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有些同学很有上进心,却有这样的苦恼:明明我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及时预习复习,可就是学不好。感觉没有提分希望了,努力也是白费! 无数个日夜的勤奋刻苦都在考试成绩出来的一瞬间灰飞烟灭,挫败感涌上心头,这个滋味实在太难受了! 可是,你只知道难过,有没有分析原因呢?努力没有回报,可能是因为掉进了这几个“坑”! 第一个坑:课前预习无主次很多认真的同学,都会听老师的话,在课前做好准备,先把书过一遍。但是,一些同学并没有体验到这样做的好处,听课还是效率不高。 原因就是以下几点: 囫囵吞枣,课前看了书也是白看; 一知半解,看了不思考,不知道上课该着重听哪个部分。 不求甚解,只在预习中记下了问题,上课听讲却没有重点听,不会的还不会。 所以,要想预习有效果,必须这样做:
第二个坑:记笔记忽视听讲一般来讲,走神才是大部分同学最容易遇到的课堂“障碍”。然而,有些整节课都很认真听讲的学生,课堂笔记做的相当完整,字又漂亮又工整,不走神不犯困,成绩却依然不理想? 这是因为,在宝贵的课堂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在笔端。听课,听课,最重要的是听,而不是记笔记。 这些同学太重视笔记,以至于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解思路,太不值得。用文字记录下知识的躯壳,却缺少知识的灵魂。要知道,记笔记的目的不是制造艺术品,如果不能提分,要它何用?! 正确的听讲,应该将听放在第一位:
第三个坑:课后不做题课后不做题,就会造成眼高手低。 有时以为上课听懂、例题看懂就把知识掌握了,其实不然。课上听懂了,课后却没有动笔练习,知识永远不能成为自己的。一遇到复杂些的题目,就不会做了,所以考试总是拿不了高分。
第四个坑:做题爱翻书看答案有的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边做题边翻课本,比如做到某道题,忘记了公式把书本翻开看一下,或者忘记了某个解题步骤再翻开看下。 有的考生更是过分,答案就放在一边,看一眼写几下,还理所当然当作是自己思考解出来。如果没有答案,解题真的能这么顺利么?不能。 这一次你看着书把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还是不会,成绩提高又从何谈起? 其实,正确的做题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写在最后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缺一不可。 同理,在成绩提高上,课前预习、听课、课后练习,同样需要这三到,才能真正找到学习上的窍门!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