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掘 | 云南威信白岩寨墓地发掘“生基”幕12座

 汐钰文艺范 2018-09-25

据云南考古消息,2018年5底月至7月初,云南省考古所联合昭通市文物管理所、威信县文物管理所,对成贵高铁施工影响区域,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新建田坝火车站移民安置点部分建设区域白岩寨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0余平方米,清理墓葬12座。

墓地远眺

考古测量仪数据采集

1号墓葬

10号墓葬正射影像

白岩寨墓地南北长185米,东西宽100米,现有墓葬30余座。墓地所在的白岩寨后山现今仍为当地的祖坟山,修建有大量近现代墓葬,现地表残存有许多因施工建设而搬迁的空墓穴。由于墓地位于村庄附近,分布区大多为当地村民的耕地,村民的生产活动也对墓地造成破坏,且少数墓葬有明显的盗掘痕迹。整个墓地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墓葬甚至墓穴残破不堪。

7号墓葬盖板

2号墓葬头龛

酱釉罐

出土瓷壶

发掘清理各类墓葬12座,墓葬大多建于土坎间,墓葬形制都为用石板拼砌而成的石室结构,多为双墓门,部分随葬生活用具。由于后期的人为影响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很多墓葬暴露在外。大部分墓葬由于破坏,未发现随葬品,仅在几座墓葬中出土几件残损的陶(瓷)器。发掘的墓葬,都为各种类型的石室结构墓葬,都为双联墓室。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大土坑之中,修建有两个墓室,而每室又有独立的石墓门。墓室与墓室之间有空间相通。发现的墓葬墓顶都为平顶,部分墓室盖板无存,仅埋在地表土之下的墓穴尚存。墓葬墓室都由很多大条石砌成,这些石条稍微加工粗糙,不是十分规整。几乎所有墓葬的墓室结构简单,墓室内没有任何雕刻,墓底也没有垫棺石板,仅部分墓室头端部分有头龛。出土器物为各类为陶(瓷)器,器型有罐、壶、碗等。罐都为夹砂陶,素面、带耳、平底。壶类数量较少,为青瓷器,盘口、鼓腹、带耳、平底。碗为青花瓷碗,残破严重。

青花瓷碗纹饰

威信当地人称这些石室墓为“生基”,又为“深基”。“生基”者,人健在时就修筑的墓地;“深基”者,掩入地下较深的墓地。无论是“生”还是“深”,都说得过去。因为,整个金沙江昭通段的多个县区,如巧家、永善、绥江、水富、盐津等县,都有提前筑坟的习惯——人还没死,或者还相当健壮,就早早为自己备下了死后的居所。

白岩寨墓地与金沙江昭通段从巧家至水富发现的各类石室结构墓葬都是一致相同的,这些墓葬的年代都定为明清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