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牛人总能轻易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你却只能肤浅地看待问题?

 可可可乐乐乐 2018-09-23

关注公众号90up

每周深度思考一个问题

不止原则上的大道理

还有行动层面的实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以前总爱看一些分析类的文章,很羡慕那些牛逼的人能透过现象一眼看到本质的能力。他们总是鼓励我们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要洞察身边的现象,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推论,对看到的现象和推论要不断追加为什么。

那到底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真的有必要一直追问下去吗?

其实是没必要的,分析太深只会增加信息收集量,降低分析效率。而且当信息量超过处理信息的能力时,就会导致信息之间相互干扰,增加分析难度。但是分析范围太浅,又不能直达问题根源,得到的结论只会流于表面。

好比我们去美术馆欣赏油画。距离太远,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距离太近,只能看到油彩的斑点,不能从整体上欣赏油画的美。只有站在合适的距离才能看清整体结构、比例、光影、色彩等。思考分析问题也一样,太远容易模糊视线,太近容易陷入细节。

举个商业例子,立体停车设备这个潜在市场能否转化为现实市场?就这个问题分析,有2种切入点:

1.从客户切入,潜在市场能否转化为现实市场的关键,取决于客户。

2.从公司的投资目标:利润切入

从2个不同的切入点分析得到下面2个基本分析架构

1.以客户为起点分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1


2.以利润为起点分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2

我们可以看到从利润切入得到的分析广度和深度要大得多,不仅包含了图1的全部,而且还包括了市场份额、价格、成本等因素。然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立体停车设备这个潜在市场能否转化为现实市场?

如果这个潜在市场不能转化为现实市场,那么分析公司能够占多大的市场份额、成本结构等,几乎没有意义。所以,合适的切入点是客户而非利润。

因此,思考一个问题并不是越深越好,而是以由核心目的出发,分析出你想要的结果为止。太深,会产生很多非关键因素干扰我们决策。太浅,又不能直达问题本质,获得根源性的解决方案。

  2.

最近旅行青蛙很火,然后有人问你为什么旅行青蛙会刷爆朋友圈?

你绞尽乳汁尝试着深度思考了一会,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我特么怎么知道会火?这么无聊的游戏为什么能火,简直天理难容好吗。自从我刚下载见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我一度怀疑这是个偷菜游戏。

为什么大咖总能轻易看透事物本质,而你却不能?

我想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套知识体系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我们总以为是先看到现象,然后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规律。其实是先拥有知识体系,然后你才具备看到本质规律的能力。

这么看来,我们就知道了深度思考的本质问题其实是你有没有建立起自己领域的完整知识体系?

比如我们来看下这个文案

只睡10小时,为什么要花一天的钱

订房宝,每夜低价定制高端酒店

如果让一个小白分析这个文案好不好,他得到的结论可能是文案很普通啊,词藻也很普通,总之就很一般啊,像这种小学水平的文案我一天能高产似母猪(傲娇脸)。

但一个文案高手可能会这么思考:这个文案分上下2部分:

痛点文案部分:负责挖坑,戳中用户痛点

需求文案部分:负责填坑,提供解决方案

怎么判断一个文案的好坏,就看你挖的坑,能不能正好不大不小地用产品填上。

比如有的产品文案在痛点部分挖的坑太小,以至于根本无法唤起用户的痛点,进而刺激用户行动。有的文案挖的坑则太大,强调自己的产品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实际上却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挖的坑要正好合适。

只睡10小时,却花一天的钱是痛点,每夜低价酒店是解决方案,两者正好能匹配上,所以这是条好文案。这就是一个已经建立起知识体系的人和尚未建立的人思考问题的差异。

  3.

那么尚未建立起知识体系的新人该如何深度思考呢?

一个刚进入职场的人,他要建立深度思考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对一系列类似的现象做繁琐的分析,进而总结出一套底层规律”。

我们都知道一个底层规律能延伸出不同的现象,反过来也能由一系列具体的现象归纳出一般原理。比如我们看到Papi酱的视频很火,你要做的不是笑得脸都烂了,而是要做大量繁杂的分析:

比如分析整个故事链条是如何铺垫、起承转合、引向高潮。再逐句分析,找出引发搞笑的语言特征和铺垫技巧。最后找出同类型的视频做对比分析,观察哪些因素的异同,造成了火爆程度的不同。

最近在学习写作,就尝试着分析了下牛人的文章,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规律。下面是我是对黄有璨老师《写作这件事到底能不能被快速学会》中的小片段做的分析

以下是原文:

1.你是否拥有基本的文字组织表达能力。

简单讲,这个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否通过文字把一件事情讲清楚”的能力。千万别小看这个能力,这个东西其实对很多人都是缺失的。

这里需要掌握的,可能是一些基本的词汇应用,表达逻辑等。

要想评估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不妨试着描述一下某天你跟别人吵架的前因后果,看看能不能描述清楚,别人能不能看懂就好了。

以下是分析:

1.基本逻辑:让写作有个思考的方向,而不是随意空想

·  这个能力解决的是什么问题?WHAT

·  这个能力要掌握的东西WHAT

·  怎么评估自己有没有这项能力HOW

2.简单表达:先不管句型,修饰,词藻,只用简单表达出逻辑

· 简单来说,这个能力其实解决的是“你是不是通过文字表达把一件事说得明白”的问题。千万别小看这个能力,大部分人对这个能力是缺失的。

· 这个能力需要掌握的是基础的词汇应用和逻辑表达

· 想评估自己有没有这项能力,可以尝试着描述下你和别人吵架的前因后果。

3.句型转换:使语句更加通顺

· 简单来说,这个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通过文字表达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的能力。千万别小看这个能力,这个东西对于很多人都是缺失的

· 这里需要掌握的,可能是基础词汇的应用和逻辑表达等

· 要想评估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不妨尝试着描述下某天你跟别人吵架的前因后果,看是不是够清晰,别人能不能看懂

4.提取关键结构词:用关键词串联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记录积累这些关键词

简单讲,这个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需要

要想....不妨试着....

你会发现你看完上面的原文只需要20秒,但你可能要花20分钟才能分析出写作背后的套路。而且这还只是一小段,如果你要完整地分析一篇文章:开头是怎么引出文章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整体的框架是怎么形成的,观点与例子间是怎么进行论证的,可能要花费数个小时。

但只有这样抽丝剥茧一点点地去分析问题,才有可能学会深度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