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缓优美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vivianwy 2018-09-24

 

舒缓优美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欣赏

 

    皮埃德罗·马斯卡尼:(Mascagni Pietro,1863—1945年)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马斯卡尼强调旋律的叙事性以求更贴近生活,因此他喜欢咏叙调风格,擅长戏剧性的效果,使幽静与躁动、炽烈与抒情有强烈的对比。歌剧《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1890年)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间奏曲旋律舒缓而优美,简洁朴素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被现代许多影视片引用,听乐之人没有不被打动的。间奏曲的引子由小提琴轻轻奏出旋律,间奏曲的主要部分由小提琴在竖琴伴奏下奏出,和教堂里的管风琴声结合在一起。这是祈求和祷告的声音,表现了做复活节礼拜的村民们虔诚的宗教感情。这里选穆蒂指挥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的一段视频来欣赏。

 

    里卡尔多·穆蒂,于194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新一代指挥家中与阿巴多具有同等意义的人物,并且与阿巴多一起,共同代表了现代意大利指挥艺术的最高水平。除了独特的指挥风格和精湛的技术水准外,穆蒂的艺术风格与托斯卡尼尼颇为相似:绝对忠于原作的特点,排练、演出时百分之百的严格与投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穆蒂不是独一无二的;兼具托斯卡尼尼的严谨与热情之外,融入自身的抒情、松弛和突出的意大利式歌唱风格,力求个性表达,追求精确客观地反映作品原作风貌——这才是最珍贵的“穆蒂特色”。

 

 

 

 

 

一篇美文共赏:隔世的温馨 【转】

——皮埃德罗·马斯卡尼的《交响间奏曲》

柳亦桉

 

    一段美妙动听、令人有所顿悟而又刻骨铭心的音乐,有时已远远超过仅为你带来听觉上愉悦的程度。在某个地方,在某个时分,或在生活中的某个场景里,每当你一听到它——这熟悉的旋律,记忆便象打开了闸门的洪水:悠悠不断的思念、患得患失的痛苦、心灵内在的欢欣、人生苦旅的感悟、逝去人事的追忆、晃如隔世的温馨……一下子便哗地全部涌现出来,并缠绕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起伏不停的汹涌波涛,撞击着心扉里最敏感而脆弱的那一个角落,令一切遥远都近在眼前,令一切模糊都清晰如故……。马斯卡尼的《交响间奏曲》(Intermezzo Sinfonico)就是这样的一首曲子。

 

    这首短短只有3'29"的弦乐交响作品,每次听来都如同有一缕飘渺的柔丝轻烟慢慢蠕动着地靠近你并爬上来,然后突然向你的心伸出一双无形的手,温热乎乎地捧起它并高举起来,让你一下子透不过气来;心在下午树荫间斑驳的阳光里飘荡起伏,整个浸泡在一种暖洋洋的氛围之中,这种发自内心灵魂的喜悦一直荡漾着,渐渐地又在清风徐徐中点点滴滴化开去,象一阵袅袅的雾岚……。

 

    最早听到这首曲子已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下午。年少的我和几个伙伴在学校操场上踢完足球往回走,经过学校那一排旁边长满夹竹桃的平房时,我蓦然听到从其中的一间房里飘出缓缓的音乐声,如此的婉约低徊却又让人心中阳光灿烂,它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我不由地放慢脚步,静静地听完这曲子。我知道这音乐来自我们英语老师家里,她丈夫是县文工团的副团长。平时从他们家里飘出的大多是《天鹅湖》或是《费加罗的咏叹调》,但这个下午,这不知名的旋律却让我感到一般熟悉的温暖。

 

    后来,我离开家乡到了很远的江南去读书,大约有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都是临睡前在宿舍的黑暗中抱着收音机痴迷于午夜的古典,渐渐地也熟知了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威尔第、普契尼……,我也因此慢慢知晓了这首曾经让我如此沉思、晃有隔世的亲切和温馨的曲子是马斯卡尼的《交响间奏曲》。

 

    而我也刻意地查找来皮埃德罗·马斯卡尼的资料:

