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然于外——越女剑阿青的“前世今生”(上)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09-23

大家好,在下的文章是以各种武侠题材的讨论为主,希望和大家分享讨论一些关于武侠小说话题和脑洞,这里我要说明:说是"论"自然是有论据的,在下不会开一些完全无脑的脑洞YY秀下限浪费大家的时间。也希望看文章的各位能够带着理性与友好的态度跟在下一起"谈古说金"。

说到武侠小说,自然避不开金老爷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天书可说是家喻户晓,作为一个看金老爷子小说长大的80后,在下的第一篇文章将带着朝圣的心情跟大家讨论十四天书——以外的《越女剑》23333~

关于越女剑,有一个可以让金迷们死一户口本的争论,就是阿青到底多强,在金书中能排第几?我个人看到的观点主要是四种。

1. 阿青是金庸小说中唯一能无视军队的人,为金书最强!

2. 阿青很强,但不如犹如修仙的石破天。

3. 阿青很强,但只是外功,更强的还是扫地,张三丰等内家高手。

4. 阿青实力一般,越女剑时代武学水准十分低,阿青不过是矮子里拔的高子而已。

在这里我先说明自己的观点,我的站的是第一条:阿青应为金书最强!至于论据—嗯,不妨先从反驳其余三个观点的过程中一条条找。

首先说越女剑时代武学水准不足这点无法成立,越女剑开篇写的越王宫廷比斗,详细写了当时吴国八位剑士的与越国剑士的比斗场面,字里行间,生动描述了吴越剑士的剑法的精妙与凶险,这里不再赘述,朋友们可自行去看。在下单摘出阿青出场前一段对吴国剑士剑法的描写与其他小说横向对比(在下的论据很多都会用这种横向对比)

一名吴士兴犹未尽,长剑一挥,将一头山羊从头至臀,剖为两半,便如是划定了线仔细切开一般,连鼻子也是一分为二,两片羊身分倒左右,剑术之精,实是骇人听闻。七名吴士大声喝彩。范蠡心中也忍不住叫一声:"好剑法!"——摘自《越女剑》

卓不凡向他凝视片刻,见他神气十分坚决,突然间刷的一声,拔出长剑,寒光闪动,嗤嗤嗤几声轻响,长剑似乎在一张八仙桌上划了几下,跟着拍拍几响,八仙桌分为整整齐齐的九块,崩跌在地。在这一霎眼之间,他纵两剑,横两剑,连出四剑,在桌上划了一个"井"字。更奇的是,九块木板均成四方之形,大小阔狭,全无差别,竟如是用尺来量了之后再慢慢剖成一般。大厅中登时彩声雷动。——摘自《天龙八部》

只见卓不凡长剑一抖,向虚竹道:"小兄弟,我这几招剑法,便传了给你如何?"此言一出,群豪有的现出艳羡之色,但也有不少人登时显出敌意。学武之人若得高人垂青,授以一招两式,往往终身受用不尽,天下扬名,立身保命,——摘自《天龙八部》

卓不凡算不算强?要是跟天龙四绝那个等级的人比起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在整个天龙八部的环境中看,绝对当得起"高手"二字,起码从那三十三章的万仙大会慕容复等人与乌老大等人的战斗场面来看,个人认为卓不凡跟慕容复放对起来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得有来有回!再说他秀这几手剑法厉不厉害?想必是很厉害的,不然也不会"大厅中登时彩声雷动" "群豪有的现出艳羡之色"这种效果,。

那么现在在下以我的观点将吴国剑士与卓不凡来做一个对比。

从环境上来看,在达到类似效果的情况下卓不凡两剑之下分八仙桌为九块意在展示手段,一来诱惑虚竹,而来震慑那堆岛主洞主,态度想必更为认真,不说是十成功力,八成应该是有的,而吴国剑士将羊劈为两半时却更像是"兴犹未尽"后的即兴表演。

从难度上来看,八仙桌是死物,一头羊是活物,即使羊静立不动,身体内的骨骼器官也决定了其受力肯定不如一张桌子均匀,由此在下认为劈羊肯定比劈桌子更难。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不说内功修为,单以剑法而论,吴国剑士已经相近,达到,甚至超过天龙高手卓不凡的水准,而这样的吴国剑士光来越国出使示威的就有八个,那当时的武功水准怎么算都不该太低。

再说阿青是不是只修外功没有内力?如果有内力有多强?

