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岁小孩用药不当,一生都听不见了!医生给你的孩子开这些药,请主动说不!(小儿用药八大注意)

  平凡的人 2018-09-25

最近,央视一则公益短片,让观者忍不住落泪。


短片取材于真实故事,关于一个爱笑的小女孩的故事。


「 五岁聋儿:我想对妈妈说 」

https://v.qq.com/x/page/n0326tsvoqf.html

小女孩说:吃完感冒药后,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这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发烧,用药不当,便要以孩子的听觉为代价。


儿童往往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服药要慎之又慎。吃药前,家长要认清成分,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区别使用。


而她只是上万个不幸中的一个,每年大约有30000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



看了这个数字,你还敢随便给宝宝用药吗?为此,我们特地总结了“儿童用药慎用名单”,如果医生给孩子开这些药请主动说不!


1. 感冒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小儿氨酚黄那敏

美国4岁以下不推荐用

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与退烧药同吃,很容易用药过量,造成肝损伤。

伪麻美芬滴剂、美敏伪麻溶液

4 岁以下不推荐用

含有伪麻黄碱,神经兴奋剂的一种;含有右美沙芬,有抑制呼吸的风险。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1 岁以下禁用

含有金刚烷胺、咖啡因,过量服用有兴奋、胡言乱语、惊厥、心律失常等症状。


2. 止咳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

(代表产品: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羚贝止咳糖浆)

12 岁以下禁用

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

含有异丙嗪(非那根)的止咳药

(代表产品:伤风止咳糖浆、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2 岁以下禁用

副作用大,可能导致 岁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更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止作为岁以下儿童的镇咳药物来使用。


3. 退烧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尼美舒利

12岁以下禁用

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安乃近

美国已禁用40

为氨基比林复方制剂,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休克,有致死风险。

安痛定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同为氨基比林复方制剂,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过敏性休克。

赖氨匹林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可引起严重的脑部不良反应——瑞士综合征,出现惊厥、呕吐等症状,甚至会昏迷,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柴胡注射液

14 岁以下禁用

不良反应不明,有肌注药致死先例。

双黄连注射液

14 岁以下禁用

不良反应不明,有肌注药致死先例。


4 抗过敏药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异丙嗪

小于2岁的儿童慎用

异丙嗪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婴儿猝死等。

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

2岁以下不宜使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是亲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抑制中枢、并有抗胆碱能及微弱的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应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亢进等。

盐酸羟嗪

婴幼儿禁用,6岁以下慎用

由于婴幼儿脏器功能不全,所以肝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酮替芬

3岁以下慎用

3岁以下儿童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5. 消化系统药物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柳氮磺吡啶

小于2岁的小儿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雷尼替丁

小于8岁的儿童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沙可啶

小于6岁的儿童禁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

婴幼儿慎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东莨菪碱

婴幼儿慎用

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6. 抗生素类药物

品名

注意事项

原因

庆大霉素

婴幼儿及没有做耳聋基因筛查的人群慎用

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致聋风险。

头孢、培南、霉素等多种抗生素

婴幼儿慎用

抗生素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定,婴幼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小儿的用药及疾病的养护是一大问题,今日推文特附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省中医学校的周天心先生写就的八大注意事项,望对医生及家长都有所指导。


小儿时期,是人体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但因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不耐邪袭,容易发病。既病之后,又变化迅速,治疗上稍有不当,则易引起病情迅速恶化,急趋危重。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这些特点,寻找其治疗用药规律,方能提高疗效,免遗后患。


1


吴鞠通的“解儿难”


吴鞠通在《解儿难·儿科总论》中强调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


这就是说,治疗儿科疾病,应当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准确辨证,恰当用药。在具体用药时,又须以清、灵为贵。


二十余年来,我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吴氏的这些见解是很可贵的,但还应有所补充和完善。


总括起来说,小儿疾病的治疗,应以及时、果断和审慎为原则,用药以精、轻、清、灵为特点。


此外,还需选择合理的剂型,注意适当的的用法和剂量,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2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临证治病的重要原则之一。由于小儿疾病变化迅速,往往轻病变重,重病转危,故不失时机及时诊治,比成人显得更为重要。


譬如,感冒、痢疾、腹泻等病,在成人一般多无生命危险,而在小儿,如不及时诊治,则有导致死亡的可能。


其他儿科疾病如麻疹、百日咳并发肺炎等病,这种情况更为多见。所以,一个儿科医生,在临证时,必须牢记及时诊治这一原则。


3


“审慎”用药


治疗小儿疾病,要求在及时的基础上做到果断和审慎。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气清灵,所谓“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是也。


