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红楼梦】遇见黛玉与龄官

 泊木沐 2018-09-23

作者 龚小红

仔细品读《红楼梦》,竟发现龄官与黛玉虽然身份地位天悬地隔,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优伶戏子,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不单在容貌形态上,更可贵的是灵魂追求上的一致性,真是可叹、可敬!

一、龄官与黛玉的容貌肖似

龄官何许人也?她是贾蔷下姑苏采买回来的十二个女戏子之一,这十二个女戏子组建成一个戏班子,住在贾府的梨香院里学戏,等贵妃省亲时为其唱戏。龄官在第十八回里元妃省亲之日第一次正式出场,作了四出戏后,因其演技唱功极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贾妃点名表扬并赐给金盘糕点等物,又让其选作了两出戏。在这里曹公虽未明写龄官在这十二个女孩子里唱的是哪个角的戏,但是我们可以从曹公的字里行间做一个判断:贾妃要求龄官加演两出戏,领班的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可见,戏中角色也是大有学问的,如果不懂戏中之角的人,便不大能读懂这段话。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到近代以来,便发展演变成四种基本类型即“生、旦、净、丑”。旦角是戏中的女性人物,细分之大概有正旦(扮演已婚女子)、老旦(扮演老年女性)、五旦(一般是扮演年已及笄的淑女,或待字闺阁的千金,故又称闺门旦,比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玉簪记》中的陈妙常、《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贴旦又称六旦(在戏中大多扮演村姑贫女、侍妾丫环等)、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等。

“游园惊梦”出自《牡丹亭》,其中女主角杜丽娘是待字闺阁的千金小姐,故是五旦。“相约相骂”出自《钗钏记》,这是一部以丫鬟芸香为主角的戏,故是贴旦。龄官选择了“相约相骂”,可见龄官的本角并不是五旦,而是贴旦。对龄官的角色判断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后文里又提到了梨香院里的这些女孩子们,曹公并没有明确点出她们的名字,只是通过戏中的角色给予了暗示。比如在第二十二回,为了给薛宝钗作生日,贾母在她的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看戏,席散之后,贾母因为特别喜欢那扮小旦的和那扮小丑的,觉得她们演的很好,要看看二人。带进来后,问了年龄,方知小旦才十一岁,小丑九岁,贾母本就觉得她们可怜见的,又得知她们年龄小,愈发心疼,叹息了一回,除了赏些果肉,又另外打赏了两串钱。在戏曲里,小旦和贴旦是不分的,都是扮演侍妾丫鬟之类的角色,所以通过前面的判断可知这小旦便是龄官。而凤姐仔细看了这小旦龄官,便笑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宝钗心里知道像黛玉,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看出来了像林妹妹,只是怕她因多心而怄气,只不敢说;倒是史湘云心直口快,笑说“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可见,在大观园中,大家都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装扮后的龄官和黛玉还是有几分相像的。试问:若龄官脱去唱戏的那身行头,卸掉面上浓浓的戏妆,是否还与黛玉相像呢?

答案在第三十回里。当宝玉自觉无趣之时,在大观园里漫步,无意之中走到一处蔷薇花架下,看到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一根簪子在地下抠土,便好奇地留神细看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眼颦,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黛玉如何?曹公如此说:“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正因眉尖若蹙,故宝玉送表字“颦颦”;她“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大有西子清瘦袅娜之美。两相对比,确实如此。那眼前这个“大有林黛玉之态”的女孩是谁呢?此时的宝玉并不知晓,只觉得“象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她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那么她到底是不是龄官呢?宝玉再仔细看,这女孩儿蹲在地上不是抠土,而是在痴痴地画着一个字“蔷”,这个字指向谁呢?读到这里的时候,读者跟书中的宝玉一样弄不清楚。等读到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宝玉因闻小旦龄官唱戏最好,特去梨香院找她,这才拨开之前的一切云雾,见到龄官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随后又见到了贾蔷,目睹了贾蔷和龄官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缠绵,才明白原来“蔷”就是贾蔷。蹲在蔷薇花架下的龄官,处于戏外的状态,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宝玉仍然觉得她“大有林黛玉之态”,这岂不更能说明龄官和黛玉形态容貌上的高度相似性?

