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数学教学的立意

 MrBOBFU 2018-09-22

此文是笔者近期所思,落笔写成的大实话,毕竟笔者仅是一教书匠、一小小草根,说得不当之处欢迎吐槽,也希望得到大家谅解。

有时人的念头源于闲聊……

某日,与一出版社编辑朋友在茶室纵论教辅书籍,当谈及前几年出版的某本习题集时,我直言我买了,我需要,但我不推荐,因为这本书没有“灵魂”。

为什么我需要,因为在该本书中我能找到我需要的数学好问题,我所教的学生“口味”重,一般数学题对他们缺乏挑战,但并不是好题汇在一起就是好书。

编辑朋友问道:据作者说这些都是他研究n多考卷所著心得,都在某些考试中出现过。

我答:考过一定是好题,一定就代表方向?

好的数学问题应该源于通性通法但不失灵活,应该内涵数学思想给人以启发,而非仅一题一术之技巧,如果仅以考试出现过,就反复操练一术,有违数学学习初衷。

再者,有些“难”题已至学生极限,为了达成“掌握”再继续“变式”,提升难度有必要吗?教书应以所教学生数学思维水平为基础,真的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

所以仅以“考过”论专著、论教学,立意不高。说到此,我不禁若有所思……

7年前,在我参加过的唯一一次全市数学教师教学评比的答辩中,专家问道:“你为什么选择上这个课题?”我脱口而出:“因为在***考试中出现过…”,我当时是说了大实话,说了自己现在想来甚至有些可笑的实话,现在的我很理解评比结果为何“失意”。

10多年前,在我教学生涯的起始,我疯狂抢课,一副非要把见过的题都要讲给学生听的架势,辛苦劳累之后又常伴随“我都讲过为什么你们还不会的惆怅”,当时感觉学生有负于我!其实现在想来有那份力气不如悠闲泡杯茶,边品茶、边品题,砍了雷同的三分之一,再留白三分之一,好好讲最后三分之一,与学生还是“互不相欠”,心情来得好些。

于是淡然对自己一笑,为师十六载,难道我的教学立意提升了?

01

高立意的数学教学设计

着眼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到底能收获什么?笔者觉得应该是获得生活所必须的数学技能、生命所必须的数学思维以及生存所必须的进阶分数。所以笔者认为数学教学所选取的数学问题可以源于考试,但不能仅限以考试为依据。

分数重要吗?当然重要,学生没有分数不能进阶,老师没有分数就没有饭碗,特别是我处的环境,压力山大。对于平时“鄙视”应试,而最终要拿“分数”体现教学成果的现象,笔者只能微微一笑。笔者的观点是:君子爱分,需取之有道,取之有效(效率),合格的分数在于技能的掌握,而真正的高分在于思维的提升!

技能重要吗?当然重要,张奠宙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特色的双基教学的内涵在于:1、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2、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3、 建立和熟悉解题的套路,换言之“熟能生巧”,熟的是技能(双基),所生之巧在于数学思维,换言之思维的提升的基础就是技能(双基)的落实。

但不可否能数学学习的最大价值并非技能,更不是分数,而是数学思维的形成,而这恰恰是最不可能硬塞进人脑的!老师所能做的是提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揭示“思维之道”,最终还是要靠学生亲历思考才能不断提升。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这种教学行为是否能真正触发每一位学生的思考,领悟思考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所谓教之道在于“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摘自《礼记 学记》译文: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走)。

例如,在讲解如下一道几何证明题时,同学们群策群力,想出了六种不同的解法……

问题:正方形ABCD中,BE⊥CF,AP=AB

求证:点E是CD中点。

课堂板书节选:

让学生充分表达不同解法后,笔者进一步提问:请大家探索一下得到这些解法的有哪些不同思路,并给这些解法分分类。

笔者觉得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中尤要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如果说一题多解是发散,那么多解归一就是聚合,就是促进学生回溯思维的路径!

经过讨论,得到以下不同的思维路径:

这样处理数学问题的立意也许就不仅在于这道题怎么做,而是遇到这类数学问题应该怎么思考了,也就是着眼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02

高立意的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整体、运用一般路径

整体是事物的一种真实存在形式。数学的整体性既体现在代数、几何、三角、概率等各分支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也体现在同一分支知识的前后逻辑连贯性上。

高立意的数学教学设计要基于整体,新课教学要有相应的整体观念贯穿始终;章节教学结束需有知识的整理与概括;教学过程中需强调相关知识的联系性,上通下达,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知识结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则需站在中观视角,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再将其落实于每节课的教学。推荐阅读《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书,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教委最新编著的《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中的一册(已基本实现上海初中数学教师人手一本。)

高立意的数学教学设计要体现数学教学的一般路径。数学知识的生成有着以下的一般路径:

由此形成了数学教学的一般路径:

① 研究思路

确定研究对象(下定义)→发现性质→证明性质→研究特例(性质、判定)

② 研究内容

几何研究的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确定的关系。观察几何图形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几何性质的基本方法;代数研究的是运算中的不变性,“算算看”是基本方法;函数研究的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在运动变化中进行观察是基本方法;

③ 研究方法

观察发现共性、推广一般;研究对象特殊化,发现性质;条件与结论互换,发现新定理…

从一般路径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执教:黄喆  地点:山西运城东康中学

时间:2018年8月24日

教学设计:

一、复习平行四边形

师:请同学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这种做法为什么画出的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说明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按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分类说明)

二、探究菱形性质

教师带领学生在原有平行四边形基础上,截取短边,使其一组邻边相等。

师:这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有的性质,该图形是否依旧具备?

师:请探究这个图形还有什么普通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特殊的四边形叫做菱形。

三、探究矩形性质

教师带领学生在原有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做垂直,截取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

师:这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有的性质,该图形是否依旧具备?

师:请探究这个图形还有什么普通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特殊的四边形叫做矩形。

四、探究正方形性质

截取短边,使得一组邻边相等→做垂直,截取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有的性质,该图形是否依旧具备?

师:这是不是菱形,那菱形有的性质,该图形是否依旧具备?

师:这是不是矩形,那矩形有的性质,该图形是否依旧具备?

师:直接口述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我们把这种特殊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以下是板书)

东康中学选用的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笔者通读了四边形单元,对于该单元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规划

① 温故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入手复习其一般性质;

② 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探究其是否产生新的特殊性质(研究矩形、菱形的性质);

③ 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增加两个条件,探究新产生的图形是否“继承”了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和矩形、菱形的特殊性质。

笔者觉得该教学设计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符合几何教学的一般路径且适宜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为后续特殊四边形判定的教学埋下伏笔,符合数学的整体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