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摘录自《中国画技法有问必答 写意牡丹有问必答》,王宣明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作者介绍:王宣明(1937—),字道之,上海青浦人。职称副研究员。上海牡丹画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何谓牡丹的物理、画理?牡丹的结构特征? 物理:是指牡丹的生长规律和组织结构。牡丹是木本植物,初春发芽抽枝,谷雨前后开花,这是牡丹的物理。 画理:是泛指从很多个别的物象的画法中总结出共同点所形成的理论,如用笔的干湿浓淡、构图的疏密穿插等画牡丹的方法和理论。 牡丹的结构特征:牡丹,落叶灌木,初春发芽抽枝,花梗挺健,枝叶茂盛,花形饱满艳丽,整株牡丹由花冠、枝叶、茎杆等部分组合。

什么时候观赏牡丹最适宜?其花期特性? 观赏牡丹花开时间,在江南地区是谷雨前后,古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说。牡丹花期可分为六个阶段。1.每年“雨水”前后花苞萌动膨大期;2.“惊蛰”前后是芽苞破裂显蕾期;3.“春分”前后为抽茎展叶期;4.“清明”前后花蕾迅速增大,花蕾形成期;5.“谷雨”前后花瓣渐露或初见花蕊。牡丹花期为7-15天。6.盛开期5-7天,因品种不同分早、中、晚,赏花期可延续至一个多月。

花芽、叶芽的结构特征? 花芽是开花的芽苞,长在老干的顶部,形似小桃,色嫩红。花芽次年初春,芽衣张开,叶芽长出,花蕾从叶芽中抽出,新的花茎随花蕾生长。花初开时芽衣呈嫩红色,盛开时赭红色,凋谢时变赭褐色。 叶芽,从芽苞中只抽出嫩叶,不长花蕾。叶芽新出多皱。其特点是柄长而纤细,叶形较小修长。另外,在老干根部长出的或在干侧细枝上长出的芽也只长叶而不长花蕾。

花萼与花茎的结构特征? 花萼是花瓣的外衣。花萼分两层,即是大萼与复萼。大萼位于花瓣的外层,共三片,形如扣盅,初开时萼片嫩绿,片尖略带红。复萼环生大萼之下,六片呈带状,三片较长,皆绿色,花萼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结构。 花茎位于花萼之下,花芽之上,嫩茎长约尺许,茎身有批叶,少者四五批,多者十余批,茎色嫩红。花茎起着贯穿气势的桥梁作用,画茎时中锋用笔,在笔根滴少许清水可以画出茎的两边较深的线,增强花茎的立体感。

如何把握牡丹花冠的基本形? 牡丹花冠的基本形大体上有圆型、椭圆型、缺口圆型、月牙型、梯型、多角型等,当你掌握了上述几种类型后,对景写生时,可以观察下面的牡丹是属于哪一类型,这样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刻画花冠了。也可以用虚线画出圆型或梯型,再将花瓣安置在内以避免追求花瓣多而左添右加,越画越大,令人眼花缭乱。记住花冠的基本型,对号入座刻画花瓣是写生的有效办法。

为什么说对牡丹花瓣的解析有利于对花冠的刻画? 我们对花冠、花瓣的分类总结,可以了解花瓣的变化,有助于花冠的刻画。花瓣大致有以下几种状态: 与画者较近的花瓣一般以三笔画出; 左侧向右倾的一大瓣,画出花冠的动势; 在右侧画一花瓣与左侧花瓣相呼应; 在近处花瓣对面画一瓣小巧的花瓣; 在左侧画出层叠的花; 在右侧画出折叠的花瓣; 用淡而水色饱满的笔画近处的两大瓣; 在近处两大瓣对面用浓重饱满的色来画三大瓣; 两个大瓣中间插一违拗的花瓣,奇特而又有变化,最后画花蕊起点睛作用。

何谓“三瓣定位法”,怎么画牡丹花冠? 花冠是牡丹画的主体。牡丹花冠分单瓣和复瓣型,少则十余瓣,多则数十瓣,写生或创作时要学会“三瓣定位法”。作画时,要抓住显眼的不同方位的三大瓣,定其位,然后逐渐画出其他的花瓣。掌握此法,可以有条不紊地刻画花冠,以三瓣为起点层层展开,层次丰富而有变化,易控制花冠的大小,组织好疏密关系,可使其画面妙得生机而不失真。“三瓣定位法”不仅可用于画牡丹,凡是画花瓣较多的花冠均可用,如玉兰花、山茶花、荷花和芙蓉花等。