基于这种特点,小儿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用药稍有不当,就会损伤脏腑功能,使病情加剧。所以,小儿用药,必须在及时的基础上做到审慎,万万不可鲁莽从事,对于危重小儿更应如此。


如龙胆草、大黄、苦参、甘遂、大戟、芫花之类,其味大苦,其性大寒,用之过量,则有害于中焦生发之气;


乌头、附子、干姜之类,其味大辛,其性大热,虽能壮阳温十二经,但用之太过,则有耗阴伤血之患;


有剧毒的砒霜、巴豆、马钱子、轻粉之类,在应用时更要慎重。


然强调“审慎”用药,绝不是优柔寡断,畏缩不前,放弃必要的治疗。“有故无殒”,有是证必用是药,这是问题的又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除了“审慎”的一面,还有“果断”的一面。即患者倘有一线希望,就应急其所急,痛其所痛,果断用药,绝不可因审慎而坐以待毙。



4


小儿用药以精、轻、清、灵为特点


根据小儿的病理特点,在用药时,必须掌握“精、轻、清、灵”的原则,和其他有关问题。


所谓精,即选方用药宜精,药味宜少,以便药力集中。


所谓轻,即药量宜轻,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所谓清,即取气味轻清,以疏通气机为要,且易于吞服。


所谓灵,即施治投方变通灵活,不能墨守成规,拘泥古方。


此外,治疗小儿热性病,应顾护津液;治疗积乳停食,应当照顾脾胃;若疏风解表,需防辛散伤阴;补虚时,则需防滋腻生痰。


凡此种种,如用之不当,均可影响疗效和健康的恢复。


还需补充的一点是,治疗应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能外治收效的,可尽量用外治法,而不采用内服药。


5


重视传统疗法


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颇多,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常用。但小儿服药较为困难,常常因不能保证服药以致半途而废。为此,还需重视应用推拿、针灸、捏脊、割治等中医的传统疗法


这些方法不但可以弥补服药困难造成的不足,而且对多种疾病,如高烧抽风、急慢性腹痛、腹泻等,亦能收到迅速的疗效。



6


不要滥施补药


药物的性能皆有偏盛,滥用或过用,都可产生不良后果。


小儿生机蓬勃,只要哺养得当,护理得宜,自然会正常发育生长。


所以,对于无病的小儿,不可妄投补剂。即使体弱有病的患儿,亦应辨证用药、不宜滥施补药。滥用或过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即使是大补元气的大参,若用之不当,亦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因此而丧生。古人云:“人参杀人无过”,此之谓也。


7


酌情选取剂型


小儿常用的药物剂型,以汤剂为主,另外还有丸、散、膏,丹、锭、片、糖浆、冲剂、针剂等。


汤剂涤邪最快,能随证加减,应用灵活,一般说来,疗效较高,故临床使用较多。


丸剂的作用比汤剂略缓,多用于慢性疾病。但有一种形如小米的丸剂,如六神丸、惊风丸、七珍丹等,用量少,见效速,也便于小儿服用。散、锭、膏、丹等剂型,内服与外用都较方便。


片剂、糖浆(如板蓝根糖浆)、冲剂、针剂(如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


总之,小儿用药,多种多样,临证时可根据证情和条件,酌情选取,不可胶柱鼓瑟。


小儿服药方法与成人亦有不同,口服药一般以少量多次为宜。


汤剂力求浓缩,还应适当加入矫味品,以免引起呕吐。


丸、片剂不便患儿吞服,多需研末用开水冲服。有些药剂,可混入乳汁、粥汤内,以便服食。


对一些轻证和慢性疾病,还可采用以药代食的办法,如用山药、白扁豆、薏苡仁和大米同煮粥服,可治腹泻;葶苈子、大枣同煮,弃药食枣,可治痰鸣等。


昏迷患儿不能服药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8


小儿用药剂量宜轻



小儿用药剂量,一般比成人为轻,但亦不宜过轻。若病重药轻,不但难收佳效,且易贻误病机。当然亦不可病轻而药重,如此则反伤正气,同样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我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小儿用药量的一般规律应该是:


新生儿用药量小于成人量的三分之一;一月至一周岁的小儿用药量大于成人量的三分之一;


一周岁至三周岁的小儿用药量小于成人量的三分之二;三周岁至七周岁的小儿用药量大于成人量的三分之二;


八周岁以上的用药量相当于成人量或略小于成人量。


延伸阅读:

27岁男子感冒后,5器官衰竭而亡!感冒时做错一件小事,真的很要命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可要万分当心了......


来源丨家庭医生

说到感冒,那真是再平常不过了,试问这年头谁还没得过一次感冒?

