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海人生

 陈妍静 2018-09-22

活地越久越发现,好多道理都写在书本里。我喜欢读书,因为书海里,总会发现真实的自己。

小学五年级,我捡到一本武侠书。现在只隐约记得:响马,女妖,武当,魔教 ,几个关键词,故事情节和小说结局统统忘掉了。第一次接触小说的我很理智,现在来分析,主要原因是我年龄太小,get不到小说的奥妙!那时的我更爱看课外阅读,当时最喜欢的一篇是《夏洛克的网》。

中学一年级的时候,正值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热播,我爸说他有小说,于是学习不是很的优秀的我,有幸读了原著,自此迷上金庸,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本书定义了我读武侠小说的标准:唐以前的不读,明以后的不读,原因是跳出这个时间,会显得不够武侠!现在说起来,我的视角够奇葩!

作为一个九零后,我虽然喜欢武侠,但那时文娱不发达,条件也不允许,高一的时候,我才第二次读到金庸小说 — 在我看来不太武侠的《书剑恩仇录》 。读完我最大的感受是,神烦陈家洛!不夸张地讲,当年我是他的黑粉,一生黑的那种。和我相反,我同桌讨厌张无忌,以至于我们常常辩论,不过,谁也不服谁,直到我看了《笑傲江湖》!令狐冲成功地解救了陈家洛,金庸群侠里我最喜欢的是令狐大侠,没有之一!看了《笑傲江湖》后,我再没有时间去黑谁了, 那时的我一度以为,自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金庸剩下的十一部小说,事实是,并没有。

如果人生有转折,高二那年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那年夏天,我发生了不大不小的车祸,索性人没事,不过总感觉自己失去了一项技能 — 快速背书的技能。此后,我再读书已秉承不求甚解。 还是那年的夏天,学校门口罕见地有人卖书。我第一次买了几本二手书,其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唐敏的《女孩子的地图》、《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 蜀国卷》、《海外散文集》、《外国文学作品选》和一本林语堂的随笔。(现只存3本) 这些书将我从幻想的世界中拉了出来,让我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情怀。我从一个小说爱好者,真正地喜欢上了阅读。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在宿舍里读《文化苦旅》时的情景:随意翻开一章,读着读着,眼泪就哗哗的留下来,忍不住的那种。这是之前看小说时体会不到的心境。更妙的是《海外散文集》这本杂志,它让我知道了本尼迪克特和日本武士道,知道了森茉莉和耽美,知道了陈之藩和童元方,知道了叶倾城和朱宝霞.....当年的很多文章今天看来依旧满分!

不过,散文看多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再去看小说时很难坚持读到结局。好不容易买的《三国演义》读到诸葛亮五丈原那章,死活读不下去;传遍全班的《平凡的世界》,我读到田晓霞去世,一样的情况.....更乌龙的是 ,有一次我错买了本台湾小言,当时的我完全不懂套路,还是同桌提醒了我,后来这书直接销毁,辣眼睛啊!

伴随着高中繁重的课业,当时的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留意自己读书时的种种细节,现在回头再想,细思恐极!好在大学伊始,正值穿越、架空小说风靡一时,多亏它们,我的问题不治而愈。而且随着读书类型增多,融会贯通,渐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

我第一次感谢自己成长,是当我向室友推荐《匆匆那年》这本书,室友读完后的一番评语。当她不停地说男主很渣,女主太可怜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幻灭的。那个瞬间我脑海里想到是曾一度陷在武侠世界里,盲目喜欢和厌恶一切的自己,我感到羞愧无比,但又无比庆幸,还好,我是现在的墨里!

书海人生,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记在岁月的长河里;大浪淘沙,留下的足迹,瞬间的顿悟,都在刻在有限的生命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