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那么多人临欧阳询的楷书,却不临他的行书

 海航润泽馆 2018-09-25

欧阳询楷书写得好这个没有争议,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选择他的楷书《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碑》做入门碑帖。

但相比于欧体楷书在当今社会的大热,欧体行书却显得比较落寞。我想欧体行书一定在想:为什么大家都是同一个爸爸,为什么你吃肉,我只能喝汤?

我也想问为什么?

欧体行书史事四帖

目前所留下来传为欧阳询行书墨迹共有四种,统称“史事四帖”:

《卜商帖》,双钩廓填本,纸本,高25.2cm,横16.5cm,6行,53个字,应是欧阳询当年著述手稿,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翰帖》,唐人钩填本,纸本,高25.1cm,横31.7cm,11行,98个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个帖子字体修长,笔力刚劲,风格险峻,精神外露。

瘦金书题跋一则,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谈到题跋这里还想说一句,就是现在的人只关注正文的碑帖的内容,而对于后面的古人的题跋兴趣不大,甚至在很多出版社所出版的碑帖中,为了节省成本直接把题跋给略去了。

这样做是十分不合适的,因为这些题跋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比如古人对于这个帖的评价,流转,意义……,所以看帖的同时,也应该看题跋。

《仲尼梦奠帖》,纸本,高25.5cm,横33.6cm,9行,78个字,墨淡不浓,秃笔疾书,有很大可能是欧阳询真迹,据杨仁恺先生考证这个帖子可能写于贞观初年,

同时这个帖子,也是史事四帖中最厉害的一本帖,自然有趣,老辣绮侧,充分表现欧在融合南北书风后,所创造的新笔法和新形式,现藏辽宁博物馆。

《行书千字文》,纸本,墨迹,无款,首尾百余行,带上标题1015个字,就其行笔的特点与欧字特征很接近,有可能是欧阳询真迹,现藏辽宁博物馆。

这四个帖子,《仲尼梦奠帖》最有可能是欧阳询的亲笔真迹,而且难度也最大。起笔、运笔、收笔,都有许多动作,而且多自然流露。

《行书千字文》虽是墨迹但不能确定是不是欧亲笔书写,有可能是后代学欧的人所写,但作为学习的范本肯定不成问题。

相比于前面两个帖,《卜商帖》显得楷味稍浓,其中的方折之笔较多,但同时其中又参有草隶风味,只是由于廓填而显得有点书写意不足,此外这个帖中的字是四个帖子中最大的,大约1.5~3cm。

《张翰帖》,廓填的还是十分精彩的,行书味较浓,有较多的二王遗风,有些许北朝碑刻的风味,感觉这个帖字体左倾的幅度在四个帖中还是比较大的。

欧行难度较大

这里首先要驳斥一个观点:就是欧体行书不适合学习。这种说法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容易误导人。

我就想问,欧的行书不适合学习,那好多人学行书一上来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难道王的行书很简单吗,一上来就学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确说法应该是:欧阳询的行书不适合初学,因为难度比较大。

这里选取了当代帖学大家陈忠康先生,临摹《张翰帖》、《梦奠帖》的视频,画面比文字更有说服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视频发布在动态里。

此外,在欧阳询楷书墨迹没有遗留在世的情况下,欧体行书墨迹存在就显得十分珍贵,尽管欧体行书存在动作多、速度快、兼融杂、难度大,不适合初学等许多难点。

但是当你在学习欧楷到一定程度时,且遭遇瓶颈时,学习欧体行书就有可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就是你要钻研到位,看到,看懂里面的复杂动作,并将这些动作适当的应用到欧体楷书书写之中,加强书写意味。像《卜商帖》、《张翰帖》就比较适合初学。

以上这些全属个人见解,如有异议,可以留言,欢迎辩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