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天涯共暖 2018-09-23

                     朱承星/原创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走路不用鞋,烧火不用柴。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盛行的一句话,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如今,不仅每个人都亲眼目睹全部实现了,而且身边变化还远远不止这些。

 
           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刚恢复,我和母亲还是生活在一间土坯房内。屋内阴暗潮湿,母亲睡在前房,我住在后头。为了节省,母亲每天将一个小瓶做的简易煤油灯,端进端出。两千年后,母亲去世,随着国家电网改造逐步深入,我们才正式与煤油灯年代彻底告别。 
          八十年代初期,生产责任制实行后,农民收入猛增,哥嫂也几年之内,将家里房屋拆除重建。

九十年代初,我还借住在哥嫂家,结婚后,我和妻子一边工作一边从事第二职业——摄影,几年后,也建起了一栋两间两层的小楼房,并买回来各种家电。如:空调、冰箱、电饭煲、洗衣机等。1997年,香港回归,电话村实施,我家率先装上了电话,之后,又买回了手机和电脑。村里人说我们是最先享受现代化家庭。那些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还不算多,个别在外需要联系的,都往我家里跑。现在,农村电器化已经完全普及,八十岁老人都会使用手机,百分之八十家庭用上了电脑,连三岁孩子都能玩鼠标,会百度。电视屏幕越来越大,有的家庭还开始使用投影仪。村民精神生活好像不再局限在电视上,大家懂得把养生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近些年,村里广场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村民经常结伴一起外出参观、观赏祖国大好河山。

 
         2007年,全省路路通、村村通实施后,家乡小车越来越多。改革开放前,想出一趟家门,非常不容易,八十年代初,到一趟县城,先坐轮船,后坐火车,再转乘汽车,没有两天时间办不成事。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乡村泥巴路,雨后寸步难移。上班时,每人还要坚持带鞋去更换,路上不小心滑倒,弄得满身是泥,哭笑不得。秋天,干燥季节,路上灰尘满天,室内桌面灰尘一片,遇到大风天气不敢张口。如今,村头门口每个地方都已硬化,沿途绿化带风景优美,大家进出再也不用担心。

两千年后,各家各户楼房焕然一新。过去,那种土坯房仿佛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每家每户大理石地面,干干净净,光滑雪亮的墙壁,耳目一新。高档家具、宽敞客厅、精美的花园,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完全不可想象的变化。

 
        

      厨房革命,让所有女人得到解放,过去,那种烟熏火燎的年代,如今在农村再也寻不到,家里来客二十几分钟就可以把满桌饭菜端上。冰箱里各种反季节的蔬菜,应有尽有。尤其,2008年饮水工程实施,为农民减轻了更多压力。妇女在家只要将电钮一按,衣服全自动洗好。

从前,每家每户一间茅房,有的在门前,有的在屋后。现在,新农村建设和改造,不仅使农村面貌得到彻底改观,而且,给大家生活带来了极大方面。家家户户厕所都安放在室内,既安全又卫生,夏天,连苍蝇和蚊子也变得越来越少。

 
         家乡是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每个村庄绿树掩映、干净卫生。公路纵横交错,楼房鳞次栉比,人们进出车来车往,环卫工人尽职尽责,垃圾处理迅速及时。农民合作社迅速崛起,村民就业不用再跑到千里之外,教育、卫生、福利院等基础设施,均有了保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