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四海一明月 千山共清辉 | 原创

 文冠厚朴 2018-09-23

腾讯儒学

后台回复0923获取精美日历一张


据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我国的古人认为,秋分这一天,世间万物的阴阳是对半平分的,因此白天和夜晚一样长,天气不冷也不热。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但是今年的秋分,有着与众不同的重要意义。因为从2018年起,秋分正式成为了我国的“农民丰收节”。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节气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大自然呈现出一片静谧安详之态

“秋分气初爽,灯火新照夜”,在这暑气消散的秋分时节,农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北方的人们忙着播种冬麦,南方的人们则忙着晚稻的收割。

秋分到了,除了忙着做农活,人们还要忙着吃螃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分前后江河湖泊的水位丰满,此时的螃蟹格外鲜美,因此民间有着“秋分食蟹忙”的俗语。

螃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它不仅仅产量众多易于获取,还富含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元素。

由于秋分是螃蟹成熟的时节。秋分的蟹黄和蟹膏都最为肥美甘醇、入口即化,此时进食能达到最理想的滋补效果。

除了螃蟹,秋分时节还十分适用于进食雪梨。中医认为:此时的空气较为干燥,人体的津液容易耗损。而雪梨是“寒性水果”,有润燥降火之功效。

因此为了防范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和便秘等“秋燥”的隐患,秋分之时,适当地吃点雪梨,有利于身体健康。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秋分节气和传统文化里的中秋佳节总是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在古代,秋分也被称之为“祭月节”。

据先秦时期的《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指的就是祭祀月亮。这一习俗,逐渐演化为后世的“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比如说,如今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曾是明清两朝的帝王们祭月的地方。

但是根据我国传统的历法,“秋分”节气在八月内具体哪一天是不固定的,有的时候秋分之夜不一定有月亮。比如说,2017年(丁酉鸡年)的秋分节气是农历八月初四(公历9月23日),那天晚上人们就无法见到满月。

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古人们便逐渐约定俗成地,将八月份“满月十五”的这一天定为了祭祀月亮的日子,于是中秋节便承担了秋分之夜祭月的习俗。

秋分节气也就变成了人们“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近 期 热 文


《诫子歆书》:敬事有善功 骄奢则祸至 | 原创

古之学者必有师:教书是其次 重要在育人 | 原创

白露:相思黄叶落 白露湿青苔 | 原创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