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抚养下成长的孤儿。1955年,河北省饶阳县五公乡农业生产合作社里抚养了两名孤儿,姐姐叫李秀英,弟弟叫李孟杰。几年来,这两个曾经孤苦伶仃的孩子,在农业社这个大家庭里,同社员们的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组图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介绍“快速炼钢法”。20世纪50年代,由于苏联先进的操作方法缩短了炼钢时间,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的一号平炉在1956年的1月19日被正式命名为“青年友谊炉”。这种快速炼钢法在鞍钢炼钢厂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友谊炉的工人在介绍他们的快速炼钢经验。摄影 吕向全/人民画报 劳动模范合影。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孙莲珍(前)和厂里的先进生产工作者陈玉琳,她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摄影 杨荣敏/人民画报 女县长在工作中。秦秀贞23岁时被选为江西宜春县副县长,平日里,她工作认真负责,有着刚毅的性格和魄力。这张照片拍摄于1956年。摄影 张吉年/人民画报 坐镇指挥的乡长。1957年,在争取农业大跃进的浪潮下,山西省平顺县杨威乡在乡长的指挥下,进行了改造家乡自然面貌的斗争。摄影 王复遵、邓永庆/人民画报 两个“巧姑娘”(生产能手)。1957年,山西高平。这是米山村的两个“巧姑娘”王乐平(左)和宋菊花。她俩的针线活非常出色,加入农业社后,又都是突击队员和文化学习班的模范学生。摄影 王复遵、邓永庆/人民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