如何处理牡丹花冠的虚实疏密关系? 牡丹花冠盈尺,必须处理好虚实关系。画法有外围虚中间实或外围实中间虚、花蕊实,也可以上实下虚或上虚下实。可以是整个花冠虚,花蕊实或花冠外围的叶子和枝干实。没有虚实关系处理,画面会显得死板和比较拘谨。写意牡丹,虚实处理特别重要,造型要有虚实,用笔要有虚实,大的关系要讲虚实,每个局部也要有虚实,一直到每一笔都要讲虚实,加上如实入虚出的用笔法,只有这样,才能画出花冠的韵律和趣味。

牡丹花瓣边缘缺裂变化大,有何规律可循? 牡丹花瓣边缘缺裂千变万化,但一般是由方、弧、尖三条线条组成。若画者仔细观察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个瓣中间部分都有一个或深或浅的裂口,旁侧是细尖瓣,之后是较浅裂口或是平弧线。不管缺裂如何变化,边缘总蜈弧线状走向,或弧中带方(直线)。

牡丹花冠是个圆球体,古人谓“圆非无缺”怎么理解? 花冠的形状呈椭圆形,其花瓣向四周不规律生长,参差有变化。作画时抓住大、中、小几个不同的缺口,将众多的花瓣归并成几个瓣丛画出。缺口的大小在物象的原有基础上作艺术处理,缺口可扩大、缩小或增多,目的是使花冠四周花瓣呈参差变化状。在花冠周边的细小碎瓣不要轻易庭。一个灵巧的瓣尖能画出牡丹的生机,于细微处见精神,可以画出牡丹虽无真象而有真魂的境界。

花蕊的结构特征? 花蕊分雌蕊和雄蕊。雌蕊位于花心中央,形如小石榴,愈长愈裂,花冠凋谢时分裂成颗瓶状的共籽,每颗籽顶上长出红色卷曲的雌蕊。雄蕊位于雌蕊的四周,初开时花蕊丰满,排列整齐,呈中黄色。盛开时花蕊露于外,色淡黄,花丝为乳白色,将谢时,蕊渐干而卷曲,蕊色乳黄,蕊丝上接花蕊下接花心。画丝时要分散,不要拘于一蕊一丝,花蕊像人的眼睛,似颜色对比的兴奋剂。画黄蕊时为藤黄+白粉+赭黄。 点花蕊有二法:一是以蟹爪细笔蘸白粉点在花蕊的四周,待干后再复染藤黄;二是以白粉蘸藤黄,用“攒三聚五法”画出,在暗部复点中黄,画出明暗效果。

牡丹姿态各异,正、侧、俯、仰面如何画花冠的? 牡丹花型多,花瓣透视变化大,出现各种正、侧、俯、仰的姿态,具体画法如下: 正面牡丹:易呆板和单调,要画出静中有动,辅以冷暖色变化、疏密对比,刻画出整体花冠的立体感。 侧面牡丹:因透视变化呈扁圆形,画时要把握好两片花瓣,第一片近花蕊的瓣,若花向左侧之势,则花瓣的笔势也向左倾,第二片花瓣跟着花势走。 仰面牡丹:能看到大萼和复萼,花蕊见不到,首先画好第一轮弧形花瓣,用笔要轻松虚灵,笔宜用短锋羊毫。 俯面牡丹:花瓣向下姿态,第一片花瓣要与下垂花冠逆势向上,第二片要顺势前冲。

如何表现初放牡丹花冠的特征? 初放牡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花瓣全露于外,特点是花瓣排列整齐,暴发涨力强,花瓣滋润光泽,色彩艳丽动人。以单瓣型牡丹为例,花蕊初露,花蕊丰满,相互拥抱。画初开花瓣时,对外缘瓣的处理要求是圆中有曲,要有大小不等的缺口,水份要丰腴,以此表现出牡丹花的勃勃生机。

开合无定的盛开牡丹花冠如何表现? 牡丹具昼开夜合的特性,第一天合得较紧,第二天合得较松,三天后更松,且开合无定,此时的花冠最宜入画。盛开期仅五天左右时间,之后花瓣开合变化很大,形态非常生动,在微风中摇曳多姿,色彩滋润丰富,此时最宜写生作画。写生时要注意瓣间的开合关系,瓣与瓣呼应,主次关系的处理。花冠上偶见有小而巧的瓣尖,很生动。画盛开的牡丹花冠时要抓住几片主要的大瓣,从内部中心瓣画起,并逐步展开深入刻画。

为什么说将谢的花瓣是研究花冠的最佳时机? 将谢或已凋谢的牡丹,花瓣的颜色褪色,瓣抿合,蕊残,缺乏生气。但此时雄蕊包衣呈破瓶状,子房毕露,其势昂立,似亭亭玉立的倩女,凋谢的瓣花飘逸多姿,似将军的披风,多瓣相连,随风起舞。瓣尖起着动势的导向作用,使人感到花虽已凋谢,但其精神尚存。

更多实用问答,请参阅原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