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碧根果种植面积达70万亩 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L_WJ 2018-09-23

8月初于珠海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坚果大会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碧根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树果研究所研究员刘广勤分享了中国碧根果产业的现状。

据刘广勤先生介绍,目前国家及江苏、安徽等省市林业局已经将发展碧根果产业纳入政府支持项目。我国碧根果种植面积总计约70万亩,主要集中在安徽、云南、江苏等地。各省份种植的碧根果品种较为不同,安徽省主要种植的是波尼、威奇塔、斯图尔特等品种,而云南省则以金华、波尼、绍兴等品种为主,其中马罕碧根果果型最大,果均重14.3克,而其余品种果重多在10克以内。


我国碧根果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8%,其中国产碧根果仅占总消费量的0.2%。国内的碧根果种植大多不成规模,难以满足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国内市场基本依靠进口,这促使中国广大干果种植户投资建园。目前多地的碧根果果园均采用复合经营的形式,即在行间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或小麦等。

虽然目前国内碧根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种植园基础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等;在防治病虫害、提高整体产量、培养树形、合理施肥、密度涉及等方面还需下更多功夫,种植品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规范鉴定及适应性评价,冷链技术也有待提升;由于缺乏砧木资源及适应性评价体系,苗木的质量及规范难以保证。

此外,碧根果种植的回报期较长,也是国内种植商头疼的挑战之一。会上有专家指出,根据美国的经验,碧根果种植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一般需要7年才能挂果, 15年左右才能实现营收平衡,而国内种植商大多希望更快地实现盈利,最好能够3年挂果,7年内实现盈利。

图片来源:国际果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