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典纠错 | I've only come for an hour.

 业成608 2018-09-22

(01)

先请大家看下面这句:


a. I've only come for an hour.


这句话正确吗?若正确,你会怎么理解或翻译呢?下面我提供一些选项,请选择:


A. 这句话错误,因为短暂动词(如come)不能与一段时间(如for an hour)搭配使用。

B. 我来了才一个小时。

C. 我来只用了一小时。


(02)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英文是正确的,因为它来自权威的牛津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这是一位老师发给我的例句。看完这个例句,我就感觉这句话很容易被咱们国人误读。于是我就找来牛津双解词典,看看词典专家会怎么翻译这句话。请看下图:

我们看到,词典专家给出的译文就是上面选项B。但很遗憾,这个译文是错误的!当然,译文C也是错误的。回到上面选项:


A. 这句话错误,因为短暂动词(如come)不能与一段时间(如for an hour)搭配使用。

B. 我来了才一个小时。

C. 我来只用了一小时。


因此,以上选项全错!


(03)中文译文分析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上面a句呢?下面我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对比中文译文B和英文a句之间存在什么语义差别


作为汉语母语人,我对译文B“我来了才一个小时”的理解是:

我人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小时。也即是说,我一小时之前来这儿的,现在人还在这里。并且,通过“”来强调,表明我还要继续待下去。


我上面这样理解,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据此,若从数学角度来看,B意味着大于或等于一小时,故写成:

B≥1小时


(04)中文译文对应的英文翻译

相应的英文该怎么说呢?应该是:

b. I've only been here for an hour.


从这句英文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三点:

1. 说话人现在已经到这里了。

2. 在说b句时,说话人在这里已经待了1小时。也就是说,1小时已经过去了

3. 说话人前后总共在这里逗留时间要超过1小时,因为有only强调for an hour。也就是说,这里only虽然在谓语中(have only been),但only修饰对象却是for介词短语。此时的only相当于汉语里“”,表明还要更多。


(05)英文原句分析(一)

作为与b句比较,现在我们来看a句:

a. I've only come for an hour.


从这句英文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三点:

1. 说话人现在已经到这里了(这点与b句相同)。

2. 在说a句时,说话人在这里待了还不到1小时。也就是说,1小时还没有过去

3. 说话人前后总共在这里就待1小时,因为有only强调for an hour。也就是说,这里only虽然在谓语中(have only come),但only修饰对象却是for介词短语此时的only相当于汉语里“”,表明不要更多。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a、b两句在2、3两点差别很大(除了only都是修饰for短语之外)。


总之,不论说话人是什么时候到这里的(关于这一点,请继续看下文06详解),a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我来这儿就只待一小时。


从这句英文推导出的数学关系是:

a<1小时

请比较:

b1小时


可见,a、b/B两句之间不存在交集;也就是说,a句英文不等于b句英文,不能表达B句中文意思


(06)英文原句分析(二)

下面我们继续深入理解a句,从时间角度来考察它的使用语境。为了下文阐述方便,我依据说话人说出a句的时间,把使用语境分为“期初”、“期中”和“期末”。


1. 期初:说话人可能刚刚到,比如7:00到的,7:05说a句,总共待满一小时即8:00就走。

2. 期中:说话人可能已经来这里30分钟了,比如7:00到的,7:30说a句,总共待满一小时即8:00就走。

3. 期末:说话人可能已经来这里55分钟了,比如7:00到的,7:55说a句,总共待满一小时即8:00就走。


请看以下图表:

对于a句,只要到达时间确定了,那么离开时间就确定了,中间的说话时间是不确定的(因为可能是在不同的时间遇到某个朋友,然后说的这句话)。

我们看到,不论说话时间是在7:05、7:30还是7:55,离开时间8:00点都是在未来的。因此,a句着眼于未来。相比之下,b句是回顾过去。请看以下图解:

对于b句,只要到达时间确定了,那么说话时间就确定了,二者相差就1小时,而离开时间是未知

    通过两张图表比较,我们可以看出a、b两句差别巨大。可是,词典翻译专家竟然把a句等同于b句,这真有趣……。😊


(07)英语原句中文翻译解析

以上我把a句的使用语境做了三种时间分类(当然,实际上,说话时间点可以是无数的,只要是在到达时间和离开时间之间),现在我们来看看a句的中文翻译。我上面给出了这个译文:

我来这儿就只待一小时。

应该都能很好地包含了期初、期中或期末等不同的说话时间


比如,我刚到一个酒吧,刚进门就碰到了一个朋友,他邀请我打麻将,我则告诉他说“我来这儿就只待一小时”。这是期初语境。

再比如,我在酒吧喝酒,差不多快一个小时了,这时一个朋友刚进来,邀请我打麻将,此时我还是可以对他说“我来这儿就只待一小时”,我7点来的,现在快8点了,所以我现在得走了,Goodbye吧。说完你就可以立即起身离开。这是期末语境。

在这两个语境中,你说I've only come for an hour都毫不违和。另外还可以说I'm only here for an hour或I'm only staying for an hour。当然,一般来说,用在期初语境比较自然。

我这个译文模糊处理了到达时间和说话时间。


我看到有人译成:

我刚到,准备呆一个小时。



这样译文已经很好了,总比牛津词典的译文以及下面这个译文好:



不过,“我刚到,准备呆一个小时”大致只包含了期初语境(这样的使用语境可能性最大),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a句的意思。比如就不适合上面刚才说的期末语境。所以,我提醒他:不一定是“刚到”。我上面的译文就是对到达时间和说话时间模糊处理了,只强调“我在这儿就只待一小时”这个核心意思。


像下面的译文“我只来了一个小时”、“我来只用了一小时”都不是a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08)英文原句的其他说法

前面说过,与a句同义表达的句子还有:

a. I've only come for an hour.

a1. I'm only here for an hour.

a2. I'm only staying for an hour.


这些句子用在期初语境或期末语境都可以,但正常情况下,用在期初语境比较自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文时态的灵活性及复杂性(为什么可以说a1、a2且与a句同义?在此不展开讨论了)。


(09)微博读者的译文

我今天在微博中也发出了这个句子,请大家翻译,请看看下面译文:


上面有两位同学译成“
我一小时后就得离开”,按照我上面的解析,这样的译文其实也不完全准确,大概适合于期初语境。不过,这样的译文已经比牛津词典的译文好多了。👍


(10)不同版本的牛津词典对该句的翻译

综上分析,a句无论如何都无法表达牛津词典上的中文译文:

B. 我来了才一个小时。


我查看了不同版本的牛津词典,发现译文都是一样的或差不多的。请看图:




下面这个版本的牛津词典稍微改变了一下译文:

我来到这里仅仅一小时。

这属于换汤不换药,译文还是错误的。



牛津词典出版至今大概已经是第九版了吧,我还没有看到第九版上面该句的译文。反正,第八版及之前版本上的该句译文都是错误的。我就在想:都印刷了八个版次了,怎么就没有人提出来修改呢?

(11)牛津词典中其他错误译文

我目前发现了牛津词典上的译文有多处错误。比如,牛津词典在go词条下的这个例句也翻译错了


这句背后的道理完全类似我今天对a句的分析。这句正确译文应该是什么?我就把这句作为今天的练习吧。请大家在留言中或我的微博中给出译文。


再比如之前指出的:

three days previously 与three days ago相对照,前者表示以“过去时间”为参照的“三天前”,后者是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的“三天前”。因此,three days ago多搭配did一般过去时态,而three days previously与had done搭配使用(如本句中had visited)。牛津词典的中文译者显然没有看懂这点,断句错误。译文应该是“(在那)三天前我探访过他们”,而不是“我之前探访过他们三天”。两者意思和语境完全不同。


朗文词典上的译文也有错误,比如这篇文章里讨论的would含义:

你敢进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英语语感吗


(12)提升英语实力,谨防被词典误导

在今天我的微博中,有聪明的同学就拿着牛津词典译文作为正确的答案:


这位同学大概还不知道他已经被词典误导了


权威的牛津词典或朗文词典英文原文没有错,是中国的词典专家翻译时误解了。为了维护牛津/朗文词典的权威性,防止更多人被误导,我希望出版商(商务印书馆或外研社)或相关的词典专家译者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以便再印时把错误译文订正过来。😊🙏🙏🙏


另:手头若有牛津词典第九版的同学,请查看一下come词条下的I've only come for an hour这句中文译文修改了没有。多谢🙏


(13)

最后提请注意,我今天并没有深入分析像have come这样的短暂动词的完成时态为什么可以与一段时间连用,以及这样使用有什么限制条件等。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需要写另外一篇文章来解释了),今天不再赘述。


饭团交流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