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曲名将悲歌

 广州玉 2018-09-25

一曲名将悲歌

一曲名将悲歌

一曲名将悲歌

一曲名将悲歌

一.

公元前257年的深秋,霜染红叶,归雁悲别,长风浩浩,天高云淡。

这地方叫杜邮亭,今天你已经找不到这个叫杜邮亭的地方,今天它的位置是陕西省咸阳市的东面,战国时期,这是秦国的领土。

一柄宝剑,一柄尚方宝剑,一柄带着赐死目的的宝剑,放在一个将军的面前。

功名尘土,生灵入微。

白起苦笑着,笑的无奈,笑的绝望。

回首望咸阳,峰峦绝处,影踪何寻?帐外的战马不安的踏着凌乱的脚步,昭王宣死的使者就站在门口不远处,冷眼看着一切的一切。

这是一个王的世界,王可以威仪一切,可以征服一切,虽然王可能没有做过具体的什么,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膜拜者都匍匐在王的脚下,大气不敢出。

使者是冷冰的:白起将军,吾王认为你不思进取,错失战机,耽误秦国版图征服的大业,念你对大秦立过战功,故,今日赐剑允许你自裁。

那柄青铜剑,带着寒意的青锋,凛然而冰冷。

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老白,你丫够本了。记得伊阙之战么?你指挥你的部队,杀掉24万韩国,魏国的联军;记得你攻破楚都的时候,35万楚国兵士成为你和你部队的刀下之鬼么?记得那场耗时两年之久的长平之战么?直接被你坑杀的赵国士兵足有40多万,另有20多万死于战事之中;当年你率部攻破魏国都城,屠杀13万魏国人;与赵国将军贾偃一战,你把赵国两万士卒沉在水中溺杀,与韩国一战在径城你斩首对方兵卒人头5万,首级堆积如山……。

这还不算跟随你为秦国而亡的那些战士兵卒。

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不是白起你却说的是谁?

还有一句话,你老白不知道,我穿越了来告诉你:出来混,总还是要还的。

你不要说了,大王不就是要我死吗?我老白今天遂了他的心愿就是了。

将军不耐烦了,将军拿起了那柄锋利无比的青铜剑。

那不是一个优雅的姿势,也没有挽出一个漂亮的剑花,但是血喷涌而出,将军想站直着,但是,他站不住了,就此倒下……

二.

我不知道在最后,秦国这个西部边陲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弹丸小国,最后在中原大地的版图上盖上一个王业的“秦”字的时候,意气风发的始皇嬴政是否会对满朝文武,对国民百姓说:几百年来,为秦朝统一大业而献身的士卒将军们永垂不朽,尤其是在开拓疆土,讨伐异邦的路上,屡建奇功,为秦朝江山建功立业的白起将军永垂不朽。

但是,你说不说,历史就在那里,你讲不讲,白起和他的战功就在那里。

“人屠”这个别称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刽子手,其实,恕我直言,白起就是这样的人,要不怎么对的起“人屠”的称号。

他指挥着秦军,攻城掠地,他踩着失败者的累累白骨走向胜利。

冷兵器时代是这样,热兵器时代不也是这样吗?

在春秋战国屡屡被后人提起的“四大名将”里,白起位列之一是毫无争议的,这个春秋一号战将,不仅仅有着杀人如麻的战绩,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秦国面对外患的征服和扩张策略里,扮演者最直接的,甚至是不二的角色。在和六国抗衡的路上,白起的军队干掉了165万对手的士兵,而梁启超考证说,整个春秋战国诸国的战争死伤人数的总和也不过两百多万,而白起的军队居然占据了三分之二强,可以想象得出,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尽管后人对这组血淋淋的数字持有怀疑,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在那个时期,白起是指挥秦军杀人最多的家伙。

无往而不胜吗?所向披靡吗?当然是!

秦昭王是一个有点慧眼的君王,他选定了白起,于是我们后人可以很托词的说:历史选择了白起。

白起的将军之路,是伴着他一次次的胜利得到的。

从公元前294年,秦昭王任白起为左庶长。这是一个什么职务呢?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担任。

显然,秦昭王对白起是信任和期待的,而白起也没辜负王的知遇之恩。在他的第一仗,他率部攻打韩国的新城。因为白起是一个有着文韬武略的将才,注定他的一生要在两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大放异彩。

三.