    皮埃德罗·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 - 1945)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的一生写了很多的歌剧,但大部分都被湮没在时间的海洋里了,只有歌剧《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一直还在传播。这是一部讲述19世纪意大利西西里一个小农村里发生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象其他的意大利歌剧一样,充满着嫉妒、不忠、情杀和饮酒的情节。这首《间奏曲》(Intermezzo)就是选自该歌剧,在剧中这旋律原本是来自男主角图里杜唱的一首饮酒歌……。

 

    弦乐曲具有明显的抒情性,但还是能感受到歌剧的歌唱性。整个曲子分为两段,第一段以述说的方式展开,似内心的独白、也似饱含着对爱情的渴望;然后,有一个短短的中段衔接,在弦乐中引出长笛的两声叹息;第二段是极为抒情的旋律,由乐队全奏展开跌宕起伏,是对爱情的感叹和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有一种幻灭感的祈祷;最后,曲子在一连串的高切分音符中慢慢舒缓、停止……。

 

    年复一年地在变幻的商场上摸爬滚打,自己其实已慢慢地失去对于古典音乐的心情。总觉得那已是遥远的记忆,而委实也是需要一些大整块的时间来疏理和回味的,轻易地不敢去触动。但在众多CD的收藏中,还是对心中的至爱有所保留着。

 

    偶尔也会在静静的午夜里,从昏暗的书桌边站起,放眼于窗外黑黝黝的荔枝树林,然后为自己斟上一杯酽酽的香醇,再点上一枝烟,把这至爱的音乐碟推入——啊,顷刻间,马斯卡尼的《间奏曲》那熟悉的旋律便弥漫在自己的空间里,整个身心在音乐中似乎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思绪也被带得很远很远;在纷纷扰扰的都市的静夜里,我仿佛闻到了故乡那小镇的柚子花香,那旧城墙边的青石板路,那水塘里摇曳的阳光,那雨后黛色的青山,那简陋的学校的围墙……,仿佛一切都回到我的身边,在这静静的夜里。而我最钟爱的版本是阿·冯·卡拉扬1971年与柏林交响乐团的录音——那时卡拉扬还正处在颠峰状态,成熟有思想也饱含自得的喜悦,沉稳却又实在的飘逸。对于完美主义着的卡拉扬来说,他是能揣摩出意大利人的那种热情如火而又多愁善感。

 

    前些年偶看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下子便把我带回过去的岁月中去:对绿军装、绿军帽、军绿书包的追求,匆匆翻墙的逃学,后午知了声中的无聊行为,盲目而热情的斗殴,还有、还有对于女生的初初朦胧……,而电影中用的配乐居然有好几段都是马斯卡尼的这首《间奏曲》!尤其是电影结尾处,啊,当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来,镜头在树荫间斑驳的阳光下摇转和变幻,整个世界便全部包容和囊括在年少无知的眼光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而又清晰,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和熟悉。电影看到这里,我的双眼开始湿热起来了;原来,我们的岁月竟是如许地被扭曲和忽略,但那里面隐约可见的真诚是不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地丢失了啊?我儿时的玩伴们,你们在哪里?

 

    光阴在都市喧闹而繁杂的节奏中流逝,人生的变故和世事的更迭每每也让人惊叹,你或且也有沉思和所悟,但顷刻间便被淹没在日日夜夜劳作的转轮中了,直到某一天,我偶然地看到那条广告片……。

 

    这是福康贝丁(FCB)广告公司为奥利奥(Oreo)饼干所作的长达90”并获得45届戛纳国际广告节的金奖的广告片:一开始,英俊的哥哥在教弟弟如何吃奥利奥饼干——那是奥利奥饼干典型的吃法:先把黑色的奥利奥夹心饼干掰开,舔去中间的白色糖糕,再将两块饼干合上摁好、浸入牛奶中然后放入口。弟弟是那种弱智的少年,他学的时候十分用心、也十分小心,照着哥哥的样子把饼干放入嘴中、咀嚼着,哥哥细心地为弟弟擦掉嘴边的饼干屑;这时候,弟弟若有所思地抬起头,似乎想起了遥远的记忆,而哥哥也在静静看着弟弟,双眼饱含了无限的慈祥和爱意。这是何其平常而又感人的一幕啊!