因此,很多人遇上感冒时,并不会把它当回事:

要么多喝热水,认为扛扛就过去了


要么自己随便买点/找点感冒药吃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可要万分当心了......

(一)

27岁研究生感冒死亡,8脏器5个衰竭

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

江苏南京的小刘(化名)是一位27岁的研究生,因简单的“感冒、发烧”症状,自行服用了多种感冒药。

然而,服药后其症状不但未减轻,反而越来越坏了:不仅发烧而且还伴有腹泻。

在经历了 ' 高热 7 天,伴腹泻 5 天 ' 后,实在熬不住,去了当地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就诊。

医生检测后发现,小刘血常规报告单上白细胞和血小板很低,随时有生命危险。

小刘本人和其妈妈怀疑医生夸大了病情:一个小感冒至于这么严重?

然而,经进一步血液检查发现:

小刘全身的肌肉正在溶解,并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其肝功能、肾功能......也出现衰竭,8个脏器系统5个已经衰竭。

最终,小刘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经抢救无效死亡。

感冒后做这件事,是致命的错误

一个小感冒,为何会闹到致人死亡的地步?

经过医生仔细询问小刘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终于真相大白。

医生表示,小刘的死亡原因可能是与他吃的感冒药有关。

原来,为了缓解症状,小刘曾自行到药店买了各种常见感冒药。

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且自己体重大,小刘就多买了几种,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医生推测,小刘可能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应用甚广,大量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中都有它。

这药好比一把双刃剑:适量服用能治病,超量服用是“砒霜”。

过量使用此药可导致严重肝脏损害,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662个急性肝损伤病例中,42%与对乙酰氨基酚有关;其中,将近一半都是用药过量导致的。

问题来了,这个量到底该怎么把握?

其实很简单,只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般都不会超量。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感冒后千万不能自行乱吃药,更不能自行加量服用!

这些药含对乙酰氨基酚

服用时千万记住5点

常见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有以下几种:

感冒药:比如常在广告里见到的感康、快克、优卡丹等。

退烧止痛药:如日夜百服宁、白加黑等。(终于知道为啥医生不轻易开退烧药了~)

止痛药:如必理通等。

看到“等”这个字,想必不少人会抓狂。

别着急!判断药物里有没有对乙酰氨基酚,其实有简单的方法:

①看其通用名

凡是名字中带“酚”字,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比如快客的通用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就有“酚”字。

②看成分栏有没有对乙酰氨基酚

不过,并非所有说明书成分栏都用“对乙酰氨基酚”这个大名,有的可能用别名,如“对羟基乙酰苯胺”“扑热息痛”“醋氨酚”等,所指都一样。

注意:中成药中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也很多,譬如999感冒灵、维C银翘片等。

对于这类药物,服用时千万要记住这5点:

①不管是处方药还是感冒药、退烧药,在24小时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不能超过4克;

②用于解热时,连续使用此类药物不得超过3天;

③用于止痛时,连续使用此类药物不得超过5天;

④两次用药间至少要间隔4小时,一天最多只能服用4次;

⑤不要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否则,二者所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量加起来可能超过4克。

如果两种药都含对乙酰氨基酚,那么只能用一种。

此外,感冒后除了不要乱吃药,还有件事大家也必须注意。

(二)

因感冒,26岁女孩心脏骤停3次

住院3个多月,花100多万才救回一命

近日,广东江门市26岁的女孩小虞,因为感冒引起爆发性心肌炎差点丢了命。

好在经过当地医护人员的紧急抢救,最终使她躲过了一劫。

这场生死之战中,代价却是巨大的:3个多月的入院治疗+100多万的治疗费用。

然而,这并不是特例。

她们的不幸,对我们是一种警示——

感冒后,一定要多休息!否则......

医生表示,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具有“、重、差”三个典型特征。

而感冒与心肌炎的相关性,主要在于病毒。

能引起心肌炎和感冒的病毒分别都很多,其中部分病毒有交叉。

即可同时引发两种疾病,比如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它们对心肌细胞“情有独钟”,特别容易对心肌组织发动攻击,造成病毒性心肌炎。

人在感冒后,自身的体抗力会有所下降。

不注意休息,依然进行剧烈运动、熬夜、高强度工作等,则可能导致病毒通过血液“侵犯”心脏,引发重症的心肌炎。

而对于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只要多休息,大都可以自愈!

所以,感冒后一定要记得多休息,以免病毒侵犯心脏、损害心肌。

一旦出现明显气促、胸闷、心悸、胸口有轻微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这可能是在提醒病毒已经累及心脏。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