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有新闻报道说,90后已经“穷”得叮个啷铛咚隆呛了!
有人说,90后的这一届年轻人,可能是最爱“卖穷”的一代,要么天天自嘲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要么就是喜欢把自己定义为“隐形贫穷人口”。
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新词,叫“新穷人”,所谓的新穷人就是指生于90年代,受过高等教育,外表光鲜的一群人,他们拿着不错的薪水,追逐中产的品味和生活方式。
虽然已经工作好几年,但几乎都是0储蓄。他们不是爱哭穷,而是“真的穷”。
最近,有调查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想要过舒适的老年生活,需要储蓄163.4万元!
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为此付出过实际行动,有行动的只占四成,而且每月只能存下1389元。如果按照这样的存钱速度,要想实现理想的养老目标,至少奋斗60年。
没有钱也就罢了,这一代的年轻人还普遍负债!有调查数据显示,90后已经占据消费贷款的半壁江山。而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信用卡逾期半年依旧没有还贷的高达750多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将近10倍,其中一部分就是90后的。
相比父母那一辈,今天的年轻人拿到的工资其实并不低。有数据显示,去年一线大城市的应届毕业生,本科生月薪是5千元左右,而研究生超过了7千。虽然挣得也不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存不下来!
他们的钱都花到哪去了?
有调查显示,比起买房买车,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到个人喜好上,比如旅游、健身、出去吃饭。再怎么穷,吃喝玩乐不能将就。
有一份《90后消费趋势分析》显示,90后最喜欢“懒人式消费”,比如能打车不挤公交,能点外卖不自己做饭。每次都想花钱图方便,一个月下来,真就成了月光族。
除了为方便埋单,90后还喜欢“奖励式的消费”,比如成功减肥5公斤,得奖励自己,几千块钱的化妆品,买!再比如,这个月工作太累,奖励自己出去旅游一趟,几千块钱的报名费就这样没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是必需的,再怎么穷,生活品质不能差啊!
偏见,让我们不愿去改变!
是啊!生活品质不能差,但如果有一天你生病了,失业了,又或者是父母出现意外状况,需要用钱,你该怎么办?有人说,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连钱可以解决的问题你都不能解决,那还指望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或许有人会说了,道理我都明白,但就是缺乏改变的动力,该怎么破?
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叫“现状偏见”。现状偏见类似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惯性,不愿意改变现在的情况,哪怕改变带来的明显要好得多,也不愿意做出理性的决策,并付出行动。节约的天敌就是在维持现状。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能够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但实际上,理性的经纪人并不存在,决策总是受偏见的影响。这种偏见并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经验不够,它是由你的心理特质决定的。
人的大脑中有两个思维系统,一个是直觉思维系统,而另一个是理性思维系统。
直觉思维系统反应很迅速,但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比如说,看到打折的优惠商品就想买,一到双十一就想剁手等等。直觉系统它有个缺陷,那就是不够理性。
与之相反的是理性思维系统,具有计划性和自觉性,思考的决策的质量更高,能够对不同的选项做出更加精准的比较。但它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它需要主动控制,需要刻意启动,因此往往会占用更多的思考资源。
在《助推》这本书中提到,人们在决策的时候,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但由于理性思维系统的懒惰和高成本,所以通常情况下,直觉思维系统会占主导地位,因此,做出的决策就会受到偏见的影响。
那该怎么办呢?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本身,是哪些偏见在影响你的决策呢?找出来,然后要针对这些偏见,采取适度的干预措施。
就拿存钱这个事情来说,为什么会存不下钱呢?主要的原因有:
1、 外界的诱惑很多。比如,优惠打折、双十一狂欢节等。 2、 自己的自控力不足,选择太多。 3、 存钱的意识不强。
如何去克服?
第一, 减少直觉迷惑。充分考虑直觉思维的特点,在决策环境和选项的设计中,尽量减少会误导直觉的因素。
第二,提供容错空间。充分考虑直觉思维可能出现的错误,在免不了犯错的情况下,给错误必要的宽容度。即便你因为直觉思维犯了错,也不会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
第三,优化默认选项。充分考虑了直觉思维对默认选项的依赖和惯性,比如说,建立储蓄账户,然后每月扣除一定比例的收入存入这个账户。如何这个账户的钱不急用,可以用来定投,降低风险,而且一旦定投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就有可能会延续下去。存下一笔钱。
第四,提供充分信息。要尽量向你提供充足信息,帮助你克服各种偏见,提高决策理性水平。
第五,简化选择体系。选项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你面对的选项不多,并且这些选项一看就明白,你就会更愿意认真分析每个选项,认真考虑该选哪个。如果选项又多又复杂,你就会不知道选哪个,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根据直觉做决策。
助推理论认为,要减少偏见对决策的影响,应当适当干预,帮助人们优化决策环境。在现实中,这些设计者往往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通过适当的公共政策,帮你优化做决策的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