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个师姐(ID:dalushuo) 王熙凤不识字。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王家出来的女儿,居然会不识字? “女儿要富养。”似乎成了中国父母的一句宝典。 前一阵,明星亲子节目热,让有钱人富养女儿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许多普通家长都因此焦虑上火了: 黄磊女儿小小年纪,翻译了三本英文书,跟吕思清学琴; 李湘的闺女王诗龄用英语上数学课; 再往前推几年,王菲的闺女窦靖童不爱上北京四中说退学就退学,但也从小上贵族学校,接受很好的音乐教育…… “女儿要富养”的观念,古人也认同。 虽然重男轻女,但古代贵族的女儿,生来要凭借婚姻为家族做贡献,所以从小教养琴棋书画,甚至学习管帐管家,丝毫不敢放松。 可偏偏《红楼梦》里王家有权有势,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家里的女孩儿却不识字。 有书为证。 第十四回里: 凤姐方欲说话时,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要支取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 〖庚辰眉批:且明写阿凤不识字之故。壬午春。〗 说的就是凤姐日常的读读写写,宁国府的花名册、家务字帖、往来礼单等文秘工作,全赖身边一个名叫彩明的未冠之童来承担。 凤姐不识字,是大观园里的共识。 第四十二回: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 不止王熙凤不识字,同是四大家族王家出来的王夫人、薛姨妈,没有文化不说,见识眼界也都平庸无奇。 一般来说,一个阶层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水平,我们来看看其他三大家族的姑娘。 先说贾家。 贾元春没入宫之前,宝玉是她亲自做的读书启蒙。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小姐,虽然说不上多么天才,但是该读的书,该掌握的技能一样不落,不管是省亲时写诗,还是元宵节写灯谜,各种场面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四个贴身大丫头的名字说明了每个小姐的特长,能够在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孩子个性和特长发展爱好,这已经是很先进的教育理念了。 在王熙凤身体不好,李纨出面管家的时候,邀请了探春和宝钗两个小姐做助手,要知道管家跟写诗作画可是两回事,探春以庶出身份参与到董事会的执行层,贾府的教养方式也是相当多元了。 金陵史家。 有可能是四大家族里面教育水平最高的一家。 她们家里的女孩子,史太君和史湘云,已经不拘泥于学识,而是把学识化为生活中的情趣了。 史太君在两宴大观园那一章中,看到林黛玉的窗纱旧了,说原来的绿纱配绿竹子,顺了色,还是用银红色的软烟罗来糊窗子,取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感觉。在配色上和层次上确实比较高。史太君把玩的“慧文”是一个官宦小姐用刺绣绣的书法,可见她的文学素养也是好的。 史湘云的磊落大方令人心折,她聚众在芦雪庵中烤鹿肉,林黛玉讥刺说芦雪庵生生被云丫头糟践了,她回道,真名士自风流。这里史大姑娘的气场和格局甚至盖过了林黛玉 。 薛家。 最早是紫薇舍人出身,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参与宫闱密要,起草诏书,历来为皇帝最信任的文学高手承担。后来薛家作为皇商掌管内务采购,也是皇帝一等一信任的“自己人”。 薛宝钗作为薛家的女孩子,耳濡目染中必然深谙帝王术,可以看到,薛宝钗从来都是把诗词歌赋当做小节,不会在这上面争短长。 薛家是新兴资产阶级,培养孩子以实用和眼界为主,薛宝钗注重人脉关系,不显露锋芒,固然是女德,但更主要的是生意人的本色。 没有利益关系的时候,以和谐为重,一旦有了利益的冲突,还真没见她吃过亏,不管是口头的,还是实际的。以口才好著称的林黛玉也多次被她说的哑口无言。 在协理大观园期间,她摸清了贾家的家底,很快就趁搜查的由头搬了出去,这是跟贾府划清界限。 薛家的女孩子个个光彩熠熠,连薛宝琴也是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周游世界,在三百年后的今天,又有几个孩子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贾史薛这三家的女孩子,没有特殊情况,大概率养出来的是知书达理、持家有方,又不失个性的贵族小姐范儿。 为什么王家就特殊呢? 《红楼梦》成书于清初康熙年间,当时朝廷的势力组成,一是前朝遗老,比如史家这类老贵族阶级,所谓old money,二是各种原因的新晋权贵,贾家、薛家为代表,三就是原满州贵族。 王熙凤为什么不识字?原因已经呼之欲出。 满人刚入关,皇族中认字的人都不多,多尔衮看了一本《三国演义》就算文武双全了,所以按此推测,史家代表明朝遗老,贾家代表新贵,薛家是新兴资产阶级买办、皇商,而王家是刚入关的满族。 所以王熙凤不单不识字,言行举止也和大家闺秀相距甚远。 书中描写有一次王熙凤心情不爽,脚蹬门槛,一边剔牙,一边骂着下人,这种举动,令人瞬间想起某些大姐,撸串时拿着穿肉的签子剔牙。这么粗俗的举动,贾府的丫头们也做不出来。 另外,王熙凤还屡次拿老祖宗百年之后的事开玩笑:您老人家归西以后怎么怎么样,这在恪守以孝为先的汉文化中也是不可想象的。 自古至今,女性形象,再活泼再泼辣的也有,但是王熙凤的独树一帜,其实就是因为她是“老外”,王熙凤给我们新鲜热辣的感觉是出于文化差异。 在清朝早期,满人在文化上是相当不自信的,还因此大兴过一阵子文字狱,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案子就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王熙凤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面做的唯一一句诗就是,一夜北风紧。 曹雪芹应该是借着王熙凤这个角色,多少讽刺了一下满人的“没文化真可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