二、龄官与黛玉的铮铮傲骨

艺术大师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傲骨是尊严、是气节、是不屈不挠的品格,正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龄官与黛玉都具有这样的风骨与风度,她们不向世俗献媚,追求人格高洁和精神独立。

记得北静王水溶与贾宝玉初会之时,水溶送给宝玉一串圣上亲赐的鹡鸰香念珠,作为初次见面的贺敬之礼。宝玉小心翼翼接过此念珠,如同得了宝贝一般珍视之。后来,宝玉见了黛玉,便将北静王所赠的这鹡鸰香串珍重取出,转赠给黛玉。正因为觉得这份礼物十分珍贵,才会“珍重取出”送给自己最喜欢的女孩子。然而林黛玉并不稀罕:“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可见,黛玉并没有把皇家王族、权臣显贵放在眼里,还骂他们是臭男人,是真正的“须眉浊物”。以黛玉孤洁清高之性情,定是要远离这些“须眉浊物”,保持独立和人格,以免被他们身上的龌龊气味所熏染。她与世俗权贵始终保持距离,坚持一种不合作的态度。曹公在这里只是点到为止。据甲戌双行夹批:“略一点黛玉性情,赶忙收住,正留为后文地步。”

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在第三十二回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贾宝玉与史湘云、袭人三人正聊天说笑,不想兴隆街的贾雨村来拜见了贾政之后定要见宝玉,毕竟宝玉是贾府未来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像贾雨村这样最喜攀龙附会之人怎会错过。于是政老爹遣人来叫宝玉,宝玉不敢不去,但宝玉原本烦俗,故十分抱怨。史湘云便在一旁劝解道:“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湘云劝诫宝玉要与世俗的权贵、为官做宰之人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时不时的保持合作和联系,跟他们学一学怎么混迹官场,为自己谋得一个好的前程。宝玉听到这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话后,便毫不顾忌情面的说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湘云听得此话不知如何对答,十分尴尬。袭人忙解纠纷,安抚湘云,言及姑娘快别这样说,宝姑娘也曾这么说过,宝玉抬腿就走,不留情面,但是宝钗并没有因此赌气,若是林姑娘早就赌气不理他。袭人话音一落,宝玉立即反驳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确实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她从不劝宝玉与世俗权贵合作,因为她自己就是一种不合作、不谄媚的态度。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寥寥数语话便道尽了黛玉之气节傲骨。

再看龄官,亦是如此!元妃省亲之日因龄官戏唱的极好,被点名要求加戏,领班的贾蔷便命令她唱“游园”、“惊梦”,但是龄官倔强地坚持己见,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另选了本角的戏,并没有屈服于贾蔷之命,虽是优伶戏子,身为下贱,但能坚持自我,人格独立,保持孤傲的本性,甚是可叹!还有宝玉到梨香院找龄官为他唱戏,一进梨香院的角门,在院内玩耍的宝官、玉官见宝玉来了,不仅笑脸相迎,而且连忙让座,都在极力讨好宝玉。可是在这一众中,并没有龄官,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并没有出来,隔着窗户她肯定也听见了外面的吵嚷,也知道大观园里人见人爱的宝二爷来了,但并没有刻意跑出来在主子面前献好。倒是宝玉急着见她,快速走到她的房间,看到她独自倒在炕上,见到宝玉来了,龄官“文风不动”,这跟屋外的那些女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出龄官身上那种特立独行的个性。还有甚者,宝玉见龄官不理他,便进前来坐在龄官的身旁,赔笑央求她唱《袅晴丝》,不想龄官见他坐在自己旁边,忙抬身起来躲避,且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没想到在贾府里备受长辈呵护和丫鬟下人吹捧的宝玉竟遭到龄官如此弃厌,龄官带给宝玉的这种距离感,让宝玉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世人都是各人得各人的爱和眼泪。更为难得的是,在贾妃面前,皇家权威面前,龄官仍坚持自己,坚守内心,不为所动,不媚上。娘娘的面子都没有给,何况一个宝玉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因权贵,出卖自己的本心,摧眉折腰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很显然,叫龄官与权贵合作,还得看心情。

可见,在龄官的骨子里有着和黛玉一样的傲骨与风度。高洁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从来都不分阶级,任何人都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任何人都可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

三、龄官与黛玉的痴情忠贞

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旦爱上了便觉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都渴望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使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酸,仍能不忘曾经的誓言:“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便是痴情忠贞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龄官一心一意只有一个贾蔷,黛玉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宝玉!他们占据了她们情感世界的全部,成了彼此的牵挂,成了彼此的密友知音!当然,有的时候为了试探对方是否和自己一样的真心真情,龄官和黛玉也会任性地耍小性子,只因爱的太用心、太真切、太深沉,甚至可以为对方流尽眼泪,用泪水诠释着内心的真实!

龄官痴痴地蹲在地上画着“蔷”,在地上画了无数遍,在心底也重复了无数遍,她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等候着他的到来,这种热切的期盼填满心间,让龄官也忘记了自己,沉浸在思念的世界里,一个人的独白。可是真的等到了心上人,却又不知道如何自处,除了用嗔怪的方式引起对方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似乎别无他择。然而看似在责备和在耍小性,其实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着爱与情。