其实关于阿青是否有内力,应该大部分人都是持"有"这个观点的,毕竟最后伤西施的那一剑明显是剑气的表现,没内力怎么可能迫发出剑气?无非是内力强弱的问题,而关于这方面我通过原文展开推理以一个更深的脑洞,来论证阿青有内力,甚至超越内力的能量。而我的论据来自这三段选节

忽然间寂静之中传来了几声咩咩的羊叫。 范蠡微笑道:"你还是忘不了故乡的风光,在宫室之中也养了山羊吗?" 西施笑着摇了摇头,她有些奇怪,怎么会有羊叫?然而在心爱之人的面前,除了温柔的爱念,任何其他的念头都不会在心中停留长久。她慢慢伸手出去,握住了范蠡的左手。炽热的血同时在两人脉管中迅速流动。——摘自《越女剑》

范蠡认得这是阿青的声音。她的呼声越过馆娃宫的高墙,飘了进来。——摘自《越女剑》

范蠡走到宫门之外,月光铺地,一眼望去,不见有人,朗声说道:"阿青姑娘,请你过来,我有话说。"四下里寂静无声。范蠡又道:"阿青姑娘,多时不见,你可好么?"可是仍然不闻回答。范蠡等了良久,始终不见阿青现身。——摘自《越女剑》

首先阿青的声音是由馆娃宫外飘进的馆娃宫的,馆娃宫据说现在还有遗址但在下并没去过,百度上说的是"规模宏大"当然也有人说其实所谓宏大是以春秋时期的标准来说的,真正的规模比不上故宫的某某殿。但范蠡为什么要走出宫门之外找阿青答话呢,那么可以推测的原因无非是两个:

一是正常人标准的声音无法从宫内传到宫外。

二是范蠡要避免阿青进馆娃宫内以防她对西施不利。

在下的个人观点是两个原因都有,但范蠡朗声呼换阿青,而阿青没听见,我觉得是能肯定的,否则按阿青的人设推测,最少阿青会回话!

所以阿青当时肯定离范蠡很远。有多远呢——

破晓的日光从窗中照射进来。

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郎、呛啷朗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直响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也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摘自《越女剑》

阿青是越国人,馆娃宫在吴,阿青从越国出发一夜之间来到的吴国的馆娃宫!……想必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有开喷的冲动了,您先别忙。继续往下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范蠡和西施都听到了羊叫?听到了羊叫?听到了羊叫?重要的事情问三次,如果在我们不把这当成一个BUG,那大家会发现这羊叫声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首先,虽然我没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清楚吴国是产出或者畜牧山羊,但从范蠡的语气来看,起码此书背景下的吴国应该是没有山羊的,否则他不会想当然认为这是西施养的家乡的山羊。然后,当时的背景是吴越国战,越国刚刚攻破吴国首都,阿青显然不可能是一路赶羊跟着越国军队来的,否则早就该被发现了。最后西施的疑惑也证明馆娃宫内并没有山羊。

那在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如果用超越合理解释的范畴来补完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以有这样的推论:开始时羊在越国阿青身边,而阿青"感知"到心爱的大叔投入他人怀抱,不由自主妒火中烧,全身气机外放,笼罩了整个馆娃宫,而羊的声音通过这种气机传入了范蠡西施耳中~。如果以这个解释作为结论,那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阿青恐怕根本不是修的低武世界内力,就不要用扫地,张三丰这些人跟她比了╮(╯▽╰)╭——有意见者请先解释羊叫声emmmm

之后,石破天和阿青谁强,关于这点在下的观点是,石破天很强,但没大部分人想象的强,关于这一点在下以后会单独开一篇文章讨论,那时我会继续通过"横向对比"来论证石破天并没想象中的强,所以肯定他是比阿青弱的,而很多人半开玩笑说石破天已经是玩修仙功法的人了,怎么可能不是最强?先不说太玄经的强弱,单论阿青这边,白猿传剑,说是仙缘天授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阿青还青出于蓝,论逼格怎么也应该比一副蝌蚪文伪装筋脉运行图来的高吧?所以真要说起来石破天和阿青我更相信阿青是在修仙- -

最后,有些朋友的观点是阿青对抗两千越甲的战绩有很大水分,越国士兵并不强,而且阿青只是凭速度突破了防御,并不是消灭。

恩。。首先越国剑士和甲士强吗,《越女剑》开篇来看,吴国的剑士肯定是十分强的,尤其擅长合击之术!而越国剑士在学到神剑之影后文中描写是无敌于天下,吴兵当者披靡,所以说越国剑士不强肯定站不住脚。而突破军阵直达首脑的战绩纵观金书,只有萧峰勉强做到过,从文字描述看远不如书中描写的阿青那样如入无人之境。如果这样的战绩还有水分,那萧大王是不是也是弱鸡了?

