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简单而又神秘的滑膛枪时代的战斗,我们大都怀着复杂的心态,即惊叹于欧洲士兵的勇敢和高度的纪律性,又对欧洲士兵排着密集队形,迎着炮火前进而不隐蔽的不解。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欧洲滑膛枪时代的线性战术,重返那个弥漫着硝石和火药的战场。 欧洲线列战术和排枪毙敌战术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其所处于的时代和所拥有的武器决定的。也就是说,没有滑膛枪就没有线性战术,就没有排枪毙敌。 在18世纪,欧洲各国步兵装备的都是燧发滑膛枪,说实话,它真的不是一款值得士兵信赖的武器。 命中率低是滑膛枪最大的缺点,由于滑膛枪的弹丸与枪管之间缝隙太大,许多发射之后的残留物没有时间清理,这就大大降低了滑膛枪的命中率。与此同时,缺乏训练也是命中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的欧洲各国大多财政紧张,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训练部队,这就导致大部分士兵在没有接受实弹训练的情况下就进入战场,在考虑到战场的复杂环境,比如说烟雾、恐惧、噪声等,士兵的命中率还会大幅降低。 可靠性差是滑膛枪的第二大缺点,其复杂的开火过程,会让使用的它的人崩溃。而且大多数士兵文化水平低,训练时间少,无法正确使用武器,这就让滑膛枪的可靠性再次下降。 既然滑膛枪缺点这么多,那为什么还要大规模装备呢?装备十字弩,长弓岂不是更好吗?但是实际上滑膛枪作为一款热武器,其破甲能力和威力与冷兵器已经有了本质的飞跃,而且一名火枪手的培养时间远低于培养一名长弓兵,所以滑膛枪的综合优势远高于长弓等冷兵器。 武器决定战术 线性战术看起来只是排成几排,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这却是最合适的战术,在火力不够的情况下,那就用数量和密度来凑。 当时的步兵大都排成三列,依次射击,然后后天装弹,再次射击,这样就可以最好保证了滑膛枪的火力的密度和持续性。 为了达到这样的战术效果,就必须保持严整的队形,正如排枪毙敌战术所说,如果想让士兵像死刑犯一样在敌人的枪口下立正,射击,那就必须要以严格的纪律来要求部队,让部队完全服从指挥,在敌人的密集弹雨下还能不断前进。 如果个别士兵在线列中崩溃或者逃跑,那就会立刻产生群体效应,导致整支部队的崩溃。在今天可能很多人认为队列训练没有意义,但在那个时代队列整齐,就是军队战斗力和国家力量的象征。 线性战术的经典战例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是滑膛枪时代最经典的战役,英法两军在魁北城爆发激烈战斗。 在距离英军400码时,,法军开始射击,他们每前进十米就射击一次,虽然距离过远,但依旧给予英军以巨大伤害,但英军凭借其出色的纪律性仍旧保持队列不动,即使部队损失四分之一,但队列依旧没有混乱。直到法军前进到30米时,趁法军正在装弹,英军开始射击,英国士兵严格按照作战操典,有条不紊的装弹,射击,在法国人还在惊恐时,再次进行第二次齐射,并发动冲锋,让法军彻底崩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排枪毙敌时代,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排枪毙敌时代的终结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演进,武器射速、射程和威力不断提高,密集队形带来的不是火力密度优势,而是伤亡剧增。一战索姆河战役,排在密集队形的英国士兵,在一天之内就损失六万人,机枪的诞生直接将排枪毙敌送入坟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