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绝美意象之妙句,其中不乏绝妙对句

 九歌珍藏阁 2018-09-23

重要链接:

** 万元金奖的“瓯海杯”对联文化奖的评奖实施细则公布,要参赛请先看细则!



古诗词绝美意象之妙句


古诗词对句









霜  露  雾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与青海之间。木下:叶落。玉门: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写边塞的雾,风所到之处,草木凋零。


●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

南朝·梁·沈约《愍衰草赋》紫:茎上苍劲的颜色。销;取、夺。写风霜对枝叶的摧残,寓意深长。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隋·杨广《悲秋》断:断续、飘散。描写雨后刚晴的有特征性的景象。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唐·杜甫《倦夜》竹上露重,积成滑滴;月中星稀,乍觉有无。这是作者因干戈不断,长夜无眠,极度困倦中的感觉。

●天仙醉把珍珠掷,荷翻泻入玻璃碧。
宋·向子諲《菩萨蛮》把荷叶上的水珠、露珠喻作珍珠,把湖水喻作玻璃碧白澄明。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一种赏花的特殊效果。原是对南宋诗人姜夔作品的评语,被后人引用说明朦胧隐约,也是一种文艺创作和欣赏的手法。



 雪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庭霰:落在庭院的小雪花。林花:白梅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忽然。梨花:因梨花白色,这里指作雪花。写风停雪止后的一片雪景,以春拟冬,比喻新颖,想象奇特,境界壮阔,情调昂扬。东晋才女谢道蕴以“柳絮因风起”写雪,非不工巧,但比之岑参句,境界就显得小,笔力就显得弱了。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庭:庭院。写雪等不及春天的到来,穿树而至,巧作飞花。以“嫌”、“故”二字写出雪也有感情,作为迎春使者,将给人间带来春色,想象新奇,用词精警。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讶:惊讶。衾:被子。复:又。折竹:竹被雪压折。不从正面写夜雪,而从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形容雪越下越重。旁敲侧击,意象更为鲜明,妙甚。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消:融。二月晴:指春天的晴朗日子。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宋·张元《雪》玉龙:比喻飞雪。败鳞残甲:比喻狂飞乱舞的满天雪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冰笋:冰棱。偷向:形容静悄悄的样子。写初春物的细微变化。以“暗”、“偷”两字见意。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雪梅》无雪:指没有雪作衬托。不精神:不够神韵。两句说:梅花白雪,相映成趣。对雪吟诗,高雅宜人。如果不把三者结合起来,就俗而无韵了。

●雪含欲下不下意,梅带将开未开色。
宋·曾几《探梅》色:颜色。雪欲下而未下,梅将开而未开,察态观色,刻画入微。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宋·周弼《夜深》不知门外春雪已融,残月还挂在半山上,溪里仍结着冰。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宋·黄庚《咏雪》以“玉万家”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

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卷帘初见阑干外,恰似梅花满树开。
元·马九皋《雪》用“万顷光摇银世界”喻雪后景,气魄何等雄伟。继又以“梅花满树开”为喻,何等形象。

●狂飙,三冬任尔飘;休骄,一春看尔消!
明·薛论道《古山坡羊·冰山》狂飙:暴风雪。三冬:冬季的三个月份。暴风雪,任你在整个冬季刮吧;休得骄横无忌,春天一到,你就消融了!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雪花虽大却遮不住诗人怨恨的眼光,风力似刀也割不断诗人的愁思,那么愁之大且长可想而知。