这时镜头一转,叠列出哥弟俩从小到大的回忆:幼年骑着自行车站在草地上的照片,弟弟骑木马的照片;哥哥牵带着胆怯的弟弟摇摇晃晃地走向沙滩、走向大海;俩人在沙滩上嬉耍;渐渐长大的哥哥在家中对共寝一室的弟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在郊外的畅游,哥哥牵着弟弟的手一步一步地走过独木桥;飞驰的船上,弟弟开心地高举双手对天长啸……镜头再次回切到餐桌边,还是哥哥看着弟弟那饱含了无限慈祥和爱意的双眼,还是弟弟若有所思的表情和眼中会心而羞涩的回应;最后,画面定格在哥弟俩站在沙滩上共同成长的那个动人而温馨的光景……。

 

    广告片用的配乐也是马斯卡尼的这首《交响间奏曲》!在前段,柔如游丝的旋律将哥弟俩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并渐渐引入遥远而朦胧的记忆,然后则是在激扬的音乐中又有叹息,让一连串的往事回忆充满温馨、充满阳光。整个片子一气呵成,结构分明,与音乐的呼应丝丝入扣;虽然舒缓,却带有了一种震撼人的力量,令人沉思不已。极具生活化的镜头,加上马斯卡尼大师级的音乐,于非常熟悉的细节中刻画了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而对于这段音乐最经典的应用要算是电影《教父》第三集的结尾了。前几天,把买了好久的碟拿出来放,才惊奇地发现这一点:

 

    也是在意大利的西西里,晚年时在人性和暴力中倍受煎熬的迈克·柯里昂终于卸任给哥哥的儿子文森,而他也理解了并未走上家族黑手党之路的儿子安东尼;安东尼成为了歌唱家,并回到意大利西西里首次主演歌剧《乡村骑士》,迈克·柯里昂一家都回来到西西里为他捧场;歌剧院森严壁垒,但还是混进了杀手,而场外在罗马梵帝冈对于新教皇、对于教会前金融机构的要员的暴力也在进行着……;演出大获成功,散场的时候,全家一边迎接着人们的祝贺,一边走下台阶,女儿玛丽追上父亲迈克,要讨问他为什么干涉她与文森之间的自由爱情。装扮成神父的杀手出现了,第一枪击中了迈克,而第二枪却击中了玛丽的胸膛……,面对着自己一生都在用非人性的暴力来保护着的家人里最可爱的女儿在血泊中倒下,木然的迈克倒坐在台阶上,双手抱头……,这时候,马斯卡尼的《间奏曲》旋律缓缓出现,悲怅万分的迈克张大着嘴、无声地仰天长啸,许久才发出痛苦悲凉的叫声:N——O—— …… !剧院门口一片悲痛的场景,伴随着马斯卡尼的这首《交响间奏曲》,更是让人揪心——美好的生活顿时化为乌有,这可是迈克·柯里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教父生涯后痛下决心选择的生活啊。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最美好的东西从身边流逝了……。

 

    音乐悠悠地转进入第二段,满怀着憧憬、满怀着对于已逝去生活的叹息,镜头里出现过去那美好的一幕幕:在家庭温馨的派对上迈克·柯里昂与女儿在轻盈地跳着舞;年轻的迈克·柯里昂在西西里的农村逃难时与初恋情人的相识;在纽约遇见凯的露天舞会……,镜头再切换出年暮的迈克·柯里昂——头戴毡帽、满脸的皱纹,在冬日的阳光下,他缓缓地戴上墨镜。(画面拉远)在残破的建筑边的空地上,昔日的教父迈克·柯里昂在一动不动地晒着寒冷的太阳,良久,随着如歌如叹的音乐缓缓停止,迈克慢慢地从椅子上滑落下来,完结了教父的一生……,周围没有陪伴的人,只有一条瘦瘦的小狗。

 

    阿尔·帕仙奴(Al Pacino)扮演迈克·柯里昂的演技绝对是一流,但如果没有马斯卡尼的这首《交响间奏曲》的配合,电影肯定会缺少点什么,我相信。

 

 

舒缓优美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