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禧攻略之中国传统图谱

 半山记 2018-09-25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 蒋勋

摄影 | 宋德新


宫斗剧《延禧攻略》开播没多久,豆瓣给了编剧于正自己并不满意的7.1分,(但这已是近年来于正剧里评分最高的一部了)。不爱追剧的人,纯粹因为装化和服装追了过来…… 快进+各种暂停后的观摩,个人认为,画面和构图以及考究细腻的服饰的确称得上是“精美厚重”。

我一直希望有一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让观众能真的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和美学,更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于正

缂丝工坊

类似韩剧《大长今》,他希望有一部能彰显东方文化的剧。其中,缂丝1就是于正一再强调,希望被大家关注的织物,拍摄期间,还专程做了“探访缂丝文化”的特辑。

注1: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吴谨言 | 魏璎珞 (剧中角色)

缂丝作为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 的说法,自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多被用于织造帝后服饰。

佘诗曼 | 娴妃 (剧中角色)

剧中除了缂丝,白绫、炉烟、玉蝶、宫灯、昆曲、香云纱、打铁花、点翠、绒花、珐琅瓷,都是我们东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金花

宫灯

点翠

提及剧中的诸多传统文化元素,便不得不提《延禧攻略》的调色师(微博ID: “相当顽皮了Kid” )。他说,剧中色调灵感来自于中国国画的绢本设色的画作,而23的绘画作品,是在麦色织物上作画上色,绢本的麦色底色的这一独特元素,造就了中国国画深沉厚重的古朴的质感。

注2: 绢本,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

注3: 设色,在画作上晕染颜色。

对于清朝画家,他深爱冷枚的《春闺倦读图》和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午端图》 ,灵感也多源自于此。

冷枚 《春闺倦读图》

郎世宁 《午端图》

中国传统色系具有一套完整的色彩体系与寓意,几千年来融入古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同的色彩但都有着不约而同的美好名字,且每个颜色都寓意深远,或热烈或悠远,或庄严或张扬,或悲壮或堂皇……色与物相互作比,常常又生出另一道深远美好的光景……

——调色师,微博ID: 相当顽皮了Kid

借住于当下AI与设计结合的力量,池志炜也从网上收集了15600个剧照的颜色,针对《延禧攻略》进行了一系列中国传统色彩在数据上的技术解读,构建出一份很妙的配色图谱 。

步骤一:

从网上搜集1500张海报、剧照图片 ↓

步骤二:

从1500张图片中提取主题颜色,共计15600个色块,看起来密密麻麻的 ↓

步骤三:

再把15600个色块提炼出2736个色块出来,信息进一步提炼 ↓

步骤四:

从2736个色块中聚类成20个颜色,并将其映射到中国传统颜色上 ↓

用这20个颜色,还能再做成一个可互动色彩图谱 ↓

https://shadowcz007./text2kg/color.html


【技术分解】

先映射到传统颜色空间,然后使用word2vec计算每个颜色的向量,最后,保留前50个用量最大的颜色。节点越大表示颜色被使用次数越多,他们之间的连线表示颜色经常同时出现在一张图片中。

“word2vec还有其他好玩的应用,例如我们可以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找出描述人物的性格词语;

应用于设计语言的挖掘,我们可以提取出某种设计风格的特点;

应用于文章写作,我们可以分析某种文章的风格,让机器协作我们进行写作创作等等。”   

—— 池志炜

期待AI能让设计变成更好玩的事儿

科技无界,大美无界。



那些敢于打破自己边界的人

背后有什么样的经历……

他们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是什么 ……

我对此深感好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