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深度思考,要事第一,让自己不断精进

 Cool_Learner 2018-09-22

我们坚信:成就卓越的路上,我们比我更精彩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重点聊下深度思考这个话题。或许我们中很多人,存在如下类似的场景:每天疲于处理太多未读的微信好友信息,像皇帝批阅奏章似的的批阅朋友圈;遇到不错的文章,只看标题,直接转发,做单纯的传球手;有用的信息收藏很多,转发很多,缺依然是单纯的点状分布、散落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云盘、笔记等。


这些现象,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常见,我们四处被包围和充斥着碎片化的零星信息,很难有一条线或某条线把他串联起来,形成深度的加工和提纯,变成体系化的方法论。所以,为什么要深度思考、如何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这个习惯对个人产生哪些价值和影响,是我们今天聊得重点。


我们不能改变时间的宽度,但可以增加时间的厚度


随便打开手机,很多人或许安装了很多APP,多的需要分几个屏。每个APP都有很多小红点,每个小红点都意味着是信息推送未读的提示。以我的个人微信为例子,基本提示我有10000多条信息未读,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打开微信有或多或少的未读信息。曾几何时,我和大多数人也一样,对那些未读信息,好像强迫症一样,不点不快,这个动作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点点点,不点不快,结果大量时间被无效信息占据大量时间,耗费很多心力在高强度、低效能、不断重复的事情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我们每个人每天主动或被动(其实大多数是被动)接受各类信息。面对这类情况,或许期初我们如电视剧里的皇帝,批阅奏章时的认真和专注,但慢慢的,我们会被这些不经过滤、全部砸来的信息搞的苦不堪言甚至麻木。


↑↑↑这是「五年陈」劫十三的第34篇原创


这一现象,都是信息爆炸带来的碎片化冲击产生。而且这一现象至今有增无减,不断蔓延。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不断的接受各类信息,看过后发觉对我们自己人生活或职场并没有多少帮助。但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部分人甚至乐此不疲。


许多人宁愿做低效勤奋者,也不愿意深度思考


上面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低效能勤奋者,分布于低成长区,什么是低成长区:


低成长区:一是指岗位上那些你熟悉与熟练的并长期重复进行的工作及工作习惯。这种工作往往改进少,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绩效突破与提升。二是指杂乱分散的工作范围,由于缺乏专注聚焦与深入也无法进步。


由于不少人都不愿意面对陌生的、需要投入新的学习努力、费脑力担风险的事情,所以宁愿呆在低成长区。因此,低成长区成为了一种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舒适区。不少将时间精力投入在这种低成长区的人们,看起来在每天忙碌,每天都很勤奋努力,甚至自己感到充实而心满意足。


成长速度快慢取决于你选择高成长区还是低成长区


深度思考,首先是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升级。我认为影响一个人成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将你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哪里,是选择低成长区还是选择高成长区


什么是高成长区高成长区包括:可以驱动职业发展与专业进步的新工作;原有工作的改进、学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行动。注意力花在哪里、时间就花在哪里,成长和进步就在哪里。



接上面我提到的微信上万条未读,当我发现深陷这个不断低效的重复劳作时,我做出的改变动作是:把好友和微信群分类,把日常工作或生活重要的群、重要的人置顶,每天重点花时间看这些重点人、重点群,其他如果错过的紧急信息需要处理,我给区域经理们定下规定:如果重要的信息需要我及时处理而我未处理,微信催我未回,就及时打我电话提醒我。


人生最大的思想误区认为战略短板可以用战术的勤奋来弥补。


我发现,不少人有一个盲目的自信,以为战略上的短板,可以用正确的战术和增加战术资源投入,来弥补,来挽救。这实质上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比战术层面的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战略层面的深度思考。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你精益求精的事情,它们所在的职业或行业己经衰落,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都很低微,或前进的战略大方向错了。



要想真正把这些碎得不能再碎的信息利用到最佳,我们就要学会对其进行整理和深加工,而这需要我们拥有并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保持深度思考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对逻辑能力、联想能力和批判能这三种能力的培养。


要学会深度思考能力,首先要懂得运用逻辑能力。


逻辑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让自己的思想结晶并树壮化呈现,会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高效:


国内用的比较多的思维导图软件就是XMIND,思维导图的核心逻辑在于,让你把碎片化的信息,经过梳理归纳,分层体现。以日常中我们经常分配工作或接受上级工作安排为例:


老司机和菜鸟最大的区别就是,当leader下达一堆任务工作安排(这些任务工作就好比碎片化信息)之后,老司机会从容悠闲地把任务分个主次,然后再分一个123,主要任务可以理解为树干,次要任务就是主干里的树枝。而菜鸟脑海里呈现的却是一团乱麻,紧接着就慌了。


思维导图类似菜单分类,可以分为一级菜单、二级菜单、三级菜单等,每个菜单下有分几项。现在测试下,假设上级交代你一堆工作,按照思维导图,你是如何做的呢?欢迎大家到留言处,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学会联想是保持深度思考能力的第二种方法。


联想无关的能力是一种建立结构的能力。很多碎片化信息看似毫无关系,实际都存在某种联系。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就是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用思维粘贴起来。