现在通过反驳一些其他的观点,我的结论就出现了:阿青完虐武学水准起码是外功武学水准不差的吴国剑士,推测身负极强的内力或者某种其他能量,并且修炼的甚至可能不是人间武学,又有杀穿正规军这种金书中堪称独一无二的骄人战绩,当是金书第一人无误!

说完阿青的人,再说阿青的剑法,有人从有用韩小莹的实力来臆测阿青的实力以此来证明阿青是弱鸡,其实从前后文字推敲越女剑法在江湖上也许根本没有流传下去,大家都知道金庸书中提到越女剑传承的有两部小说,一是《越女剑》中写道——

越国剑士八十名越国剑士没学到阿青的一招剑法,但他们已亲眼见到了神剑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了,世间确有这样神奇的剑法。八十个人将一丝一忽勉强捉摸到的剑法影子传授给了旁人,单是这一丝一忽的神剑影子,越国吴士的剑法便已无敌于天下。——摘自《越女剑》

二是射雕文中的提到——

古时吴越成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相图吴国。可是吴王手下有个大将伍子胥,秉承孙武遗教,训练的士卒精锐异常。勾践眼见兵卒武艺不及敌国,闷闷不乐。有一日越国忽然来了个美貌少女,剑术精妙无比。勾践大喜,请她教导越兵剑法,终于以此灭了吴国。嘉兴是当年吴越交界之处,两国用兵向来以此为战场,这套越女剑法就在此处流传下来。只是越国处女当日教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是以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得唐朝未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韩小莹从师父处学得了这路剑法,虽然造诣未精,但剑招却已颇为不凡,她的外号"越女剑"便由剑法之名而得。——摘自《射雕英雄传》

这里可以看出两书在越女剑法的来历和威力的有描写中一定出入,由于射雕成书于越女之前,所以在下越女剑为准打上补丁之后脑补(纯脑补,这个无法拿出证据)出了一个说法:春秋时期越国剑士学到并传承了真正越女剑法的一点皮毛,可说是神剑之影。从《越女剑》文中推敲这部分神剑之影从应该是阿青知道了范蠡心有所属但为了完成范蠡心愿,刻意留下的部分,主要用途就是上阵决胜,可笑范蠡一直以为阿青不会传剑,其实如果真的不会传剑又怎么可能在几天之中留下足以让整个国家的剑士突飞猛进的那一丝影子……传授了神剑之影的阿青那时就离开了范蠡。而虽然只是影子那也是天授神剑的影子,威力不凡,所以越国剑士才能无敌于天下。但之后在千年传承中有可能是精华部分渐渐遗失,也有可能是武学风格的演变(比如前一百年武学流行的是大巧不工,后一百年就认为所谓大巧终是无功也说不定,也许这只是在武学氛围变化中的一种正常碰撞,但却能影响时人对某部武功的理解)某位唐朝的剑术名家嫌其不够轻灵翔动而改进了流传下来的神剑之影并得到了广泛认同,于是直到到了宋朝的射雕时代大家提到的越女剑更多的是想到的那位剑术名家,而真正的神剑起源阿青已经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为赵处女,她与范蠡的故事更是也早已不存,而这位剑术名家改进过的越女剑也许确实使其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但也有可能把以前尚存却难以为人所理解的神剑之影彻底抹消掉了,让“神剑”变成了“人剑”……如果真是这样那才是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在下认为作为金书中唯一提到的越女剑传人韩小莹可能除了越女剑这个名字之外跟阿青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所以越女剑法在江湖上并没有得到传承,那么在江湖之外呢?也许有,在哪里?嘿嘿,等下篇吧~

之后的话~如开头所说,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会不会受到欢迎,我毕竟不是专业写文的,我只希望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不论是否赞成我的观点,都能理性友好的留言讨论(话说这个有留言功能吗?算了不管了)大家应该能看出来,我并不是那种无良小编,我不指着这个吃饭,写文完全是出于展示脑洞的爱好,而且我自认自己的脑洞要么是有理有据,要么是逻辑正常的经得起推敲的,所以如果有朋友想一起讨论,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也希望你能拿出自己的论点论据,哪怕单纯只是脑洞没有什么论据,起码也得让人经得起推敲。这里支持有理有据,鄙视断章取义!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