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你应该听的小提琴协奏曲都在这里

 小得盈满在九月 2018-09-22

Vol.235

所有你应该听的小提琴协奏曲都在这里

为艺志

-- 摘要 --

上次的钢琴协奏曲大全集收到了大家的好评,今天我们继续造福社会,把你必须要听的小提琴协奏曲都整理出来。当然,这些不是全部,只是在小编看来,作为一个听古典音乐的人,尤其是喜欢小提琴作品的人应该都熟悉的作品!


请大家收藏并多多转发,造福社会,造福子孙。


最后再吐槽一句,舒伯特居然没有写过协奏曲!人生一大恨事啊!


小提琴的必听曲目似乎要比钢琴多不少呢,我们慢慢说。描述曲名的时候小编这次决定用英文或者原文描述因为这样大家拿到音乐网上上去搜会比较容易搜索,中文能搜出来的太少了。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啥也别说了,作为中国人,当然要了解我国建国以来最优秀的管弦乐作品没有之一的《梁祝》。《黄河》钢琴协奏曲并没有列在上一篇的钢琴协奏曲全集里,因为从音乐价值上来说,《黄河》钢琴协奏曲跟《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不在一个层次里。


《黄河》是从《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黄河大合唱》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是钢琴协奏曲里面各种移植了很多别的名曲的片段,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老柴、李斯特、肖邦的各种影子,所以我觉得跟《梁祝》基于越剧传统,结合西方作曲手法,100%原汁原味的原创比起来,《黄河》钢琴协奏曲咱还是别入选了。建国以来《梁祝》就是最高成就,没有被超越过。


《梁祝》小提琴的作曲者是陈钢与何占豪。


版本上我还是推荐俞丽拿老师的原版,这是我听过,技术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是唯一把越剧唱腔真正用小提琴唱出来的版本。

-- 维瓦尔第 --

维瓦尔第基本上可以说是小提琴协奏曲的鼻祖了,一辈子写了400多部小提琴协奏曲,关于这位出身威尼斯的红发神父的故事真是讲也讲不完,感觉基本是巴洛克时期威尼斯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名为《四季》的四部小提琴协奏曲,好像这四部曲子还都分别配了十四行诗来对音乐的情景进行描述。

Vivaldi: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E major, Op.8 No.1, 'La Primavera'(春)

Vivaldi: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g minor, Op.8 No.2, 'L'estate'(夏)

Vivaldi: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F major, Op.8 No.3, 'L'autunno'(秋)

Vivaldi: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f minor, Op.8 No.4, 'L'inverno'(秋)

维瓦尔第还有非常著名的小提琴曲就是这部《b小调四小提琴协奏曲》十分经典:

Vivaldi, Concerto for four Violins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3 No.10

-- 巴赫 --

巴赫有三部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有一点要申明一下,巴赫的编号BWV,是后人重新编辑的,为了方便索引。所以相邻的编号未必就是连续创作的,比方这几首小提琴协奏曲编号就是连着的,但是并不代表它们是同时写的。

Bach, Concerto for violin in a minor, BWV 1041

Bach, Concerto for violin in E Major, BWV 1042

Bach, Concerto for two violin in d minor, BWV 1043

-- 海顿 --

海顿应该写过四到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但是说实话跟莫扎特的比实在差距有点大,海顿擅长的果然还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还有弥赛音乐这几个领域。比较著名的就这部G大调了,听一下意思一下,纪念一下海顿爸爸而已,爸爸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另外,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绝对经典中的经典,莫扎特的低音就是渣,所以莫扎特没有大提琴协奏曲。

-- 莫扎特 --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有5 1部,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首交响协奏曲,是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双协奏曲。当然还有所谓的第六与第七协奏曲,但是实在无法确定是否莫扎特所作,因为似乎好像第六和第七的风格听上去有点智商下线,所以就不放在这里了。


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都很难拉,技巧很简单,都是难在细节,每次感觉一碰到莫扎特就跟不会拉琴了一样,要重新学习一遍。顺便一说,这几首协奏曲里最难的应该是第四部。

Mozart, 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No.1 in B-Flat Major, K.207

