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性 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又名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一带,史前传到中美和墨西哥,16世纪传入欧洲,始作观赏栽培,18世纪 下半叶才始为蔬菜食用,番茄传入我国大约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的明代万历年间,大量种植番茄只有六、七十年历史,但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我国南北各地一种主要的蔬菜和水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番茄栽培面积在500万亩左右,是蔬菜作物中后起之秀。番茄果实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在4.3%-7.7%的干物质中,糖分为1.8-5%, 柠檬酸0.15-0.75%,蛋白质0.7-1.3%,纤维素0.6-1.6%,矿物质0.5-0.8%,果胶物质1.3-2.5%。番茄果实中含多种Vit,包括维生素A、B1、B2,特别Vc,每百克果实中含20-25mg。 番茄果实中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如Ca、P、K、Na、Mg等,一个成年人如能每天食100-150克番茄,则能满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由于营养丰富,风味可口,色泽鲜艳,加上价格低廉,是大众喜爱的水果,番茄作菜,即可炒食,又宜作汤,是四季皆受欢迎的主要果菜。 (一)温度:番茄属喜温性蔬菜,适合在月平均温度20-25℃的季节里生长发育,但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及瓜是不同的,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低 11℃,最高35℃。幼苗及植株生长最适宜的昼温为24-28℃,夜温为15-18℃,最高为 30-33℃,最低10℃左右,温度超过35℃,生长停滞,低于10℃生长量下降,经过低温 煅炼的苗种忍耐5-0℃的低温,开花期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以昼温20-30℃,夜温 15-20℃为适宜,低于15℃,高于30℃均不利花器正常发育,易造成落花,亦可形成畸 形花,果实发育期适宜的昼温为25-30℃,夜温13-17℃,温度低果实发育速度减缓,昼温超过30℃,果实发育速度加快。根系生长的适宜土温(5-10cm)为20-22℃,低于12℃则根系生长受阻。 (二)光照:番茄是喜光蔬菜,其光饱和点为7万Lux(米烛光),除露地栽培外,保护地栽培(温室、塑料大棚等)都有光照不足的问题,要尽量满足番茄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三)土壤条件:番茄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为获高产,应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沙质壤土为好,土壤PH值6-7为宜。 (四)养分: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主要是N、P、K三要素,若要生产 1000公斤番茄,需从土壤中吸收35公斤N、1公斤P和3.8公斤K,此外,番茄还需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促进生长,增强植株抗性,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 (五)水分:番茄枝叶繁茂,蒸腾作用强烈,植株和果实生长速度快,需水量较多,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一样,开花期植株较小,需水量较少,进入开花座果期,吸水量急剧增加。 二:品种选择 三:种植方式:温室、覆盖地膜栽培。 四:茬口选择:以瓜果类蔬菜为前荐最宜。 五:整地施基肥 (一)基肥用量及施用方法: 1、 北方基地:生物有机肥150kg,过磷酸钙40kg,复合肥30kg,钾镁肥30kg 2、长江流域:生物有机肥150kg,过磷酸钙40kg,复合肥30kg,钾镁肥30kg 3、南方高山基地:生物有机肥100kg,钙镁磷30kg,复合肥25kg,钾镁肥30kg。 4、南方平原基地:生物有机肥100kg,钙镁磷30kg,复合肥25kg,钾镁肥30kg。 施肥时如用拖拉机犁地可在犁前撒施,施后旋耕。牛犁时采用开沟条施,沟深20-25cm宽15cm,将生物有机肥与磷肥撒在沟内,钾镁肥、复合肥与硼肥撒施,施肥时需均匀一致。 (二)、整地 1、犁耙地要求:用于栽培山地番茄的地块,最好秋季深翻晒土,春季整平细,沟距(垄距)60cm,沟深18~20cm. 2、做畦: 整地成宽1.7-2m包沟,沟深高畦,略成龟背形,便于排水。 3、盖地膜:冬春季栽培以覆盖透明膜,夏秋栽培以黑色膜为好。盖膜前要整平锄细硅石,不宜高低不平,影响盖膜质量。 六:育苗 (一)准备工作: 1、苗床准备:选择排灌方便,遮荫、保温、防雨等设施齐全的大棚作为育苗棚,苗床畦宽1.3m,高25cm,沟宽50cm,畦面平踏。 2、穴盘:72孔穴盘育苗,旧盘在使用前要消毒,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喷雾或浸泡处理。 3、基质准备和消毒: a 基质的配置:草炭、蛭石与园土育苗2:1:1的配比,每立方加超大肥 10kg、钙镁磷5kg、钾镁肥5kg。 b 基质消毒:每立方基质加入必必速灭60g混拌均匀后盖膜密封闷一个月后使用.。 c 装盘、压制播种孔:将基质装满在穴盘后,后竹片刮平。 (二)种子处理 最好选用当年新籽。 1、芽率检测:种子到后进行芽率、芽势抽检。抽检方法:随机抽取100粒种子进行芽率、芽势测试,首先清水浸种6-8小时捞出甩干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环境中催芽,催芽过程中保温保湿并每天记录发芽粒数及芽势情况,2-3天后统计种子芽率、芽势,并针对性合理安排播种量。 