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辗转反侧,总是闹觉睡不好,这不仅仅是睡眠质量的问题,也许隐藏着宝宝可能生病的小预警。前方高能!爸爸妈妈要认真看好了。
01 ●睡觉前烦躁。 ●入睡后易惊醒,面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体温上升。 可能要发烧 育儿小贴士: 1 观察宝宝是否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2 让宝宝多喝温水。 3 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发烧了,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穿盖衣物,以利于皮肤散热。 4 另外洗温水澡也是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
02 ●多见于夜间睡觉时哭闹不停,还不时会在枕头上蹭后脑勺。 ●趴着时,孩子会用面部摩擦床单。 ●抱着时,孩子会依偎在家长的肩膀揉蹭面部。 可能出现湿疹 育儿小贴士: 1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太干要适当涂抹的润肤霜。 2 同时要勤剪指甲,防止宝宝抓伤皮肤。 3 若宝宝是因为食物过敏导致的湿疹,还要注意戒口。 03 ●白天容易紧张激动。 ●晚上睡觉后容易磨牙、流口水,而且易惊醒。 可能有蛔虫 育儿小贴士: 孩子如果有龋齿、咬合不正等症状,如果长时间出现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到医院就诊,检查一下更安心。
(配图来源网络) 04 ●睡着时四肢偶尔抖动,好像抽筋了一样。 可能受到惊吓或缺钙 育儿小贴士: 1 孩子睡觉时发生全身抖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在睡眠初期,虽然大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部分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常有手脚或手腕、眼皮等抖动的现象。 2 另外,当孩子缺钙时,由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也偶尔会出现手脚抖动现象。但这种抖动只发生在睡眠过程中,发作时脑电图正常。如果宝宝睡着后抖动频繁,而且抖动的时间比较长,应该做一下脑电图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05 ●睡不踏实,老是醒来,哭一阵才睡。 饥饿、尿湿、出牙 育儿小贴士: 1 饥饿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 2 腹胀则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 3 因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睡不安稳。 4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见出牙还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爸爸妈妈细心地观察和判断。 06 ●手心热、踢被揭衣,刚入睡时头汗多,睡得不沉稳,翻来覆去,经常翻动身体。 消化不良、太热 育儿小贴士: 1 饥饿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 2 腹胀则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 3 因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睡不安稳。 4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见出牙还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爸爸妈妈细心地观察和判断。 宝宝年纪小,不懂得表达喜怒哀乐,更不会像大人一样表达身体的不适,所以宝爸宝妈应当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及时解决那些小问题。 |
|
来自: guanzzcl1949 > 《图书馆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