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松岩治疗闭经病的常用药对(下)

 为什么73 2018-09-24
23

茵陈与泽兰



用于兼见湿浊瘀阻证,症见舌嫩暗、苔黄腻者。


茵陈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原为治黄疸之要药。


泽兰辛温芳散,善走肝经血分,功善活血化瘀、通经利脉,行而不峻,为妇产科要药。


泽兰又辛香行散,入脾助运,行水利窍,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之水肿。


茵陈配泽兰,两药相须,清利水湿,泽兰又引药至经脉,并具活血化瘀之性。



24

茵陈与白扁豆



白扁豆补脾化湿,补脾不腻,化湿不燥,兼有解毒之效,可用于脾虚有湿,症见体倦无力、食少便溏或泄泻者。


扁豆补益之功不及白术、山药,但其性不燥不腻,亦为补脾除湿之良药,且扁豆之消暑、解毒功效,为白术、山药所不及。


茵陈与扁豆同用,两药相须,健脾利湿。



25

续断与黄柏



两药皆苦。


续断性微温,入肾经血分,有补肝肾、通血脉之功效;黄柏性寒,可坚肾益阴、清泻相火,常配合补肾药,用于清阴虚阳亢所致之虚火。


两药相佐为用,一温一寒,共奏养肾阴、泻肾火之功。



26

柴胡与川芎



柴胡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走下。


柴胡疏肝解郁,川芎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两药相佐,一上一下,相辅相成。


柴胡、川芎临床用量均不超过6g。


两药同用时,根据患者月经周期以及辨证的不同,用量有不同侧重。侧重走下,重用川芎,反之多用柴胡。



27

瞿麦与川芎



两药用于经闭日久胞脉瘀阻者。


瞿麦体轻中空,宣通降利,通心经而利血脉,可用治血瘀经闭。


麦通利之性较强,《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可“破胎堕子,下闭血”。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


两药相须,调理胞脉气血,以期达改善内膜血运、增加子宫内膜受容性之效。




28

金银花与生甘草



两药是柴松岩清解血热的常用药对,用于药源性闭经如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阴亏血虚兼有热证者,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29

柴胡与郁金



两药常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气血瘀滞证。


柴胡善疏泄肝气而解郁结,又可启动相火;郁金疏肝解郁的同时,又能入血分而行血中之滞。


两药相须为用,行气活血,长于疏泄。



30

桃仁与红花



两药用于闭经兼见血瘀证者。


桃仁味苦、甘,入肝经血分,苦能泄降导下以破瘀,甘能和畅气血以生新;


红花辛、温,亦入肝经血分,《本草衍义补遗》云其“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红花多用时,辛温走散,破血通经;少用时,则可疏肝郁,助血海,和血养血,各有妙义。


两药均能补能动,相须为用,濡润行散、活血化瘀。



31

泽兰与益母草



两药用于兼见血瘀夹湿证者。


泽兰、益母草均可活血祛瘀、利水消肿,常相须为用。


此对药性平和,行而不峻,久服不伤正。



32

菟丝子与枸杞子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经,助阳而能益精,平补肝肾,不温不燥;枸杞子味甘、性平,亦入肝、肾经,可滋补肝肾。


两药常相须为用,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证。



注:本文选摘自《柴松岩治闭经》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6年5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