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要求孩子大声说话 声乐专家:或严重损坏声带

 生活经验图馆 2018-09-25

声音是上天赐予人最宝贵的天赋之一,歌唱不仅是一种音乐活动更是人的本能,如何让这份礼物为孩子受用终身,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沈晓燕老师给出了她的答案。

家长要求孩子大声说话 声乐专家:或严重损坏声带

启蒙:让孩子们科学地歌唱

“婴儿的啼哭是一种最原始的发声,然而当孩子会说话了,这种本能竟然消失了,一哭都扯着嗓子,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说,我们现在学歌唱就是找到我们曾经失去的能力。”沈老师说,正如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匈牙利柯达伊体系所倡导,人声是最好的音乐教学工具,歌唱无疑是上佳选择。

她认为,应该通过歌唱教学让孩子在歌声中识谱,培养内心听觉。“每年,南京各个中学特长生考试的考官都会提到一个现象,不少孩子器乐都过了十级,可一旦唱起来就让人大失所望。”她解释,目前国内器乐教学更重视技术,音乐变成机械的手指运动而非音乐本身。内心听觉,才是孩子学习音乐所需要追求的东西!此外,歌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乐感,所以她建议孩子先学歌唱再学器乐,会事半功倍。

近年来,少儿声乐教学很热,但由于少儿生理心理等特点,针对少儿的声乐教学方法也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少儿声乐启蒙必须必须以科学的发声法为依据,遵循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充分掌握歌唱的原理,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此时如果急于求成会直接影响孩子们歌唱生命,因此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尤为重要。沈老师开玩笑说,“呼吸方式和对气息的控制是关键,我经常跟孩子们说,学唱歌就是来学气功的。”

家长要求孩子大声说话 声乐专家:或严重损坏声带

现状:少儿声乐教学误区遍布

近两年学习声乐的孩子越来越多,但目前这一领域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首先,老师、家长为了和孩子拉近距离,捏着嗓子讲话。而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长此以往,是非常不利的。另外许多家长、老师希望让孩子说话、唱歌要响亮、大声,要知道这会对未经训练的孩子而言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害。

“我觉得歌唱得好、唱的动听,是关乎音准的;但歌唱也是一种表达,无关乎音准的。想唱就唱,让孩子勇敢地做麦霸!”然而沈老师也提出她的担忧,“现在各种选秀节目充斥荧屏,大人孩子都喜欢看,孩子会盲目模仿。”她强调,成人歌曲音区跨度过大,情感表达的张力过猛,孩子根本不理解,也不适合唱。

此外,很多声乐老师认为声音大、响就是好的声音,让孩子扯着嗓子喊。有老师套用成人的教学方法,教孩子压着喉头装美声,误人子弟。还有的让孩子嘘声唱,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嗓子,但长期这样也会损害声音。

沈老师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解存在误区,普遍认为能唱高音、嗓子亮,代表水平高,于是以拓展音区为目的拔苗助长式教育层出不穷。声乐教学要向孩子们传达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

家长要求孩子大声说话 声乐专家:或严重损坏声带

观点:科学与兴趣缺一不可

少儿声乐启蒙要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使机械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为此,沈老师集合自身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人本身就是一个管乐器,歌唱是全身的协调运动,因此发声前必须调节身体状态,所以放松操就必不可少。歌唱的姿势很重要,必须把它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人要双脚分开站立,重心稍往前倾,双肩向后打开,胸口放松,腰背“立”住。之后,在静态的站立训练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动态的行走练习。只有进入放松的状态,才能在舞台上表演自如。

自信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以帮助他们调节身体状态,缓解紧张情绪,这样才能自如表演。因此,对镜进行微笑练习很有必要。

歌唱对气息有特殊的要求,一开始要求孩子站着吸入大量气息把歌唱腔体打开,总是会出现胸口肩膀上台紧张的状态,躺地呼吸法则会让孩子找到放松深呼吸的感觉。沈老师形象生动的总结了三个方法:口鼻闻花香、半打哈欠、大吃一惊。教学中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孩子在玩的过程理解掌握。

在孩子的发声练习上,沈老师认为对于刚启蒙的孩子只要围绕一条基本练习展开,即拍皮球练习跳音,找到气息与声音的对抗点。这里要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不宜过长,更不能急于求成。歌曲练习也有很多的注意点,首先就是歌曲要选择与练声相结合的短小曲目,适合孩子练习表演,同时要兼顾孩子的兴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

“歌唱是表演的艺术,不可能永远站在钢琴边演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有舞台实践的机会”,沈老师尤其强调,“舞台上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怎么样上下台、如何把握舞台状态等等,这些也应该列入声乐教学的范畴。”

音乐是听的艺术,学习声乐的孩子一定要有“音乐的耳朵”,所以注重孩子耳朵的训练很关键。课堂上要注重孩子听的环节,让孩子们多听优秀的演唱,建立声音概念的直观印象。此外,还要关注孩子视唱练耳乐理的学习,从听着手,通过游戏的方式体会各种音响效果,比较不同的音色,自然掌握知识点,实现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

总结十几年的少儿声乐教学实践,沈老师强调科学的对少儿进行声乐启蒙是至关重要的,要以孩子作为声乐教学的主体,尊重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始终以兴趣作为切入点,以科学的发声法为依据,特别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歌唱是让人快乐的事,孩子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带完成的相应的考核,但我更希望他们能更加快乐、纯粹的歌唱!”

netease 本文来源:网易南京 责任编辑:njmh_shix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