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路引和通关文书是什么东西?算不算旅游签证?

 牛人的尾巴 2018-09-22

古代的路引和通关文书类似于后来的通行证,而不是旅游签证。在不同的朝代,它的叫做并不相同,汉唐时期叫做“过所”,元朝叫“文引”,明代叫“文引”、“路”。按古代的法律,居民出远门(比如出去经商、旅行、探亲),出入关津,需要验看通行证,没有通行证的话,不仅不给予放行,还会抓起来治罪。甚至出行人在异地住店,也需要验看过所。

通行证的申请比较麻烦,唐时过所的申请程序非常繁复:首先,申请人要请好担保人,向户籍所在地的里正说明出行的目的、时限,请里正向县政府呈牒申报;县政府收到申办过所的文牒之后,要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凡服力役期限未满或犯罪之人,不得申请过所。县政府审查通过之后,再呈牒送州政府的户曹审批。户曹逐项核查无误,便可以给申请人发放过所了。

到了宋代,过所的制度已经消失,不过,宋人在出入关禁时,还是需要验看公凭,但一般情况下,走州过县是不用通行证的。对投宿异乡旅店的客商,宋政府也不会关心他们是否持有通行证,而是更注意他们有没有按规定缴纳商税,

元明时期,出于能人口流动的控制之需,通行证的制度又复活,只是名字改称为文引。特别时明朝,出门百里即需要申请文路,通行证制度十分严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