2、药剂拌种: a 将种子放入55℃的恒温热水中浸烫15分钟,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 b 种衣剂:包衣种子一样也要用药剂浸种。 (三)播种 1、播种方法与播种量: 采用两段育苗法,即先撒播于苗床,至真叶露出后即可假植到穴盘内。每亩用种量10-12g 。 2、浇水:浇透水后播种,保证底水充足。 3、覆盖: 低温季节育苗,播种后苗盘覆盖白色地膜、苗畦加盖小拱棚等保温措施进行保温、保湿;高温季节播种后苗盘上盖遮阳网保湿、降温。 4、标识:播种后必须做好标识,内容包括:品种、名称、播期、数量、预计定植时间。 (四)苗床管理: 1、温度:出苗前保湿保温,控制在20-30℃,出苗后及时通风降温,保持较低的温度,白天20-25℃,出新叶时温度提升至20-30℃。 2、水分:刚出苗时适当控制水分,采取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2-3天后逐步加大供水量,高温期需每天浇水,低温期3-4天浇一次,低温期浇水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每次浇水要均匀浇透,避免漏浇或均匀的现象。 3、养分:苗移栽后跟据长势结合浇水时适当的用复合肥水浇苗,看叶色情况并适当地灌一些叶面肥。 4、通风:出苗后及时通风见光,防止徒长。逐步加强通风见光的次数,以利培育壮苗 5、断根:移栽时可以有轻微的伤到一些主根促进须根生长,移栽后到定植期要进行一到两次托盘阻碍主根伸长。 6、炼苗:苗生长过程中适宜地控水,并在定植前3-4天加强控水,营造与大田相似的生长环境,以加强苗的适应力,提高定植成活率。 7、壮苗标准:苗高约15cm,叶片较厚,深绿色,幼叶浅绿色,叶片展平不弯曲。茎粗壮,节间较短。根系白色,须根多。 七:定植 (一)苗龄:达到壮苗标准即可定植。 (二)定植方法、密度:采用双行“三点式”形种植,行距40-50cm,株距30-35cm。种植深度4-5cm不盖子叶为宜,深浅一致,栽后苗坨覆土1cm, 四周土壤稍压实。 (三)定植水:定植后随即浇足定根水,定根水中加入800倍50%福镁双。定植后若土壤墒情差,于当天或第二天灌大水一次并保水2-3小时充分浸透畦土,以提高苗成活率及缓苗。 (四)注意事项: 八:田间管理 (一)养分管理: 1、缓苗期、开花座果期: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第一穗果坐稳前一般不追肥,以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 2、果实膨大期: 结果后结合浇水,每亩穴施复合肥15-20kg、硫酸钾8kg,促进座果与膨大。若植株长势弱可增施尿素7-10kg。 3、采收期、盛果期:进入采收盛期,可根据植株长势,每采收1-2批结合灌水,每亩施用复合肥10-20kg。 (二)水分管理: 1、 缓苗期、开花座果期:要求适当控水,促根生长。如果遇天旱,土壤境墒情不好,午间植株萎蔫时,可在第一花序开前呀开后浇水,但切勿开花期浇水,以免造成落花落果。 2、果实膨大期: 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保持湿润,防止干湿不均造成裂果。 3、采收期、盛果期: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影响。以促为主,加大肥水量。 4、排水:整个生育期内防止田间积水,大雨后要及时将积水排干。 (三)除侧枝: A搭架绑蔓:以无限生长型,因植株长势繁茂。当植株长至30-35cm时,应插竹竿搭架。用尼龙带绑扎牢固,将植株轻扶绑于架上,每长一花序绑一次。绑蔓应在晴天午后进行。为防病害感染,操作应从无病株开始。 B植株调整:以无限生长型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应行修剪,调整和控制植株生长,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整枝方式有单杆整枝,只留主干,将所有侧枝全部摘除,此种方式虽结果量少但单果个大量重。双干整枝,除留主干外,在第一花序下留一侧枝,将其它侧枝摘除。在第二花序留一侧枝,方向与第一侧枝相反。整枝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以利伤口痊合,防止病菌侵入。修剪应先无病株,后病株。避免交叉感染。如遇病毒病株,应先不处理。 (四)中耕松土除草:地膜覆盖无需中耕。 九:病虫害防治 1、脐腐病:缺钙引起。可采用根外追肥: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每15天喷1次,连续2次。 2、猝倒病:扑海因500倍液,普立克800倍。 3、早疫病: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晚疫病:可用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 5、溃疡病:用喷洒 6、青枯病: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灌根结合龙克菌1000倍液叶面灌雾。 十:采收分级 (一)采收标准:根据市场和运输要求,在果实转色到7~8成红时采下。 (二)采收方法:注意要轻拿轻放,以免果蒂刺伤果皮。如是短距离运输、销售的可以去除果蒂。 (三)装筐:纸箱或胶筐; (四)分级 1 A级 (1) 果形端正,无畸形; (2) 无病斑,虫害; (3) 着色均匀,颜色成熟度一致; (4) 果蒂完整,到市场成熟度80-90%硬度好; (5) 大小规格: L:200-250g M:150-200g S:100-150g 2 B级 (1) 果形较端正,有轻微发软; (2) 无病斑,虫害,允许有1-2处小疤点; (3) 着色均匀,颜色成熟度一致; (4) 带果蒂,果蒂允许不完整 (5) 成熟度80-90%; (6) 大小规格要求同A级。 3 C级 (1) 允许果形不端正,果皮有裂痕; (2) 可有轻微机械伤或干疤; (3) 允许着色不均匀,成熟度不一致; (4) 允许无果蒂; (5) 成熟度8-9成,硬度中 十一:贮藏 贮藏温度保持在7-10℃。,空气相对湿度85-90%。 1.地下贮藏法。利用地下或棚窑、井窖,可在夏、秋季获得较低温度。番茄采摘后装筐或箱,或放在菜架上,可以短期贮藏。但要经常检查,随时挑出不宜贮藏的果实供应市场。 2.药物保鲜法。绿熟番茄采收前1-2天,用0.4%-0.5%氯化钙溶液喷洒果实表面。这样处理的果实,采收后在常温下按通常的方法贮存,可以延长保存期10-15天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