Mozart, 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No.2 in D Major, K.211

Mozart, 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No.3 in G Major, K.216

Mozart, 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No.4 in D Major, K.218

Mozart, 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No.5 in A Major, K.219

Mozart, Concertante in E flat, K.364

-- 贝多芬 --

贝祖的这一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基本是小提琴协奏曲的顶峰了,当然了贝祖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顶峰级的东西。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尤其难拉,别看音不多,问题就是音不多,按照帕尔曼的说法就是没有地方可以隐藏。音乐上的难度难死你。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61

-- 舒伯特 --

我让你不写协奏曲!我让你不写协奏曲!我让你不写协奏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斯波尔 --

斯波尔被称为是古典时期被遗忘的大师。但是被遗忘的大师这样的称号应该有很多人都有,比方施塔米茨啦胡梅尔啦,韦伯啦之类的。斯波尔应该是写了八个小提琴协奏曲,发现规律了么?写太多的可能都不行。

Spohr, Violin Concerto No.8 in a minor, Op.47

-- 维奥蒂 --

维奥蒂更加印证了上面的观点,写得多的一般都不一定行,这位维奥蒂,被19世纪的法国小提琴学派誉为现代小提琴的缔造者,我觉得帕格尼尼可能哭晕在厕所。维奥蒂是个意大利人,一辈子写了29部小提琴协奏曲。然后红的似乎只有第22部,我知道这个曲子还是因为音协的十级考级曲有这个曲子。所以我们就只推荐第二十二号。

Viotti, Violin concerto No.22 in a minor

-- 舒曼 --

舒曼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死后才被挖出来的。我就说嘛,钢琴和大提琴的协奏曲都写了怎么能不整一个部小提琴协奏曲拉拉?

Schumann,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 门德尔松 --

啥也别说了,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协奏曲的典范,杰作中的杰作!小提琴协奏曲如果只选一首出去当普及教材也是这首。版本当然是首选海菲兹!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门德尔松还有个给小提琴和钢琴写的双协奏曲,非常好听,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很值得听听熟。

Mendelssohn, Concerto for Violin, Piano & String Orchestra in d minor

-- 勃拉姆斯 --

勃拉姆斯当年写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由于自己不会拉,拽着约阿希姆一顿面基。这也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杰作中的杰作!当然勃拉姆斯还有一部大小协,是他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似乎中间跟约阿希姆还撕过一次逼,这部作品后来被当作友谊破镜重圆的见证。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77

Brahms, Concerto for Violin & Violoncello, Op.102

-- 理查德·施特劳斯 --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在他十分年轻,应该就是20岁上下的时候写的。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稚嫩,但是已经是极端天才的作品了,飞腾之象已现。而且,非常难拉!我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是我国著名小提琴大师薛伟的录音,很难得。

R. Straus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8

-- 肖松 --

严格来说肖松的这部《音诗》是一部但乐章的类似于交响诗一样的作品,形式上不是正经的协奏曲,但是由于也是管弦乐作品再加上法国人没什么优秀协奏曲所以就姑且算进来吧。这部《音诗》的听觉感受也是够“阴湿”的。据说肖松死得挺冤,骑自行车的时候撞了一堵墙就这样挂掉了,所以咱还是好好推广他一下。

Chausson, Poem for violin, Op.25

-- 圣桑 --

圣桑应该是写过三部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是第三部,尤其第三乐章是经典乐章。头两部几乎听都没听过。当然,圣桑第三协奏曲也是十级考级曲目。

Saint-Saens, Violin Concerto No.3 in b minor, Op.61

-- 布鲁赫 --

布鲁赫是德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也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所以几乎他写过的曲子只有小提琴作品才最红。他也写了三部小提琴写协奏曲,然后只有第一部最红,其他两部几乎无人问津,但是老实说写得真不赖。据说当年布鲁赫出去演出,到处想演自己的第二第三,到处跟人说,我还有第二第三协奏曲呢,对方都表示:请演奏您的第一协奏曲。只是第二协奏曲的开头跟《苏格兰幻想曲》的开头太像了!第三协奏曲跟第二协奏曲还是一个调,真是没写够d小调啊。