龄官的深情,一个旁观者宝玉都看在了眼里:贾蔷花了一两八钱买来雀儿笼子,本来是逗龄官开心的,还赔笑问龄官好不好玩?而龄官却赌气责怪他不该拿关在笼子里的雀打趣她们这些失去了自由关在大观园的“牢坑”里学戏的戏子们,贾蔷听了又是赔不是又是赌身立誓,对龄官的误解作出一番解释,并立即放了雀,拆了鸟笼。龄官明知道她爱的这个人在想尽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她却一点都不高兴,还继续讲了难听的话:“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儿。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这哭声里饱含着龄官思念的委屈,饱含着对贾蔷的关心的在乎,龄官自怜自伤式的诉苦就是要诉到贾蔷的心里去,并且用泪水软化着他的心,期待他能给自己更多的关爱。在爱情世界里的两个人,总是希望对方的心里装满了自己。贾蔷听到了龄官如此说,便立即要去请大夫,而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底下,你赌气去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听如此说,只得又站住。你看,两个人从一见面,似乎都是不和谐的,似乎一直在纠缠着,在赌气,其实,这一切只是表象,双方的痴情才是真相,因为这是他们表达爱的特有方式,别人是无法参与的,不相关的两个人之间绝对不会有这种纠缠的。看到这里,不禁会有一种慨叹:在爱情里被纠缠被折磨也是一种享受,享受着对方痴痴的爱、忠贞的爱!其实,生活里需要一些波澜!龄官用折磨的方式证明对方对自己满满的心疼与爱,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同时,在内心激起的一丝丝涟漪也必升华了这份情感! 此时的龄官和贾蔷已经完全忘记了还有一个旁观者宝玉,眼前的一切让他看呆了看痴了,因为他从贾蔷身上看到了自己,从龄官的身上看到了黛玉,黛玉何尝不是如此?

第八回里,当黛玉探宝钗之时,见到了宝玉在宝钗这里,顿时心里不畅,并非黛玉太过敏感,本来“金玉”之说一直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看到宝玉和宝钗独处,难免心中生出一丝丝妒意和醋意。把子虚乌有的金玉之邪说放在心上,并非黛玉之本意,只因他太在乎宝玉了。第二十回里,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有丫鬟说“史湘云来了”,二人便一起到贾母处瞧湘云,黛玉早在贾母处,便问宝玉刚在那里,听他说在宝姐姐处,黛玉十分不悦,和宝玉争执了两句,于是赌气回房去了。宝玉怕她独自生闷气作践坏了身子,忙跟了过去,黛玉明明知道宝玉很在意她的情绪,却总是拿最难听的话“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来怄宝玉,二人正分解不开之时,谁知宝钗过来,推宝玉走了,只留下黛玉一人向窗前流泪。宝玉终究不放心,没两盏茶的功夫,又来了,黛玉见了,很是委屈难过,越发抽抽噎噎哭个不住,没等宝玉开口便说:“你又作什么来?死活凭我去吧!”黛玉总是拿死活之类最决绝的话来折磨着宝玉,如果不是爱之深切,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所以古人有云:情深不寿,不是没有道理的,黛玉的病也是从这上面再无宁日,直至泪尽人亡。虽然每次宝玉都会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但是黛玉每次自伤苦痛都会留下挥之不去的痕迹,而且这痕迹只会越积越深。所以黛玉是用尽了生命去爱宝玉的,也难怪在警幻情榜上黛玉被评为“情情”。

读《红楼梦》,在第三十二回前,似乎总能频繁看到二人的争吵、纠缠和相互折磨,如果不是真正经历过这样的爱恋,真的很难理解这一切,而且还会误解和甚至讨厌黛玉的爱耍小性、爱哭泣,觉得她太小心眼了。可当你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真正读懂黛玉:原来黛玉一直活在情深的苦楚里。到底“一往情深深几许”,恐怕“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在宝黛的世界里,总是隔着一个宝钗,这怎能不让黛玉多心,怎能让黛玉放心呢?何况贾妃在赏赐众人的端午节礼里,独宝玉和宝钗的一样,连皇家都在暗示着金玉良缘,又兼薛姨妈逢人便说自己女儿所佩金锁需要一个戴玉之人来婚配,这一切,大观园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深爱着宝玉的黛玉又怎能置身事外?黛玉的爱情遇到了挫折和挑战,已经岌岌可危了,所以她才会一次次打起了爱情“保卫战”,但这并非有意为之的,而是一种情到深处的不自觉和不自已,最激烈的一次,竟气得宝玉狠命摔玉。虽然这次争吵最终以二人和好如初收场,但是黛玉也仿佛告诉了大观园里的所有人,她和宝玉是真心相爱的,没有人可以拆散他们。每每看到无父无母的黛玉以自己的柔弱之躯孤独而又勇敢的奋战着,我真是心疼不已,只恨不是曹公,改写结局。黛玉对宝玉的痴情忠贞是我读《红楼梦》得到的最大的感动。

在《红楼梦》里遇见黛玉与龄官,于我而言也是一种很深的缘分,因为她们身上的美好总会带给我很多的感动和精神上的支撑!美好高尚的灵魂总会折射在容颜上,让容颜焕发出无限的光彩,也难怪龄官与黛玉的容颜如此的相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