 雨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南朝·梁·何逊《相送》描绘江阴浪涌,风乍起,雨将至的气氛,预示旅途的艰苦。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唐·王勃《郊兴》去:停。光湿:光洁湿润。归:去。写雨停风过后花润叶稀的情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描写春夜普降喜雨,滋润万物的情景。前两句,后人用来比喻雪中及时送炭的可贵行动;后两句,用来比喻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教育方法。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唐·杜甫《可叹》濡:滋润。甘苦:甜果和苦果。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以衣湿不见显细雨之蒙蒙,以花落无声见和风之轻拂,写境界轻柔,描写细腻。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唐·韩愈《山石》支子:即栀(zhī)子,花名。肥:壮,形容长势迅速。这是诗人登佛寺之堂所见到的雨后一派清新茂盛的初夏之景。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晴:因谐声又指“情”。却:还是。结合前两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可知以“东边日出”喻“郎”之“有情(晴),”以“西边雨”喻“郎”之“无情(晴)”。两句描写对恋人的半信半疑的复杂心理,反映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对男方的盼望、忐忑期待和焦急,用语双关,通俗流畅,具有民歌风味。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里花。
唐·王驾《晴景》初:刚。通过下雨前后的骤变,表现诗人对摧残美好事物风风雨雨的憎恶。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唐·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径:小道。入云斜:即斜入云,形容小道的漫长。无数山峰随着烟雨迷濛而显得幽暗,一条小路伸入云霭深处,曲曲弯弯。构图奇妙,意境深邃。描写重山烟雨中的远景,宛然如画。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纤:形容细长的样子。回:旋。



●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唐·李中《春日作》甘霖普降,整个大地的草木都欣欣向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翻墨:泼翻的墨汁,形容黑云。跳珠:形容暴雨雨点之大之猛。望湖楼:在杭州西湖的昭庆寺前。前两句,描写夏日西湖受到骤雨的袭击;后两句描写雨过天晴西湖水面清湛。湖光水色随风雨而突变,刻画得如在目前。全诗笔直意曲,气韵流畅,“翻墨”、“跳珠”两词极为形象、熨贴。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有美堂:在杭州的吴山高峰处。满座顽云:指乌云笼罩着有美堂,可见山峰之高。满座,指全体游客。吹海立:将海浪掀起。江:指钱塘江。描写夏季暴雨骤至的壮观,写境奇特,用词精警,使人如临其境。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宋·黄庭坚《定风波》黔中:郡名,在四川的彭水。漏天:阴雨连绵,形容天象漏了一样。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宋·陈与义《雨晴》语:啼叫。衣:指鸟鹊的羽毛。



●白晓惨成夜,瓦口生飞涛。
宋·李觏《雨中作》白晓:白天。惨:通“黪”,形容阴暗。瓦口:指屋顶的瓦边。从侧面写暴雨,从远景写到近景,形象生动。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宋·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廿五日夜大雨之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反雨打梧桐添惆怅的俗套,写大雨后庄稼复苏的生机,突出了“喜”字,体现了诗人的劳动人民感情。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宋·史达祖《绮罗香·春雨》一场春雨制造了寒冷,侵袭着花儿;烟雨蒙蒙,笼罩柳树;无边无际,偷偷地把春天打发走了。整首词咏春雨,这是开篇的几句,先摄住了春雨之魂。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宋·史达祖《绮罗香·春雨》粉重蝶:微细的春雨使粉蝶觉得双翅沉重。泥润燕:燕子趁泥土润湿,衔泥营巢。从侧面烘托春雨,蝶“惊”而“宿”,燕“喜”而“归”,用字准确、细腻,紧扣春雨特点。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宋·陆游《南定楼遇急雨》境界开阔雄浑,较“山雨欲来风满楼”更胜一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江南地区农历五月黄梅成熟的季节,雨下不停,俗称黄梅雨。“家家雨”未必好,“处处蛙”却很可爱。两句通常被形容夏初景色。

●溟蒙小雨来无际,云与青山淡不分。
金·周昂《西城道中》蒙蒙细雨无边无际飘来,淡淡云彩几乎和青山分不开。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元·王恽《过沙沟店》难得依时好雨,破暑清风。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阴山道中》雷声如千座高山崩落,暴雨象万个高峰移来。写山中雷暴,蔚为壮观。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
明·沈明臣《萧皋别业竹枝词》鹁鸠:鹁鸪。描绘江南梅雨季节的潮湿景致,写得有声有态。这也是一种物候记录,具有农业气象价值。