当然小提琴协奏作品还有《苏格兰幻想曲》几乎是所有小提琴家们必拉曲目。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音协九级的考级曲。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6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44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3 in d min4or, Op.58

Bruch, Scottish Fantasy in E flat Major, Op.46

-- 维厄当 --

维厄当也是比利时法国学派的代表小提琴家,写了不少曲子。据说上面的现代小提琴奠基人维奥蒂完了就是他了。小提琴协奏曲写了七部半,第八部没完成就挂掉了。最著名的应该是第五号协奏曲,也是十级考级曲,但是小编觉得十级拉这个曲子对十级来说太难了,这首曲子的难度已经不是业余考级能hold住的了。各种奇葩和弦,还有连顿弓,真不知道编考级教材的人怎么想的。这里选了穆洛娃的版本,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版本。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Op.37

-- 维尼亚夫斯基 --

这位是在俄罗斯发展的波兰犹太人,也是那个年代最牛逼的几个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他写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升F小调,特别冷门,就没几个人录过。第二协奏曲超级热门,又是十级考级曲。当然第三乐章我不认为十级能hold得住。所以十级只考第一乐章。我认为这种考试只考单乐章的做法简直是太不专业了。背诗背一半能算会背了么?

Wieniawski, Violin Concerto No.1 in F sharp minor, Op.14

Wieniawski, 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Op.22

-- 帕格尼尼 --

帕格尼尼应该不用多说了,小提琴之神。然后就是他写过六部小提琴协奏曲。最出名的是第一号,第二号第三乐章因为被李斯特改成了钢琴曲,就是著名的《钟》,所以凑合也能听一下。难度自然不用说,但是由于帕格尼尼很了解小提琴,所以难归难,拉起来不别扭。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major, Op.6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2 in b minor, Op.7

-- 拉罗 --

拉罗估计没有这首《西班牙交响曲》就要被人遗忘了。这部作品明明就是小提琴协奏曲非要说自己是交响曲,也是醉了。当然了,有五个乐章这件事情可能让他跟《幻想交响曲》有点蹭名气的意思。Again,第一乐章是十级的考级曲目。拉罗还写过其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大提琴协奏曲,但是似乎都不出名的样子。

Lalo, Spanish Symphony in d minor, Op.21

-- 柴可夫斯基 --

全能的柴可夫斯基小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杰作中的杰作。刚开始写出来的时候不受待见,现在除了门德尔松的小协,应该就是这部最有名了。当然有人也可能认为柴D最有名。这部曲子就是属于老柴写曲子的时候没有找小提琴家基友帮忙,导致钢琴上硬掰出来的曲子,好听是好听,就是拉起来非常别扭。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 西贝柳斯 --

西贝柳斯靠一己之力撑起了北欧的音乐逼格。被誉为国家作曲家,在芬兰餐馆吃饭不要钱,所以到处请人吃饭。虽然我觉得芬兰这种地方也没啥好吃的。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难度高自然不用说。很多人认为这才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应该把柴D踢出去。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 德沃夏克 --

德沃夏克的小提琴协奏曲我会列在这里纯属是看在他大提琴协奏曲写得好的份上。小提琴协奏曲跟大提琴协奏曲比起来就是个渣啊。凑合听下到此一游得了。版本上就听个名不见经传的好了,不然毁大师形象。

Dvorak, 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Op.53

-- 尼尔森 --

丹麦的音乐逼格应该就靠这个尼尔森了,尼尔森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经常跟西贝柳斯的小天协奏曲录在一张专辑里。感觉还是要北欧老大哥带一带才能有一些关注度。

Nielsen, Violin Concerto, Op.33

-- 普罗科菲耶夫 --

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居然很动听,没有他的钢琴作品听上去那么怪。普罗第一第二都是非常上演的小提琴协奏曲曲目。

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Op.19

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 No.2 in g minor, Op.63

-- 埃尔加 --

埃尔加应该也算是英国音乐的逼格担当了,但是他的音乐经常会被批判为太过老朽。也是,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长得一塌糊涂,是我第一次简单第三乐章能比第一乐章长的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和D大调是同音大小调,编号也是61,上面的圣桑第三也是作品61也是b小调,我怀疑这都是向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致敬呢。

