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纪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乱世。 (图)契丹缔造者耶律阿保机 907年,唐帝国崩塌,盛唐气象成为过往;同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如果说先前蒙古、柔然、突厥等只是手足之疾的话,那么开始封建化进程的契丹就是膏肓之痛,中原地区开始面临巨大压力。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刀光剑影,后周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成为笑到最后的人。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立国。契丹和北宋成为冤家,开始了激烈的交锋。 ![]() (图)黄袍加身 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而契丹也曾多次南下侵扰北宋。双方互有胜负。1004年,契丹在萧太后执宰的情况下,发动对北宋的侵略战争。 由于北宋边防长期废弛,军制羁绊导致契丹军很快到达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 黄河对岸,就是汴梁! 北宋朝野哗然,但是名臣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终于打退契丹,维持了对峙局面。 (图)宋真宗赵恒1005年,北宋和契丹签订《澶渊之盟》,北宋每年给银10万,绢20万给契丹,和契丹约为兄弟之国,契丹归还侵占的北宋土地。从此,边境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澶渊之盟》是两国妥协的产物,对当时的两国都有益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纸条约对北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且是消极的。 1、契丹建国应该被中原承认吗? 这是北宋纠结了很久的问题。 论建国,人家早好几十年;论军力,人家甩自己好几条街。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契丹已经完成了封建化改革,成为和北宋一样性质的政权。这让北宋很郁闷。 所以北宋不断进行北伐,企图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北宋接连败北。这又让契丹看到了北宋的虚弱,从而刺激了侵略北宋的野心。 (图)燕云十六州 此时的北宋,理所应当成为万民敬仰的中华正统。若是这样,那么契丹就不是一个合法的政权,尽管它很强。 应该说,北宋前期做得还是很努力的,虽然不断败绩。而契丹为了占据更加肥沃的南方土地,也不断南下侵扰。宋和契丹就这样相爱相杀了四十多年。 《澶渊之盟》是个重大转折点。 天朝上国的北宋,低下头来,和曾经不屑一顾的契丹平起平坐,签订合约,这是一种非常掉价的行为。 (图)澶渊之盟 条约签订后,昭示了两个讯息:一是目前状况下,北宋和契丹谁也奈何对方不得,休战是最好的策略;二是北宋承认了契丹政权的合法性,从此不仅我是合法的,连统治中国北方的契丹也是合法的。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种并立不仅不正常,而且让自己很被动。 从此,北宋的凝聚力不再那么强,战斗力也就下降得更迅速。 2、以史为鉴的惯性下,澶渊之盟起的作用极其坏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如果这是历史的主要作用的话,《澶渊之盟》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反面教材。 刚开始,北宋就没有认真备战,直到敌人打到家门口,才开始着急起来。 鉴于北宋面临的敌人都很强大,所以为了减少伤亡,北宋开始奉行“花钱买和平”的路线,敌人来了,交几十万岁币大事化小。 ![]() (图)寇准,北宋名臣,力主真宗亲征获得澶州之战胜利 殊不知,这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既然钱能解决问题,有钱能使鬼推磨。那还要备战什么的有什么用呢?所以北宋的边防战斗力惨不忍睹,特别是《澶渊之盟》后,由于北宋和契丹结束了战事,所以北方边防的军队也不认真操练了,开始糊弄事了。 这种短视的做法让周边跃跃欲试的少数民族看到了膨胀的希望。从此他们侵略北宋时,不但毫无心理压力,还颇有暗爽的意味。1127年,“靖康之难”,北宋皇帝后宫大臣一股脑被俘虏,北宋灭亡。 (图)靖康之难 由于有了先前花钱买和平的成功先例,所以后继的人们就习惯于用钱说话,所以后期花钱买和平的短视战略被越玩越溜。 历史一再证明:花钱买来的和平是不稳定的、短期的和平。只有用拳头说话才能捍卫自己的大国尊严。 而北宋明显已经“剑走偏锋”了,这贻害了后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热血性格。 3、息兵无战事,宋国不知兵,辽怂恿西夏侵扰北宋 你以为条约签订后就天下太平了吗? 不要忘了,北宋的西北,还有一个政权,叫西夏。 (图)宋辽夏形势 鉴于两国相对均势,因此西夏的地位开始重要起来。在争夺西夏的过程中,契丹赢得了先手,成为西夏的后台。 如果说《澶渊之盟》只是直接交锋的结束,那么这也是新阶段斗争的开始。契丹站在西夏背后,狐假虎威的西夏遂开始不断以下犯上,甚至建元称帝。一点儿也不把堂堂大宋放在眼里。 纵观北宋一朝,和西夏的作战可谓全天候不间断。战争中,幕后的契丹赢得了更丰厚的收获。 按说这样的边境形势可以锻炼北宋军人。但实际上正好相反,没有了契丹的威胁,边防开始废弛,战斗力更是断崖式下降。这在后期和西夏作战中屡战屡败可见一斑。 ![]() (图)北宋军队 所以,这一纸条约虽然不显山不漏水,却无形中毁掉了北宋的军事力量。一百年后,女真长驱直入,北宋灭亡。 4、燕云十六州再也难以收回,北宋如同一只没有壳的乌龟 在最后结果没有到来之前,所有事物都是有希望的。 2012年钓鱼岛危机,中国正是利用了钓鱼岛的争议性,成功抢过了钓鱼岛的控制权,实现了常态化巡航。 (图)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 而《澶渊之盟》将一切都固定了下来。 自赵匡胤开始,经历了宋太宗北伐,北宋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不为别的,就为了收回从石敬塘手中丢失的燕云十六州。 而《澶渊之盟》签订,白纸黑字规定了两国的边界。从此只要契丹还在,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是没戏的。 ![]() (图)宋太宗赵光义 穷两代帝王之力,最终燕云十六州还是没有夺回。《澶渊之盟》后,这个希望彻底破灭。 此时的北宋,作为防御一方,且在本土作战,因此北宋很快取得胜利。但是北宋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见好就收,在自己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与契丹签收对自己不利的《澶渊之盟》。 这种消极的态度注定了北宋最后的悲剧。 失去燕云十六州,北宋就如同一只没有龟壳的乌龟。而没有坚壳保护的乌龟,注定是活不长的。北宋被女真灭国基本就是生动的诠释。 ![]() (图)女真灭宋 燕云十六州,北宋再也没有了故土归附的机会!悲夫! 《澶渊之盟》虽然达成了妥协,对北宋相对有利,但是长远来看,北宋成为彻底的输家。 文|赵裔史臣:欢迎关注!读史使人明智,期待与君一起探讨精彩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