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立三方通治小儿诸症

 半壺老酒1 2018-09-22

I导读:有没有一个人,你就特别相信他,你就觉得他很神,他就是不会骗你?傅青主对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神。文中所载对小儿的治疗和诊断都非常简单,对于一些有共性的儿科病,可以参考。(编辑/王超)

《石室秘录》卷五岐天师儿科治法

作者/陈士铎


天师曰:儿科得其要,无难治。今传一法门,使万世小儿,尽登仁寿,法在先看气色,后看脉。


一、儿科诊法(先看色,后看脉)


1、看气色(只看鼻之上、眼之中间、中正精明穴)


小儿有痰,其颜色必鲜艳,以鼻之上、眼之中间、中正精明穴上辨之


色红者,心热也;红筋横、直现于山根者,皆心热也。


色紫者,心热之甚,而肺亦热也。


色青者,肝有风也;青筋横现、直现者,乃肝热也;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也。


色黑者,风甚而肾中有寒。


色白者,肺中有痰。


色黄者,脾胃虚而作泻。


黄筋现于山根,不论横直,总皆脾胃之症。


止有此数色,无他颜色,故一览而知小儿之病矣。


2.辨脉


大人看脉于寸、关、尺,小儿何独不然,但小儿不必看至数,止看其数与不数耳。


数甚则热,不数则寒也。


数之中浮者,风也;沉者,寒也;缓者,湿也;涩者,邪也;滑者,痰也;有止歇者,痛也。如此而已。


七表八里,俱不必去看,自知吾诀,则《脉经》亦不必读也。


二、小儿病治疗有三方


小儿症大约吐泻厥逆,风寒暑热而已,其余痘疹㾦,余无他病。或心腹痛,或有痞块,或有疮疔,可一览而知也。


然而小儿之病,虚者十之九,实者十之一,故药宜补为先,今立三方通治小儿诸症。


1.第一方:


人参三分,白术五分,茯苓一钱,甘草一分,陈皮二分,神曲三分,半夏一分


此六君子加减也,通治小儿脾胃弱病,神效。


如伤肉食者,加山楂五粒;


伤米食者,加麦芽五分;


伤面食者,加莱菔子三分;


吐者加白豆蔻一粒,去甘草加生姜三片;


泻者加干姜三分、猪苓五分。


2.第二方:


治外感也,或伤风伤寒,或咳嗽,或发热,或不发热,或头痛,或鼻塞,或痰多,或惊悸,或角弓反张,皆以此方通治之,无不神效方用:


柴胡七分,甘草三分,桔梗五分,半夏三分,黄芩三分,白芍二钱,当归五分,茯苓五分。水煎服。


头痛者,加蔓荆子三分。


心痛手不可按者,乃实火也,加栀子一钱;按之不痛者,乃虚火也,加甘草八分、管仲五分、广木香三分、乳香一分。


胁痛者,加白芍三钱。


腹痛者,以手按之而疼甚者,乃食也,加大黄一钱;按之而不痛者,乃寒也,非食也,加肉桂三分、干姜三分。


汗出不止者,加桑叶一片。(编者按:胡浩老师讲霜桑叶为止汗神药在这里得到验证:中药应该是这样学的:霜桑叶的圆运动


眼痛而红肿者,乃火也,加黄连三分、白蒺藜一分。


喉痛者,加山豆根二分。


3.第三方:


治虚寒之症,夜热出汗,夜啼不寐,怔忡,久嗽不已,行迟语迟,龟背狗肚,将成痨瘵等症,方用:


熟地三钱,山萸二钱,麦冬二钱,化五味五分,元参二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薏仁三钱,丹皮一钱,沙参二钱,地骨皮二钱。水煎服。


倘兼有外感,加柴胡五分、白芍三钱、白芥子一钱,余无可加减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