●连夜深山雨,春光应未多。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
清·恽格《晓起》未多:不会增多。洲:水中的陆地。前两句,写夜雨时诗人的心理揣测;后两句,写拂晓时见到的出乎意料的草绿连波春意盎然的景象。虚实结合,跌宕生姿。

●一雁投下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大雁向天边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骤来万山如在雨中浮动。


 云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张协《杂诗》以涌烟散丝比喻秋天的腾云密雨,十分形象。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绮:彩色的丝织品。练:素白的绸子。描绘余晖飞散,绚丽如绮;澄江清澈,幽静如练。比喻新颖,用词贴切,色彩明丽,境界优美。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筱(xiǎo):小竹子。媚:妍美。涟:有微波的水面。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云日:彩云与红日。空水:长空与江水。澄鲜:清新。描写在孤屿上见到的色彩鲜明清新的自然景色。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南朝·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句回答齐高帝所问,显示隐居山间怡然自乐,悠然无尽的境界,一问一答,饶有意趣。“多白云”这词语是诗中之眼。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唐·孟浩然《断句》天上的银河,飘着淡淡的云丝;冷清的梧桐,滴着疏疏的小雨。两句写秋夜的恬淡清丽。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唐·李白《与从侄杭州剌良游天竺寺》观赏云头的变幻,怡乐泉水的清幽。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薄暮:时近黄昏。回风:旋风。描写雪前、雪落时的纷乱急促的情景,隐喻时局的恶劣。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岩春
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壑(hè):山沟。罢:止。两句可见天气对环境的影响。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崔颢《黄鹤楼》黄鹤:指仙人骑着黄鹤离去的传说。这是怀念远去的人或感慨人事的变迁,唯有大自然中的白云,千古悠悠常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溪流上空的云。沉阁:降落于楼阁之后。阁,指慈佛寺阁。楼:指咸阳城楼。形象地写出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今人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来临前的气氛。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太华:华山。中条:中条山。地处太行山与华山中间,故称中条。诗人在潼关一带见到的秋雨刚过天将放晴的清新景色。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借景抒情,日间望白云无际而思念,入夜观皓月照溪而寄情,景美情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轻盈的流云。弄巧:变幻巧妙的花样。飞星:指牵牛、织女二星。传:表达。银汉:银河。迢迢(tiáo):遥远的样子。暗渡:悄悄渡过天河相会。从纤云弄出巧妙的花样,想到织女灵活的双手,从飞星闪烁看出他们的离恨,如今双星暗渡迢迢的银河,然而匆匆一会又要分别,多么难过。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彩云:比喻美人,这里指歌女小蘋,象一朵彩云似地飘走了。作者追忆当年一见倾心的歌女,委婉深沉。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宋·魏野《寻隐者不遇》描写一个深山人家遍地白云的美丽仙境,趣意盎然。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晦:隐。共:与。高下;云高山下,互相依存,互相映衬。以山托云,以云衬山,写出云与山,彼此相因而变化,衬托手法甚高。



 风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三国·魏·曹植《泰山梁甫吟》八方:东、南、西、北为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为四隅,合称八方。异气:不同的气候。殊风雨:天气相差很悬殊。诗句影射当时社会的动乱。

风下松而含曲,泉潆石而生文
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曲:乐曲。潆(yíng):水流回旋的样子。文:纹。描写松声和水流。

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辍:停。零:落。渝:变。咏风霜而言理志,赞美忠贞不渝的友情。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唐·王勃《咏风》固:都。息:止。赋风以人性:没有踪迹,却有情意。

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
唐·杜甫《江涨》大声:大风声。蹴(cù):踢。用夸张手法,极状大风之狂与巨浪之高。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宋·苏轼《连雨江涨》并:一起。以鱼虾、人畜的动态描写龙卷风,极为生动。

叶枯红藕,条疏青柳。淅剌剌,满处西风,都送与愁人消受。
清·洪升《长生殿·得信》淅剌剌:形容风声。这是剧中唐明皇的唱词,以“叶枯”、“条疏”、“满处西风”的景象,写尽愁苦之状。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湘韵微刊整编,公众号转载请标注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