Elagr, Violin Concerto in b minor, Op.61

-- 布里顿 --

英国除了埃尔加还有布里顿。布里顿好像是个名gay,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也算是名曲了,就实在不是觉得太好听。

Britten, Violin Concerto, Op.15

-- 肖斯塔科维奇 --

老肖的小提琴协奏曲真是阴暗的不行,有两个,但又都是极端经典。具体是不是献给奥伊斯特拉赫的不太记得了。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99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2 in c Sharp minor, Op.129

-- 卡巴列夫斯基 --

前苏联作曲家,写了应该超过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度娘上还把他的照片搞错了搞成了大萝卜(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照片。最著名的应该是第一号,也叫做《青年协奏曲》,again,第一乐章是音协九级考级曲目。

Kabalevsky, Violin Concerto in C major, Op.48

-- 格拉祖诺夫 --

这位哥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曲师傅哦,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很著名。

Glazunov, 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Op.82

-- 斯特拉文斯基 --

这个是国际型大咖了,还跟香奈儿有一段情呢。新古典的领军人物,哦对,新古典也是个黑词,马勒就是新古典,马勒就是新古典,马勒就是新古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斯特拉文斯基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有趣啊,前三个乐章开头完全一样,第四乐章开头短促了一些,本质也是一样的,总让人觉得很有仪式感,穿越了一样。

Stravin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 伯格 --

阿尔班·伯格,跟勋伯格还有韦伯恩开创了所谓的新维也纳乐派。这部小提琴奏鸣曲很有趣,以四根空弦开头,层层递进。也是无调性的代表作品,既然无调性,自然就很难听了。但是还是很有代表意义的。是纪念早夭的一位公主的作品。

Berg, Violin Concerto 'To the Memory of an Angel'

-- 勋伯格 --

无调性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应该是12音列的创始人。曲子的特点就是难听,或者说诡异。但是还是值得到此一游听一下的。

Schoenberg, Violin Cocnerto, Op.36

-- 哈恰图良 --

著名的《马刀舞曲》的创作者,亚美尼亚人,还是亚美尼亚苏联共和国的国歌创作者。题献给奥伊斯特拉赫的小提琴协奏曲,非常非常带劲。

Khatchaturian,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 科恩戈尔德 --

犹太血统的奥地利裔美国作曲家。大部分时候在写电影音乐,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据说是为了名誉而战的作品,因为别人嘲笑他说他只能写写电影音乐,所以他就回击以这部优秀作品。也是D大调的Op.35。怀疑是致敬柴D的。

Korngold,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 巴托克 --

匈牙利音乐家的逼格担当。有人认为巴托克的伟大程度可以跟贝祖比肩。音乐也是脑洞很大,很热烈,变化多。有点吵吵。这首巴托克的小提琴协奏曲居然很优美呢!无奈第一号找不到,不过貌似第一号好像是后来被发现的还是遗作怎么的。第一号可以去网易云音乐找,是Sz.116。

Bartok, Violin Concerto No.2, Sz.112

-- 巴伯 --

美国的作曲家,钢琴靠格什温,小提琴应该就是巴伯了,他还在美军服务过,小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还敢写那么动听真是不怕红不了。

Barber,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Op.14

-- 沃尔顿 --

英国作曲家,居然还写过中提琴协奏曲,等讲到中提琴必听曲目的时候我们再讲。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我是不太熟,但是听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也算是重要的文献了。

Walton, Violin concerto

-- 沃恩·威廉姆斯 --

Vaughan Williams,也是英国作曲家,严格来说他的这部作品跟上面肖松一样,不是严格小提琴协奏曲,但是威廉姆斯老爷子也是实力派,交响曲也写了九个。英国好不容易出个作曲家,我们还是要放进来的。这首曲子叫The Lark Ascending,其实翻译过来很奇怪,叫《云雀上升》。五声调式调式写法,听上去浓浓中国风。可能那个时候全欧洲都很迷恋东方的文化吧。

Vaughan Williams, The Lark Ascend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