记笔记是一个不错的好习惯,遇到或看到有用的,直接复制粘贴,保存在备忘录或笔记本里,慢慢的,你或许有类似的感觉:比如提到管理抓手,你会自然的做如下思考:


什么是管理抓手,为什么要设立管理抓手,日常有哪些管理抓手,目前自己掌握哪些抓手,哪些抓手存在问题、哪些抓手是亮点,后续如何改进这些抓手,针对需要改进的动作,你是具体计划和检核动作又是什么等等。


通过对有用知识点的不断记录或存储,在围绕一个知识点关联联想,就会产生神奇的发酵,一开始可能不够那么深入,但持续坚持做,你会越来越感觉很受用。这个和武侠片某些大侠成长为大侠的路劲类似:一开始接手大量的武功招数或心法口诀但不能娴熟驾驭,通过不断实践和思考,慢慢的就产生化学反应,成长为一代大侠。


保持深度思考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学会批判能力。


批判思考是倾向以审慎的态度思虑议题和解决难题的,它要求对理性进行探索,并对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所认识,并有技巧地运用这个思考方式。用简单一句话进行概括就是:挑战权威,质疑领袖。


对一些过往好的管理经验或方法论,我们既要倡导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又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再好的方法,具体应用层面需要结合外部很多因素,而不是单纯的照搬照抄。


以五年陈这个自媒体为例,里面写的很多方法或心得,会让很多人觉得似曾相似或完全和某公司的经验一样,但很少有人去批判性思考:这些经验是基于那些背景产生,如果应用到我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那些可以迭代优化,那些可以升级创新产生基于自身业务管理的新的方法论。


好的内容从来不缺,但是只有在我们培养好了上述能力、养成了深度思考的习惯后,才能把碎片化却高质量的内容占为己有。


如何才能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实现价值的提升呢?


1. 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


当我们被分配到多项工作时,这些工作会停留在我们的思维中,我们会在潜意识里想着「如何把它们做好」,从而抢占了我们的心智资源。这导致什么呢?我们花在每一项工作上面的注意力会降低,难以进入专注状态,更难以实现「心流」,真正把工作做好。


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就是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并深入地去练习和思考,将它做到极致。你的一天里面,其他的时间都是被动的,只有这段真正聚焦、专注的时间,才是你这一天最有价值的部分。否则,你就只是在谋生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这符合8020法则,找出影响你工作效能或日常生活真正重要的事儿,这个战略思考,很重要。


2. 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比如思维导图或思维树。


和客户打交道,我们经常使用探寻等询问方式。这是一种正确的思考方法,问问题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并加工过滤。常用的问问题方式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以月度复盘为例,听完某城市的月度工作汇报和计划,你可能会问的问题或思考的问题是?


这个月总体看,他的工作表现如何?你是通过哪些维度去衡量他的工作表现?这些衡量的维度,是否提前有过沟通或对标?本月,他的工作哪些是亮点?为什么?哪些可以复制或推广,为什么?哪些是暗点,为什么?这个暗点,他是否意识到,如果没有意识到,是为什么?如果意识到,他对暗点怎么看?是否需要你针对此进行引导或帮扶等?


开放式问题有助于我们扫描各评判维度的现状,封闭式问题有助于我们界定某个维度下的具体实际情况、水平等级和亮点、暗点等。简单来说,通过开放式问题,去做诊断,找出撕开的口子;通过封闭式问题,对口子进行定性和诊断。这类似与医生看病使用的望闻问切。


3. 不断反思和深度复盘,三个核心关键词:高频、深度、持续


复盘思维的重要性,提到多高都不为过。为什么呢?因为,你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只有通过复盘,进行整理,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成为自己的本能,才算真正获得了提升。


自我提升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从行为中获取经验,再通过复盘,去修正下一步行为,周而复始,不断迭代向上。那么,如何更好地复盘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复盘时,要针对一个点,不断地追问「为什么」,直到没法再继续深入为止。坚持这几点,并逐渐内化成为习惯。你会发现,深度思考是有力量的。它将稳健而坚决扩大你的认知边界,不断推动你上升。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自我进化,而自我进化的核心路径就是复盘。高效的复盘,有三个核心关键词,就是高频、深度、持续。


3.1 高频:复盘的频率,决定了自我进化的速度。


君子每日三省吾身,一个好的习惯是,每天睡前,把大脑当做放映机,去回顾今天的表现,并按照回顾目标(生活或工作小目标)、评估结果、分析主管和客观原因以及TODO四个步骤。或许一开始很难,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3.2 深度:复盘的深度,决定了自我进化的质量。


复盘不是浅尝辄止,否则只会永远浮于表面。复盘的核心是找到影响目标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变现,是针对真正重要事情的深度剖析,剖析的目的是对问题梳理和列出优先级,从而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3.3 持续:复盘的持续性,决定了自我进化的上限。


还是那句简单的话,自我进化是一场长跑比赛,而不是跳高比赛。一时跳得高,看着挺热闹,但没用,人家比的是耐心,比的是持久,比的是谁先累得趴下,比的是谁能坚持到最后。学会深度思考,把时间和有限精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断精进自己,改变,从现在开始。欢迎到留言区,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文末福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