀉滿江城。

街衢寂靜人何往,樹影飄搖巢欲傾。

靈雨有恩凉到骨,蒼生無夢笑多情。

看經碧酒圖遮醉,門外晨雞忽亂鳴。

 

點評:

起承轉合,本三家村學究教蒙童之法,余説詩,每亦“卑之無甚高論”,以此法為基本法,初學者均應恪守之,然積學如歐陽兄,自可不受其囿。此詩章法嚴謹。首聯扣題,頷聯描寫雨中景物,孤寂飄搖,頸聯宕開一筆,抒發感觸,尾聯復點題,意較深曲。此詩頗受江西詩派影響,“恩凉到骨”,脫胎於簡齋,而立意之側重點有別。“看經遮醉”,典出《景德傳燈錄》載,有僧問惟儼禪師:“和尙尋常不許人看經,為什麽卻自看?”師曰:“衹圖遮眼。”山谷“碧酒尙堪遮眼醉”,亦同此意。結句“晨雞亂鳴”,活用“雞鳴不已”之熟典,含意更深一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