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灯的时候 鸟酱在街上偶遇了好几个 穿汉服的漂亮小姐姐 圆月朗照下,灿烂灯火中 罗衣飘飘,轻裾随风 让人忍不住探究 到底是景美还是人更美 图源自微博@成都锦里古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 身着汉服的身影越来越多 图源自新浪微博@真的菜菜 虽然“汉服爱好者”们争吵不休 总是他攻讦你“条条框框太多” 你挑刺他“形制不对改良过度” 但依旧有人在认真做事 用复原的方式将流传千年的 中国汉服文化推广到了全世界 你一定听过他们的名字 「裝束复原」 战国直裾跑在昏黄的灯光下 展露出低调却温柔的一角 北宋的裙衫衬得人比黄花瘦 让相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西凉的少女对镜梳妆 裙摆散成美好灿烂的弧度 ![]() 南朝的贵族执扇而坐 半寐半醒间欲与画中的洛神相会 ![]() 还有抱剑而立的西汉武士 ![]() 信手闲弹的晚唐仕女 ![]() 没有华丽的特效和精湛的P图 鲜有飘飘欲仙的发带及裙摆 像是刚刚抖落了埋藏千年的尘土 壁画和卷轴中的人物突然鲜活起来 ![]() ![]() 也难怪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 面对略显“夸张”的造型会有人觉得: “这也太‘复古’了吧?不咋好看!” ![]() 但“以考古的态度、 严谨地复原中国古代服饰” 这正是装束复原的初衷与特色 ![]() ![]() 而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 这个年轻的团队也吃尽了苦头 那是在2007年 一群对古代装束的痴迷的80、90后 聚在一起成立了“中国装束小组” ![]() 因为深爱和迷恋 他们从一开始就并非玩闹的心态 而是真正想要考据地复原出 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的华裳 ![]() 因此从选材到织物纹样复原 再经历织、染、印、捣练、刺绣 制版、剪裁、缝纫等极其复杂的工序 每一小步都不能马虎 ![]() 传统手工绞缬制作 和常人想象的有些不同 复原古代服饰的形制和纹样 并不是最困难的 最难的其实是选择材质 ![]() 南北朝复原作品 配色样式尚且有古画文献参考 但不同朝代所使用的布料和材质 却记载少、出土实物少、公布资料不详 比如在复原汉代的服装时 如果用偏硬的生丝,就没有线条美 但如果太软,贴在身上,又没有质感 ![]() 东汉早期直裾袍 他们只能靠自己再三的实验 来确定布料是否拥有那个时代的质感 在磨合了上百成千次后 终于得到了“一种还算比较满意的状态” ![]() ![]() 除了对服饰本身有严格要求 在选择展示的模特时 他们也有自己的标准 对男模特最大的要求 就是“颜值高,五官到位” ![]() ![]() 而对女模特来说 除了自带古典韵味外 对头发也有严谨的标准: 不能太短、不能烫染、发量不能过少 头秃如鸟酱的网瘾少女 只能遗憾出局了இдஇ ![]() ![]() 而到了最后,团队的实践成果 竟然积累成了两本学术画册: 《中国妆束》和《汉晋衣裳》 为无数专业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 ![]() ![]() 当“业余的爱好”变成“专业的研究” 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满足 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认可和赞誉 ![]() 2012年,他们应外交部邀请 代表中国参与了 中日韩三国传统服饰展演 ![]() 2014年,他们又与英国雄狮电视合作 拍摄了一部展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 ![]() 而各个博物院、大学的讲座上 也时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甚至连文物专家也忍不住赞叹 “简直就是壁画里走出来的!” ![]() ![]() 除了静心研究,埋头复原 他们也从不介意走下“神坛” 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来推广汉服 ![]() 和共青团西安市委 西安市文物局合作 一起“穿越”唐朝 ![]() ![]() 还和西安博物院一起 在抖音上秀了一把 啥才是“最美毕业季” ![]() ![]() 开设了“朝代复原体验”的项目 接纳更多的人前往工作室体验 “把历史穿上身”的感觉 ![]() ![]() 他们还在几天前登上《天天向上》 展示了8套美到极致的复原汉服 顺便为电视机前最普通的观众 进行了一番幽默轻松的科普 ![]() ![]() 明月当空,丹桂飘香 当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款款走来 人们才猛然发觉 ![]() 原来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不在艰涩的、触不可及的文献中 它们始终流淌在血液中 经由衣食住行,变成生动的现实 ![]() ![]() 虽然键盘侠们的“汉服之争”不曾停歇 但我们还是很高兴且自豪地看到 因为部分人的认真和努力 有些事在悄悄改变 ![]() 人们对汉服的认识 不再是影楼风的“古装” ![]() ![]() 西安博物院曾经的汉服活动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 还是盛大的节日里 总能见到汉服的裙角飞扬 ![]() ![]() 图源自新浪微博@芷珞喜欢蓝颜色 甚至连官媒也牵头举办起了 鼓励大家穿上自己民族传统服饰的 “中国华服日” ![]() 装束复原团队里的成员 池文汇曾这样说到: “服饰史是一部看在眼里、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一面折射社会历史最直观的镜子。” ![]() 复原装束跟日常穿着的汉服 自然不是一回事 因为不可能谁都化古妆梳大发髻 ![]() 但正是因为有人愿意考据 有人愿意复原,有人愿意推广 有人愿意改良,有人愿意创新 ![]() 在不久的将来 便再也不会出现 看见穿汉服的小姐姐 却大喊“日本艺妓”的人了 ![]() 穿在身上,折射历史 不是“古装”,不是“戏服” 更不是cosplay 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