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者的宝物——禅椅

 萨沙大傻 2018-09-22

禅椅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家具。它的名字就含两种功用,一是参禅,一是就坐。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把禅修和座椅连接在一起的,只此一件,别无其他。

修行者的宝物——禅椅

禅椅,被称作是拥有禅韵的一把椅子,空灵,极简,是中西方艺术界热捧的家具明星。

它似乎“随心所欲”不合常规,但又有“不逾矩”的匠心独运;椅盘宽大,使扶手加长,盘上空间益加开阔,审美旨向益趋极致,一切又无悖谬之处。盘上盘下,左右进深,既合乎常规的使用尺度,又合乎人们的视觉审美尺度。

莫高窟的壁画大致是中国最早出现椅子形象的地方,这个与佛教极具渊源的地方必定也和用于参禅的禅椅有所牵扯。

修行者的宝物——禅椅

敦煌第285窟的北魏壁画中,来自异域的修行者跪坐于一把坐高甚矮,有靠背和搭脑,并且扶手为薄板的椅子上。

到了宋代,佛教兴盛,各种佛画盛行,我们能够轻易地从中寻找出更多禅椅的形象。

《张胜温画卷》中的“禅宗七祖”里就有七把禅椅,材质分别为竹制,树枝制,木质,虽各有特色,但基本形制都为四出头,高后背。各类罗汉图里,也能见到各种不同形制的禅椅。但以上这些尊者和修行者所坐的形制上更偏于四出头官帽椅形制的禅椅。

修行者的宝物——禅椅

明清文人撰写器物的著作中多有涉及禅椅。文震亨《长物志》、屠隆《考槃馀事》以及高濂《遵生八笺》中,皆有“禅椅”条。

文震亨写道:“以天台藤为之,或得古树根,如虬龙诘曲臃肿,槎牙四出,可挂瓢笠及数珠、瓶钵等器,更须莹华如玉,不露斧巾者为佳。近见有以五色芝黏其上者,颇为添足。”

《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中介绍:“禅椅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惟水摩者为佳。斑竹亦可。其制惟背上枕首横木阔厚,始有受用。”禅椅要高大,此外,靠背搭脑的横木要阔大宽厚才行。

修行者的宝物——禅椅

禅椅椅面宽大,造型简洁,其本意,应该就是用来参禅打坐的椅子。身体坐在禅椅上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心正坐在什么样的椅子上,这样应该是更好、更有意思的。

一张禅椅,一片禅心。也不知是哪位先人发明了禅椅,使得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或有意或无意地,借助家具之便,便可时时有禅的提醒,实在也可说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

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位或许在当年再寻常不过的匠人,对着宋画,遥想着宋代坐具自然而然的简洁,用材质足够坚硬的黄花梨,任性地做出一把颇具“禅性”的椅子,一直减而再减,直至空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