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大唐乌沙山电厂 2018-09-24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这个夏天,国家博物馆“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成为最为热门的展览之一,展厅现场不仅用银锭、金银首饰集中摆放的形式,呈现张献忠宝藏能够“买下成都府”的丰厚,更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宝贝”。500件文物,分别来自公安机关此前追缴回来的被盗掘的文物、彭山区文管所馆藏的文物,以及两次江口考古发掘出水的文物。

盗宝案揭开童谣背后百年谜团

张献忠(1606-1647),陕西定边县人。他与李自成同乡且同年生人,二人同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国,年号永昌;张献忠在成都建国,称大西国。

据记载,1646年张献忠沿岷江携带1000多艘船的金银财宝南下转移财物,在彭山江口突遭明朝残将、川西地方将领杨展伏击,溃不成军。张献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满载金银的船只多数被烧或因相互撞击,沉入江中。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一直在彭山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寻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

早在1990年,彭山人邬长福在江口夫子岩河道钓鱼时,便钓到过青冈木做的金银鞘及银锭。1991年,乡农机站在江口岸边梅花五村开山,从泥中发现有“闵杰”字样的明代银锭两件,各重三斤七两。后来,淘砂工人又先后在河中发现金杯、金耳环、金叶子、银锭等物。但最为轰动的一桩盗宝案还要数“5·1彭山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正是此案让张献忠珍宝重见天日。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2013年清明节晚上,当地村民宋某身着潜水服下水寻宝摸到一个“金坨坨”。出水一看,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老虎,文物商人袁某给宋某开出80万元收购价。三天后,宋某在发现金老虎不远的地方,摸到一方印,经辨认印面为九叠篆文“永昌大元帅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

不可思议的是,这“永昌大元帅印”印上有四个凹陷,刚好和之前摸到的金老虎严丝合缝。80万元的金老虎,配上金印,宋某以800万元卖给了袁某,袁某又将“永昌大元帅金印”和银锭等102件珍贵文物以1360万元卖给了范某。

宋某卖宝一夜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江边越来越多成群结队发财心切的寻宝人,组建了潜水队下水盗取水下文物,倒卖给文物贩子,引起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了2016年全国破获的最大文物案。共追回文物千余件,涉案金额3亿元,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3亿余元。

江口水下考古发掘在2017年1月5日启动,一次性出水了3万多件文物。今年1月,二期考古发掘进行,再次出水文物12000多件。今年4月,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考古发掘获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彭山正在筹备建造全球第一座宝藏博物馆。

江底银 曾遭3次规模打捞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此次展出的银锭组成了“军团”,大量的50两银锭摆放在一起相当具有冲击力。面对这样的财富,历史上也组织打捞过。

史料称,在彭山江口击败张献忠的大明参将杨展得胜后,并没有意识到那些沉船里装的是金银财宝,后来从张献忠部下逃脱出来的船夫口中得知此事,开始组织士兵在江口打捞遗金。针对木鞘装银的特点,杨展采用长枪“钉而出之”,所获巨大,得益于这一笔飞来横财,杨展“自是富强甲诸将”。

清代四川地方官府也曾组织力量在彭山江口河段打捞过沉溺的金银珠宝。据《大清历朝实录》记载,四川官府两次上奏打捞“江口沉银”,第一次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但因四川巡抚能泰有“贪污行为”,康熙“皆朱笔批不准行”而作罢。第二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署四川总督孙士毅奏请打捞“江口沉银”,因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有江口渔人捞获专门装金银的木鞘一具,向彭山县令倪鼎铨报告,倪鼎铨立即上报四川总督孙士毅。孙士毅闻报后,速派官员前往江口组织打捞。捞获的银锭万两有余,珠宝多寡不一。

咸丰年间,太平军席卷长江南北,清廷财赋所寄骤然丧失。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提议寻找这笔财宝,并说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的老百姓曾捞到过遗弃的银子。正为银子而发愁的咸丰皇帝命人下水打捞,最终却一无所获。

明五十两金 拍场罕见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此次展览中的追缴文物和彭山文管所馆藏文物共计20余件,和元帅金印一样,“长沙府天启元年伍拾两金锭”也是国家一级文物。金锭束腰船形,两端上翘,铸纹清晰,金光熠熠,内錾二十三字铭文“长沙府天启元年分岁供王府足金五十两正吏杨旭匠赵”,完整记述了该锭的铸造时间、地点、重量等详细信息。