韩国在白起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联手了魏国一道抗衡白起的大军。而此刻的白起,因为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战绩,引起秦昭王的赏识,继续提升为左更,这是秦国二十级爵位的第十二级。

韩魏之战,白起运筹帷幄,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结果全歼韩魏联军于与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一带)这个地方,这一仗斩获敌人首级二十四万有余,捕获敌将公孙僖,攻陷城池五座。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胜利,它会在冷兵器时代有多大的震慑力,这样的战功,当然要被继续提升,于是接着晋升为国尉,这就是秦朝执掌军事的重要官员。两年以后。秦昭公的第十五年,白起提升为大良造。这是秦国国内最高的官职之一,他全面掌控秦国的军政大权。

秦昭公二十八年,秦军举兵征讨楚国,白起为帅。一路连战连捷。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秦国以郢都为南郡。楚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然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站在楚国首府郢都,白起心中会有怎样的激情与豪情万丈啊。秦国的版图上,就此抹去了楚国的印记,连楚国的首府都成为秦国的南郡。为表彰白起的彪炳战绩,秦昭王授予白起为武安君封号。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这个封号的意义和价值不用多说。

秦襄公在位的第三十四个年头,白起率兵再次攻打韩国,赵国,魏国组成联军,抗衡秦军,结果在华阳(今河南新郑北)这个地方,秦军大破联军。华阳之战,白起的秦军,击破了韩赵魏三国的军队,捕获三国交战期间的将军,斩敌人首级十三万有余。这还不算完,接着白起的军队又和赵国将军贾偃的部队接上了火,这一仗,赵国哪能抵挡住秦军的铁蹄洪流,结果两万多赵军被赶进了黄河之中,活活淹死。

秦襄公第四十三年,白起率部攻打韩国的径城(今山西曲沃一代),这是由九座城池联合防御的一场战役。但是在白起的秦军面前,可谓不堪一击,秦军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

四.

长平之战,我另文说,故此一笔略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战所造成的对当时晚期的春秋诸国的影响和震慑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一战的军事和战略影响其实是决定了两百多年后,秦始皇统一,是一种打基础的战役。

这一仗,造成了赵国户户出殡,家家发丧的悲戚现实,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军的行为,也注定让他成为赵国庶民百姓最咬牙切齿,不能放过的人。

赵国国君识人能力有限,不顾一片反对,执意要让纸上谈兵之辈赵括为帅,罢免老辣的廉颇固然是长平之战赵军自身最大的败笔,但是,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上分析,即便是廉颇为帅,无非是延长一下时间而已。

规律,挡不住。

但是,此战之后,赵国彻底大伤元气,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能力。

而长平之战以后,白起是准备乘胜进军,继续追杀赵军,兵分二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

面对重兵压境,韩国,赵国惊恐万状,无奈之中,他们派出说客,重金贿赂秦相应候范雎,使者对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

很明显这是一个离间计,但是,在重金面前,范雎失去了底线,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使者的分析或许有几分道理,他怕功高盖世的白起最后位居自己之上,可叹范雎一世精明,却看不出这其中利害。

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我相信,白起在接到秦王退兵的之命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悲愤和无奈。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是君王之命。

五.

秦昭襄公是一个有着征服和扩张欲望的人,他并没有把与赵国的停火协议维持多久,也就是九个月之后,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人马,一校约为8000人,这就是说秦国损失了四万多士兵。

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打了一辈子仗的白起当然明白,邯郸是一块硬骨头,更重要的是,他内心也一定揣着一份怨气,当初形势那么好,完全可以乘胜追击,你们却选择了议和,给了对方以喘息和休养的机会,如今再打,谈何容易。

昭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要把他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仍然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

秦昭襄公在范雎的耳边风之中,终于怒不可遏,既然你白起不为秦国出力,要你何用?赐死吧,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毫无疑问,白起是春秋战国,最了不起的军事大家,他运筹帷幄,手段铁血,他烂熟兵法,挥斥方遒。但是,打了一辈子仗,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的白起,最后倒在了自己君王赐死的剑下,这大概是宿命,是报应吧?!

也算应了后人调侃,杀人这事儿,杀一两个那叫杀人犯,杀十个八个,那叫杀人狂魔,杀成千上万者那是军事家,将军。

将军功成万古枯,捭阖纵横摄六国;

逐敌毕生任蹉跎,身后何人叹悲歌。

(又记:如果不是范雎的心胸狭窄,如果白起不是倒在自己人的剑下,后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白起会功高盖主吗?没有喜欢功高盖主的人,古往今来,这样的人死的都比较惨,你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