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缺的不是道德,而是合理的规则

 冬天惠铃 2018-09-22


0

初始


  我们社会缺的不是道德,而是合理的规则。虽然我们貌似常常严重道德缺失,但那是因为规则不合理,或者规则根本没有被尊重。太讲道德时,常常意味着对规则的蔑视与冒犯。



1

一元


    人际关系和社会世界看起来纷繁复杂,但都可以归到三种层级的关系上:一元关系,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


一元关系即,不管一个关系场中有多少人,但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一元关系必然意味着对弱势方的剥削。


一元关系的本质是,我是好的,我之外的世界,能被我掌控的就是好的,不被我掌控的就是坏的,需要被灭掉;




2

二元


二元关系即,关系场中有两个立场方存在,大家去争夺控制权。二元关系,即可以向成熟的三元关系发展。


也可以坍塌成一元关系。当控制权的争夺结束,一方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就是坍塌成了一元关系。


二元关系的本质则是,我是好的,你是好的,而它是坏的。

例如,两个人凑到一起,彼此夸赞,同时说第三方坏话,就是二元关系。三元关系即,我是好的,你是好的,它也是好的。



3

三元


不过,三元关系最常见的情形是,构建一个基本公平合理的规则,它成为仲裁者,于是我你它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一元关系是一个点,二元关系是一条线,都没有空间。这也是我们的感知,如果活在一元关系中,你感觉到被彻底入侵了;如果是二元关系,那么也是永远都在争斗中;但三元关系是三角形,一下子就有了空间存在。


所以,有好的规则,同时它能成为仲裁者,得到尊重,这时大家的空间都得到确立。然后在这个空间内,就有了创造力、想象力和活力的存在。


好的规则,我称之为【神圣第三方的规则】,它虽然有点高高在上,但基本是尊重关系中所有人的存在的,它不是为了凌驾于人,而是为人服务的规则,并且需要关系场中各方博弈而达成。


坏的规则,会破坏关系场的层次。一切直接的关系,都是二元关系,而坏的规则就是来确保一方的控制权,最终让关系坍塌成一元关系。

当然,也有的规则,是根本不管事,它就是不存在的,那就让关系一直处于二元关系中,具体就是不断在争斗。




4

对撞


高铁霸座男孙某,他霸占了别人座位,而高铁乘警竟然不管,最终社会起来对孙某群起而攻之,这时规则撤去,整个社会成了一种二元关系的角力,孙某一开始有害怕,他的名声和形象遭到巨大破坏,但他本来不在乎这个,后来发现公众舆论不能拿他怎么样,他得瑟起来。这都是二元关系的较量,社会成本极高。



5

稳渡


至于瑞典的事。如果把事情升高到中国集体和瑞典集体到高度,那其实还是二元世界的争斗而已,当我们想压服别人时,就是想把关系场弄成一元关系,当然这不可能。但如果尊重明确的规则,那就是回到三元关系的范畴中来。



6

敲诈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情感敲诈】一词,它也可以称为【道德敲诈】,基本逻辑是:我定义什么是情感什么是道德,然后说你某种行为不符合,某种行为符合,由此诱导或逼迫你去做符合我期待的某种行为。


可这种时候,都有以道德之名,侵犯对方空间之嫌。

例如某律师,觉得带着孩子,别人就该给他让座。


的确,一个好的社会,大家会礼让弱者,但这是【神圣第三方规则】得到确立并被广泛尊重的前提下,我自愿去做的,而不是被逼迫去做。


所以好的社会首先得有一个基本规则:只要我不愿意,其他力量不得侵犯我的基本权益。




自主性,或主体性,是人性的一种根本诉求,具体到这儿就是:我愿意主动做好事,不愿意被逼做好事,更不愿意做了好事还被说成是坏事,或者被别人说,你就该这么做,你欠。


我们缺这个,欧美社会也因为政治正确等泛道德化,也破坏了这些基本规则,这是很多乱局的基础。


至少,我愿意活在这样的感觉中——只要我不愿意,任何力量不得侵犯我的基本权益。





本文作者:草仙子,80后心理咨询师,行走于人心冷热之间的小笔者,想写尽人情冷暖,写到世间充满爱。



文字:草仙子

排版:草仙子


(侵删)

让我们的距离简单一点  再简单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