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从这里吹过|石玉平的光影世界

 孤凤 2018-09-23

风从这里吹过

石玉平的光影世界

文\陈莎莎

封面题字/滑国璋  设计/小仙

优美而深情,曲调中还略带几分忧伤,是热爱草原音乐的人们都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民歌《天上的风》。婉转的旋律渐渐沉下去,人们也随之步入石玉平先生的光影世界中,眼前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令人不禁屏住呼吸。灿烂的金黄,蓊郁的碧绿,圣洁的银白,强烈地冲击着众人的视觉;草原、河湾、冰雪、牧人、如云般的牛羊,特别是堪称草原灵魂的骏马,或英姿勃发,或静谧安详,震撼和扣击着我们的心灵。一切都是北方的,草原文化特有的,在宏大端庄绝美之际有着几分寒肃与苍凉。

艺术的功能首先是发现美,石玉平先生拥有一双聪慧而不凡的眼睛。看看那些和谐精致的构图,对比强烈的色块,疏朗有致的线条,雕塑般的形象,是我们眼中熟悉的大自然小场景吗?怎么又让我们如此陌生乃至产生震撼感呢?因为它美轮美奂而更像梦境。

当我们打量别人时,实际上是在审视折射的自己;当我们深入艺术家的天地,方知马背民族今安在,古老的游牧文明如何在现代昭示着自己的文化身份。石玉平先生尽力用影像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他镜中的草原时而狂野奔放,时而内敛沉静,动则美,静亦美。夏日,生机勃发的马群以优美的身姿箭一般掠过青葱的营地,威武彪悍的套马手风一样飞驰在辽阔的原野;冬日,银白的冰雪世界中,奔腾的骏马像漫卷的狂飚呼啸而至,陡然跃出的一缕火红,那是青春灿烂笑靥如花的牧羊姑娘;马背上英俊小伙儿的眼神沉静自信,黄昏夕照中牧人跟着马群悠然飘向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呈现着纯朴天然之美。

尊重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于草原生活的情致与况味中。记录并留下,正是艺术家的职责所在。石玉平先生不仅用镜头记录,更融入了自己的血性与真诚的感动,所以才使作品具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梦,都有对生活的诉说。草原文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石玉平先生来说,既是生命之根,也是艺术之源。对这片热土的艺术挖掘是他必然的表达,更是使命。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便全身心专注于美的事业,去实现他返璞归真的美学理想,以虔诚敬畏之心善待大自然,以敏锐的艺术感悟捕捉着美的瞬间。最终以影像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膜拜,情深意切地吟诵着草原赞歌,即便是美的脆弱与转瞬即逝让艺术家心存几丝悯怅与苍凉,也是自然而然,或说这种气质使作品更加具有深度与力量。令人荡气回肠。

然而,再好的艺术理念,如果没有完美的表达,没有精到的技术保障,也只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石玉平先生恰恰有能力将这三者集为一体,融汇贯通。美术专业的背景,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使其摄影作品呈现出一种独我而强烈的唯美意境。技艺精湛,细节考究,从取景到用光,从构图到色调,追求极致完美,方寸中蕴有大气象。他将相机当作画笔,自如地将绘画语言融汇于摄影创作之中,虚实结合,色调协调,冷暖相兼,明暗适度,准确地运用了点线面的表现形式,超乎寻常地提升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看似无心却处处精心,看似有意却浑然天成。

石玉平先生除了对创作的执着,对作品的苛求也是少有的。我曾目睹过他创作的过程,从不放过一点瑕疵,不允许些微败笔。忘我地在艺术苦旅中行进。那一瞬间,你一定相信,他营造的艺术世界是真实的,那里的大真大善大美是“致命诱惑”,而热爱并沉浸其中的人必定是幸福的。

艺术之苦,是指探索之路没有任何终南捷径。内容的丰富性也好,艺术的表现性也罢,对摄影家来说,一寸寸画面都要靠脚步去丈量,一个细节都要用汗水去实现。想目赌自然之大美,便必须与严寒酷暑相伴,与艰辛凶险相随。但我想石玉平先生一定乐在其中,“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与草原心心相印的交会,在艺术之路上点滴的前行,给他带来的乐趣远胜于劳苦。他的血性他的侠义他的厚道他的敏感,他对艺术的真诚与爱,都注定了这是他“转身”后唯一的选择。人生说到底都是一种选择的结果,他选择艺术之路无怨无悔,而“天宽地广,任君徜徉”是我想在小文结束时送给石玉平先生的。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下没有不老的年华。石玉平先生用艺术作品把心声撒向了草原,撒向了大自然,使其在四季的绽放中永恒地流淌。天上的风经年吹过,一定会眷顾以艺术扩展自己生命外延的人们。

锦缎长袍丈八杆  平岗掠燕蔚奇观

倾城岂是闲游戏  不把青春入眼帘

烈马狂飙逐晚风  轻怜犹在一弦中

飞鬃自是天高迥  更有沉云落暮虹

苍原渐远渐高崇  绿草黄云彻地融

百骏驰来天一线  迅如元气破鸿蒙

扑面风狂雨骤音  行空天马入长林

云途恍惚夕烟绕  霜落仲秋百树金

脱缰之马化龙初  眼底斑斓最壮图

且入山川生鳞甲  齐天星斗照穹庐

风好香浓锦带妍  挥杆颤袅若弓弦

碧波焉是凡池水  饮马星河向九天



石玉平

国家一级美术师  编审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政协书画院院士

汉族 ,1948年出生。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历任内蒙古画报社社长﹑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局长,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其美术﹑摄影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地区大展并获奖。主要著作有《闲情三片》《烈马追风》《大漠苍烟》等。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2018第二届‘中蕴杯’国际马文化摄影艺术大展”活动,共设两类奖项,即:

“中蕴杯”国际马文化摄影艺术家神骏大奖

“中蕴杯”国际马文化摄影艺术大赛奖

(一)“中蕴杯”国际马文化摄影艺术家神骏大奖(两年一届)

“神骏大奖”,是世界马文化摄影艺术家的专业大奖赛。

  奖项设置  

1、神骏大奖3名,各奖人民币10万元,颁发神骏大奖奖杯、奖章、证书。

2、神骏金奖2名,各奖人民币5万元,颁发神骏金质奖牌、奖章、证书。

3、神骏银奖3名,各奖人民币3万元,颁发神骏银质奖牌、奖章、证书。

4、神骏铜奖5名,各奖人民币1万元,颁发神骏铜质奖牌、奖章、证书。

  参展细则  

1、参展者不论国籍、不分年龄、不分专业或业余(大展组委会、秘书处人员均可参加),每位参展者须选送 20 幅作品(故事、组照、单幅,可自由组合),以考察参展者摄影作品对马文化特定内涵的思想表达。

2、参展作品须以世界各地马文化、马产业、马科学等方面的题材拍摄,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表达作者审美意趣、倾诉主观情感而创作。可涵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人物、静物、商业广告等,也包括创意影像、观念影像、实验性影像等,对摄影创作技法和创作时间不作限制。

4、参赛作品投稿:组照在6幅以内按照一幅计算(按顺序标明)。仅需提供高品质的 JPG(JPEG)格式的电子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 1MB)即可,并提供作品标题、作者姓名、作者简介、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均为实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