“伍拾两金锭”是1621年长沙府上供藩王王府的岁供黄金,是已知的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这应是长沙府向吉王府岁供的一种特型金锭,而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存世稀少,价值极高,哪怕经历了数百年水下时光,却仍然光彩照人,同时期的银锭却已经发黑了。

这么大的金锭,在明代到底值多少钱?晚明的货币是银子,在明末最后几十年黄金越来越贵,达到了1:13,50两黄金相当于650两白银,在晚明崇祯年间普通年景,一般一石大米价值1两银子。明代曾经有一位有趣的知县,为百姓设计了开支账本,据说明代僧人或道士属于平民中的中产阶级,一年大概需要吃掉米6石,如果把吃饭支出划为全部开支的一半的话,那么一个明朝平民单身人士,每年消费大约12两,而650两银子至少够他生活50年。明代一两大约相当于31克,所以50两足金相当于1550克,如果不算文物价值,按当下的黄金牌价(以8月3日国际黄金1215.70美元/盎司计算,约为267元/克),相当于约41.4万元人民币。

无论考古出土还是传世品,明代金锭见到的大多重十两或二十两的,或者是重五两的,如北京定陵万历皇帝墓葬中出土的103枚金锭分为十两和五两重两种。

若不算此次张献忠沉银考古发现,明代五十两金锭目前所知考古出土的仅有两例,一是1972年陕西太原南郊黄陵村明晋王墓出土了两枚五十两金锭;另一是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了两枚五十两的金锭。此外,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曾收藏一枚“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金锭,依据可见的公开资料,明代五十两金锭存世数量不超过十枚。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2009年嘉德春拍中,堪称国宝级金锭孤品的明“永乐元年十月日朝鲜国贡金银作局制足色金壹锭伍拾两重”以224万元成交。2014年,北京保利春拍,明嘉靖“大明嘉靖四十年十月内户部造”五十两金锭以747.5万元成交,该枚金锭曾在2008年中国嘉德春拍“金银锭”专场中作为图录封面上拍,最终以280万元成交。

西王赏功 收藏佳话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江口沉银数百年 宝藏出水叹惊奇

“西王赏功”是张献忠用来奖励有功将士的钱币,有金,银,铜三品,皆世所罕见,泉界大珍。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为泉界大珍。“西王赏功”最初的发现却纯属偶尔,现在听来仍饶有趣味。

据著名川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先生回忆,第一枚“西王赏功”金钱在四川发现。光绪末年,一个叫张扫巴的人无意中以八十文的价格购得“西王赏功”钱币一枚。张氏不懂,狠狠地在地上磨了磨,发现露出黄灿灿的金色,便向友人炫耀此事。古玩商闻讯后跑到他家去买,却发现该泉已经被他熔化成了二钱金子。

已知的第二枚西王赏功金钱现藏上海博物馆,为钱币收藏家蒋伯埙先生旧藏。蒋伯埙于1927至1932年在四川重庆邮政局工作时获得此珍钱,精心收藏了三十多年,1961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通过上海文管会,想收购这枚金钱,未能如愿。1963 年,蒋伯埙先生将其捐售予上海博物馆。

“西王赏功”银钱的存世量虽然比金钱大,但在上世纪总共发现也就寥寥数枚而已。罗伯昭先生作为川籍钱币收藏家,耗费毕生精力,只收藏了两枚银质“西王赏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第一枚系罗伯昭先生于1933年3月从宋孝齐手中购得,曾在1940年中国泉币学社第14次例会上展示过,后被罗伯昭先生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枚由罗伯昭先生子女于1979年捐献予上海博物馆。

“西王赏功”铜钱发现较少。关汉亨在《中华珍泉追踪录》中指出铜质西王赏功钱曾发现三枚。首枚由成都龚熙台收藏,后售予张叔驯,被张氏带去美国,现不知所踪。次枚由上海实业家孙鼎收藏,后捐献上海博物馆。第三枚则保存在天津历史博物馆。近十余年间,民间也有一两枚零星发现。

赏赐钱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钱币,历来都是珍贵的收藏品。由于其铸造量小、质地贵重,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少,在古玩市场上价格不菲,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2011年,嘉德拍卖中出现了金质、银质“西王赏功”钱币各一枚,金质以230万元成交,银质以55.2万元成交,轰动一时,同年,翰海以50万元成交一枚银币,泰和嘉诚以36.8万元成交一枚银币,2012年,诚轩以23万元成交一枚银币。之后“西王赏功”钱币大热,出现很多臆造品,真品难得一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